书城历史明月儿女情
35413800000123

第123章 算命先生

周兴道:“他要当香主,让他当好了,别以为我多稀罕这个香主。”

有的人很直,想到什么说什么,这种人要想过得很快乐,就不要有太高的理想。

顾正道:“这是帮主做的决定。帮主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谢开达道:“我看他这是兔死狗烹,过河拆桥。”

顾正道:“你敢当面辱骂帮主,不怕受刑吗?”

袁白道:“他心里不痛快,就让他说两句吧!”

谢开达道:“我说得不对吗?姓袁的,你为什么不让易堂主当香主?你给我说一个合理的理由。”

易旦道:“谢副堂主,不得胡来,帮主做的决定自然会有他的道理。并且帮主虽然没有让我当香主,但对我很好,很是信任,就凭这一点,我也应该对他感恩戴德。”

谢开达道:“不说这件事。他让一个一来就反对他的人当香主,他这帮主也当得太好了。”

易旦道:“那是帮主宽宏大量,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赵堂主的确很有才干。”

他能想到这一点,这样说,也算是有脑子的人,既没得罪赵敬之,又能让帮主听着舒服。其实,袁白这样做,主要目的用句不好听的话来说,就是收买人心,至于赵敬之有多大才能。想必袁白也不会了解太多。他纵然有些武功,但并不能证明他很有当香主的才能。

顾正又道:“传达帮主接任帮主的消息和帮主定的新帮规给其他帮众这件事,各位堂主、副堂主一定要办好。另外,等我们安抚了手下帮众,我们四大香主就商量一个以后怎么办的对策,录在纸上,交给易大哥送给帮主过目。然后再由易大哥传达帮主的指示。”

他闭口一个易大哥,开口一个易大哥,无非是安慰易旦,以讨袁白欢心。他向这些帮众传达的意思就是告诉他们,易旦很受帮主器重,连他都要喊他一声易大哥。但大家可能并不知道他的目的,根本就没在意他叫的是易旦还是易堂主或者易大哥。不过后来大家终于知道这个称呼的价值,所以就连季常春比易旦大许多,见到他也得叫声易大哥。虽然商量大事是由四大香主负责,但他们总要征求一下易大哥的意见。所以,他虽然是一个堂主,实际上他的权利似乎比四大香主还大。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帮主很给他面子。帮主为什么很给他面子呢?那是因为他帮过帮主,有功劳。所以,一个人付出了,不怕没有回报,只是我们暂时没看到那些回报罢了。或许我们得到的回报比我们要求的还大、还多。因此,要想获得回报,就努力付出吧。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没有回报的付出。

袁白道:“大伙儿以后若有什么疑问,可以找顾堂主和易大哥。我已告诉他们联系我的方式。他们若有疑问可以找我。我现在还有些事,就与你们告辞。”一抱拳,行了礼,就转身跟着郭智走了。

众帮众立即单膝下跪齐声喊道:“恭送帮主!”

两人到拴马处解了马,然后骑着继续赶路。由于白狮帮的事耽误太久,此时午饭十分早过,两人肚子饿得咕咕叫。可附近又没有饭店。白狮帮聚会自然要选在一个人很少的地方。两人饿了,只得打马快行。行了几十里,终于找到一个卖面的店了,两人各要了两碗面吃。袁白道:“不知到武坚镇还有多远,我们且打听打听。”于是大声叫道:“老板!老板!”

老板很快来了,见他们吃完了,道:“要结账吗?面便宜,两文钱一碗,一共八文钱。”

袁白从身上掏出八个铜板给了老板,然后道:“我向你打听一条路,这里离武坚镇还有多远?”

老板道:“你们从这里向西走二二十来里,就到了江都县城。到了江都县城后,你们从南门出城,再走十多里山路就到了武坚镇地界。不过,我要提醒你,你们从县城南门出城后,走不了几里,就是山路,你们那两匹马要想走那个路,只怕不那么容易。”

袁白道:“多谢老板。”

两人离开饭店,骑上马继续前进。袁白与郭智商量道:“天已晚了,武坚镇又多山路,不便于马行走,我们不如到县城里把马卖了,然后到县城里找家客栈歇了,明天继续赶路。”

两人商量已定,于是到城里马市卖马,问了其他卖马的的马的价格。然后便宜一两银子,把马很快就卖了。两人便去找客栈。郭智忽然对着一个墙仔细地看。袁白也向他看的方向瞧去。他突然眼睛一亮,只见那房子的朱红的匾额上大书“江都明月古董”几个金字。袁白道:“明月山庄果然将店铺开到了各个县。”

郭智道:“这里有明月商铺吗?”

袁白道:“你不是在看吗?你没见匾额上‘明月商铺’这几个字吗?”

郭智终于看到了那几个字,道:“为什么这里也贴有小妹的画像?”

袁白这才注意到墙上的画像,那画像上面的字正是袁白让龙画师的徒弟写上去的那些。袁白道:“当时我拿了二十幅画给钟大哥,想必他叫伙计带了一幅到江都县城来。只是按说小妹姑娘不会到江都县城来吧?”

郭智道:“她不是在王世充府中吗?自然不会在江都县。”

袁白道:“可是我们都没有真正看到过她的脸。我看到她背影很熟悉,但我又觉得她并不像小妹姑娘的背影。”

郭智道:“那你想想看,你还有没有认识的女子可能在王世充府中?”

袁白道:“我这倒一时想不出这么一个人。”

郭智道:“哪有这么巧?竟然有一个你又熟悉她背影,又穿绿衣服的却又不是小妹的姑娘在王世充府中?”

袁白道:“我们之所以认定小妹姑娘在王世充府中除了看见那个绿影之外,主要是由于大姐让那瞎子算的,我对这个卜卦算命总是有些怀疑的。其中算准了的可能都是巧合。那么这次又没有巧合,我觉得还不能下定论。这样吧,我们回去再让大姐去找那瞎子再算算,他要是真算得准,我们多给他些银两,他一定能再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证据证明小妹姑娘在王世充府中。”

他们继续在街上走,忽然听得有人吆喝道:“看相算命,吉凶祸福,都能预测。姻缘富贵,趋吉避凶,都能指点……”

郭智道:“这里有个算命的,我们不妨让他算算小妹是否在王世充府中,如果他说小妹也在王世充府中,只怕小妹就真的在王世充府中。”

那算命先生五六十岁,瘦得皮包骨,他坐在一个小凳子上,前面放着一本书和一个上面开口的盒子。书没有翻开,书皮上画着一个长须老人,侧下方有三个字:鬼谷子。盒子里放着许多竹签,竹签上都有一些字。郭智道:“老先生,你帮我算算……”

袁白道:“你果真什么事都算得准?”

算命先生道:“不然,人们为什么叫我汪神仙。”

袁白道:“那你算算我们要求你算什么?”

算命先生道:“把你们的手拿我看看。”

于是袁白和郭智将双手都伸给他看。他仔细端详了一阵,道:“你们都是大富大贵的命,不过……”

袁白道:“我是让你看我们来求你算什么,并没有叫你来跟我们看我们是什么命。”

算命先生道:“你们不是本地人,并且你们小时候各在一个地方,虽然现在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郭智道:“我们口音不同,自然不在同一个地方出生,你再帮我算算。”

算命先生道:“你们两人都是习武之人,你们成为好朋友跟武功有关。”

郭智道:“的确如此,你再算算。”

算命先生指着袁白道:“你从小在农村长大……”又指着郭智道:“你却是锦衣玉食的大少爷。虽然你现在穿的是穷人家的衣服。”

郭智高兴道:“说得对极了,我这次因为有事,才借了这身衣服穿。你再算算!”

袁白道:“你算了这么久怎么还没算出我们来求你算什么?”

算命先生突然眼睛看向天空,似乎在沉思,缓缓说道:“女人……”

郭智兴奋道:“我们这次来就是为了找一个女人,你看看她在哪里?”

算命先生拿起那盒子,道:“你抽一枝!”

郭智于是抽了一枝竹签,交给算命先生,算命先生看了念道:“见龙在田!”然后又道:“你们找这个女人要费一番功夫啊!”

郭智道:“我知道,你说他现在在哪里?”

算命先生拿竹签让郭智看上面的字,道:“你看啊,这个‘田’字,外面的方框就像一座城,所以啊,你要找的人就在这座城中。”

郭智惊异道:“就在这江都县城中?”

算命先生道:“对!但是要找到她,那……”

袁白道:“那你说说我们要找的这个女人是什么人?”

算命先生道:“她是这位公子的亲人,却不是他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