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月儿女情
35413800000001

第1章 一见倾心

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

蜀地。眉山。一座破茅草屋内。

两个穿粗布衣服的人相对而坐。一老一少。仔细看时,年青的十七八岁,坐在一张宽板凳上。年老的坐在一把椅上。不是一般的椅子,是一把轮椅。椅上的脚无力的垂着。显然已经残废。门上没有门槛,显然是为了方便老人轮椅行走。看老人眼神约莫四十来岁,但看其头发和脸上皱纹,显得十分苍老,有五六十来岁。年青人头发梳得倒很光鲜,用一根红线捆着,脸上略有些黑,看上去也算得有些英俊潇洒。不胖不瘦,个子比老人可能要高半个头。老人头发凌乱,像个乱鸡窝。瘦骨嶙峋,留着花白胡子。

“白儿,明天你就要离开我了。”老人缓缓说道。

“啊……”年青人名叫袁白。“师父,为什么?你腿脚不方便,我走了你怎么办?我怎能离开你?师父对徒儿恩重如山,徒儿怎会是忘恩负义之徒。就算有天大的事,徒儿也会留在师父身边照顾师父,以报养育和授业之恩。”

袁白说得有些激动。这十几年来,师父对他可是比亲骨肉还亲。除了督促他练武比较严格外,每天推着轮椅做这坐做那。在他记忆中,他八岁前,都是师父洗衣做饭。每次从街上买的好吃好喝都给他吃、给他喝。小时候不懂事,天天要穿新衣服,师父只教他勤练武艺,便答应他的要求,为他买新衣服。可从未为自己缝过一套像样的衣服。他叫师父去买,师父却说:“老头子穿新衣服有什么好看的?何况我一个残废人,徒惹别人耻笑。”他大些了才知道师父是为了省钱。他们没有土地,没有种田,吃穿用都得买。待他明白了,坚持要出去为富人做工,补贴家用。师父却坚持要他在家专心练武,他不肯,师父第一次对他大发雷霆,道:“你练好了本事,还怕没银子吗?没本事,再为别人做多少工,也挣不了几个铜板。现在银子还够我们吃上个十年八年的,不用你操心。”

老人道:“白儿,不要着急。不是你自己要离开我,是我要你离开我,去办一件事。当然,这件事不仅我要你去做,你自己也会逼自己去做。”

袁白道:“什么事?要用多长时间?为什么你和我自己要逼着我去做?”

“运气好的话,几个月一年就完成了,运气不好的话,十年八年也是可能的。并且这件事做起来很凶险,有可能事情不成功,反而还会送掉性命。白儿,你害怕吗?”

袁白不语,看着老人继续等他说。

“哎……”老人叹一口气道,“你现在应该知道我以前为什么那么严格要求你练好武艺。如若不然,你性命堪忧。要想不被敌人杀死,就得先杀死敌人。”

老人歇了口气又道:“你不是一直问我你的身世,问我你的父母是谁吗?”

袁白头向老人倾了倾。

“我以前总说等有一天我会告诉你……”

“难道……”袁白突然预感到什么,悲从中来,“难道他们都死了,都不在了?”

“对!他们都死了!”

“怎么死的?”

“被人所害。”

“被谁所害?”

“王世充。”

“王世充是谁?他为什么要害我父母?”

“让我细细给你讲来。”老人道,“你父亲名叫袁剑,是我的结义兄弟。他出生在太原,是家中独子。家境一般。你爷爷四十得子,对他甚是宠爱。你父亲从小什么都不愿干,天天沉迷于武学。由于你爷爷奶奶很宠爱他,凡事依着他,给他找来许多武师,传授他武艺。后来,你爷爷奶奶见你父亲除了会武,其他什么都不会,心中不由得担心。等你父亲到了二十多岁时,你爷爷奶奶也五六十多了,由于长年生病,不能干活,只得坐吃山空。你家本有好几亩地的,由于你父亲不会经营,到你爷爷奶奶先后去世时,已经卖了大半。也由于这个原因,你父亲二十多岁也没讨着媳妇儿。你父亲却一点儿也不在乎,依旧只钻研自己的武学。对你爷爷奶奶的话聪耳不闻。哎!现在看来,你爷爷奶奶是被你父亲活活气死的……”

说到这里,老人眼睛有些湿润。老人又道:“可当年你父亲糊涂啊。你爷爷奶奶去世后不久,你父亲卖掉了剩余的土地,又到大江南北去遍访名师,提高武艺。他曾到河南嵩山少林学艺三年,天天吃素食也不在乎。三年后,对武学有很大领悟,并写成一部武林秘籍。”

袁白道:“就是你用来教我练习武艺的那本书么?”

老人点了点头,道:“正是!”

袁白道:“你的腿是怎么废的?也与我父亲有关么?

老人道:“你且听我说。你父亲艺成归来,在太原遇上了一个人。”

袁白道:“什么人?”

老人道:“这个人的出现改变了你父亲的命运。她就是你的母亲周翠云。”

袁白惊道:“啊……”

老人道:“那天,你母亲带着丫鬟到太原白虎寺烧香。你父亲也刚刚在那路过只看了你母亲一眼,就被她的绝世风采迷住了。”

“哎……”老人又叹口气道,“你父亲以往沉迷于武学,对女色丝毫不放在心上。自悟得了至上武学,二十多岁的年纪,正血气方刚,见了你母亲那样的美女,如何能控制得住心中的躁动?自见了她一眼之后,就满脑子想的都是她。见她在前面走了,就悄悄地跟在她后面?你母亲烧完香后就打道回府。你父亲仍远远跟在后面。她们回到府中,你父亲看清门上豁然写着‘周府’两个字。后来你父亲打听才知道你母亲是太原大户周桐的千金。

“你父亲伤心不已,他知道他虽然有一身卓绝武功,但自己一贫如洗,周府绝对看不上自己。可当他想离开太原回家时,可脑子里怎么也忘不了你母亲。白天吃不好,晚上睡不着,满脑海都是你母亲的影子。你父亲受不了相思之苦,又返回周府门口观望。在那里待了两天,突然想:‘就算不能娶她,能天天看到她,也比现在空相思要好百倍。’于是决定到周府当佣工。通过好说歹说,终于在周府留了下来。你母亲心地善良,对府中家丁丫鬟都很好,从不歧视他们。见了他们还会打招呼,或简单的聊几句。这样,你父亲得以近距离与你母亲接触,你父亲可是乐开了花。做事很积极,深得主子们的喜欢。和你母亲接触聊天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但是你母亲并不知道你父亲爱着她,只把他当普通佣人看待。对你父亲有时一点小事去找她,她也不恼,还经常对他笑。那笑容你父亲一辈子也不能忘记。”

这时,老人脸上也露出开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