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十大类方
3524100000023

第23章 附子类方(2)

外观特征:形体偏胖,肌肉偏松,皮肤干燥,面色晦暗或暗黄、缺乏光泽,或有浮肿貌,目睛无神,精神萎靡,面带倦容,唇色暗淡干枯,舌质胖淡而暗,苔白润,腹肌松软,按之无力。

好发症状:平时畏寒喜暖,四肢常冷,尤其是下半身冷,易疲倦,好静恶动,大便常稀溏不成形,口不干渴或渴不多饮而喜热饮,小便清长。

手足厥冷是四逆散与四逆汤的共同指征,但方证性质有寒热虚实的不同。鉴别的要点在于:①精神状态不同。四逆散证全身状态比较好,精神较饱满,思维清楚,本方证则精神萎靡,或状若朦胧。②脉象不同。四逆散证的脉虽然细,但弦实有力,本方证则全属虚脉。③舌象不同。四逆散的舌质红或暗红,多坚老,苔干黄,而本方证的舌质淡或淡红、暗淡、舌体多胖嫩、苔多白滑或白腻。

大承气汤证有时可见四肢厥冷、脉微弱,与本方证易混淆。但大承气汤证的腹证比较明显,且舌质干红,舌面焦黄。再者,大承气汤证便秘,本方多腹胀便溏,泻下物多清稀无臭,可以鉴别。

四逆加人参汤

附子一枚(15g)甘草二两(10g)干姜一两半(10g)人参一两(5g)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本方组成是四逆汤加人参,用于治疗“恶寒脉微而复利”者。恶寒脉微,是四逆汤证,表示经过大汗或大下,阳气大虚,机体已呈衰弱状态,而此时再次出现腹泻,进一步加重津液的丢失,并更伤阳气。可见,本方证是四逆汤证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说四逆汤证是“阳虚阴盛”的话,本方证则由于体内津液的不足而致“阴阳两虚”了。

本方证即四逆汤证加人参证。除本方以外,中加人参的方剂还有三首:一是桂枝类方中的新加汤,为桂枝汤加人参,治疗“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二是石膏类方中的白虎加人参汤,治疗“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及“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三是通脉四逆汤(组成与四逆汤同,唯干姜加量),条下有加人参治“利止脉不出者”。可见,加人参均在大汗、大下之后,患者出现脉沉迟微弱、身疼痛、舌上干燥、渴感明显等症状时。本方采用人参与附子、干姜的配伍,主要用于下利而脉沉微弱者。

四逆加人参汤证如下:

1.恶寒、四肢厥冷、精神萎靡;

2.腹泻或便溏、腹胀或心下痞硬,食欲不振;

3.脉微弱沉迟,苔干无津。

本方证多见于小儿腹泻或老人腹泻,此外,以脉微沉弱为主要表现的失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也可以见到。

如果无腹泻腹满等证,而舌红嫩者,可以去干姜、甘草,名参附汤,主要用于各种休克以及多种心脑血管疾患。

真武汤

附子一枚(15g)茯苓三两(15g)白术二两(10g)生姜三两(15g)芍药三两(15g)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附子类方中的利水剂,首推真武汤。真武汤治疗的是什么病?的经典方证如下:“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汤主之”。“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张仲景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因眩晕和心悸导致全身颤抖,无法站立的患者形象。同时,患者尚有消化道症状的腹痛、大便不成形,并未服用下药却自动腹泻,所谓的自下利;也有小便少、全身浮肿等水液潴留症状。患者往往感到四肢沉重疼痛。有的患者可以出现咳喘,往往吐痰多而清稀如水;有的患者则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这种人常常精神萎靡,畏寒肢冷,均患有大病重证。本方证的舌象与脉象有比较明显的特征。其舌体多呈胖大状,舌质淡红或淡白,舌苔白或灰黑,舌面比较润滑。脉象多沉细,也有空大无力者。这种病,中医称这为阳虚水饮。这种状况与早春的涝灾有点相似,天气寒气逼人,还要连天的大雨,天地阴霾充斥,到处是水,草木皆萎不长。

水饮,是中医学认识的病因之一。正常情况下,体内的水液是保持一定平衡状态的,如果阳气不足,无法蒸腾水液,水液便在体内大量潴留,于是引发疾病。水饮病的表现有精神经系统的症状,如头晕目眩,如平衡失调,如肌肉跳动;有消化道症状,如腹泻腹痛,如呕吐,如食欲不振,如腹胀;有循环系统症状,如心悸、气短;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如气喘,如多痰;还有泌尿系统症状,如小便小利,如浮肿;还有运动系统症状,如骨关节疼痛,如肌肉无力,如活动不利。症状很多,其所致病的范围决不亚于瘀血。

治疗阳虚水饮,真武汤最有效果。其中附子是温阳的主力,能够振奋体内阳气;白术、茯苓利水,中治疗小便不利、头眩、心悸、口渴等,必用此两药;芍药通血痹,解挛急,张仲景多用于腹痛、脚挛急等;生姜散水气,对呕吐、腹泻有效。这种方,是综合治理法,犹如在阴雨连绵的时节,既要拨云开日,又要决渎排涝,还要松土施肥,多管齐下,才能治理涝灾。

真武汤证如下:

1.精神萎靡,面色黄暗,倦卧欲寐,畏寒,四肢冷,尤其是下半身、膝盖以下冰冷;

2.脉微弱、沉伏、细弱;

3.眩晕,甚至身体站立不稳;

4.心悸、气短,肌肉跳动;

5.身体困重,嗜睡,四肢沉重疼痛,腰痛,关节活动不灵活;

6.小便少,大便不成形,腹胀腹痛,或恶心呕吐;

7.全身浮肿,尤以下肢明显;

8.或咳或喘,痰液清稀;

9.舌淡胖,舌质淡,苔白滑或黑润。

以上1、2项是必见证,3~9项中只要见有二、三项者,就可以使用真武汤。

——真武汤证多见于多种原因所致的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有报告用本方加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15例,其中风湿性心瓣膜病3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例,充血型原发性心肌病2例,右心衰9例,全心衰6例,心功能Ⅳ级者7例,Ⅲ级者7例,Ⅱ级者1例,伴心律失常者3例。上述病例均系起病较缓,发展较慢的心衰,且多系经洋地黄类及利尿剂治疗疗效欠佳,辨证为阳虚者。每日1剂,连续5~7日为一疗程,无改善即作为无效,有效者可再服1~2疗程,结果基本纠正1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3例。对右心衰疗效似较全心衰为佳,治疗后心功能Ⅳ级者2例,Ⅲ级者4例,Ⅱ级者8例,基本纠正1例。观察认为,心衰次数越少,病程越短,疗效越好。(6)

——真武汤还用于一些高血压、低血压和心律失常。高血压及低血压常见眩晕、浮肿等证,服用真武汤有效。日本汉医用本方治疗高血压,中国也有报告本方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衰治疗时,血压下降(7)。本方对多发性室性早搏、心衰伴见快速房颤或传导阻滞也有效。

——以水肿为主要症状的慢性肾炎、尿毒症、肝硬化腹水多见本方证。有报告真武汤同时加小量强的松治疗慢性肾炎肾病型12例,结果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3例,其中用强的松20mg/日者3例,30mg/日者5例,40mg/日者3例,1例为儿童10mg/日。提示真武汤能提高激素的消除尿蛋白的效果,并能对抗激素的免疫抑制、代谢障碍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副作用(8)。笔者曾治疗数例肝硬化低蛋白血症患者,腹水难消,用真武汤合五苓散、怀牛膝,其中附子有用至30克者,白芍赤芍同用也有用各30克者,白术可达60克,近期消除腹水有效。

——内耳眩晕症以眩晕为主要症状,多见真武汤证。有报告本方加桂枝、细辛、五味子、川芎,治疗41例,结果治愈35例,其中2天以内治愈者18例,4天以内治愈者13例,6天内治愈者4例,其余6例均于6天内治愈(9)。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常见四肢厥冷、患部动脉搏动微弱或脉沉伏不出、关节不利、浮肿等证,与真武汤证有相似之处。有报告用本方加干姜、甘草、桂枝、党参、黄芪治疗6例,表现特点为“黑、冷、疼、硬、肿、烂”。6例中有4例伴溃烂流水而无脓。结果除1例截肢外,其余均足背动脉正常,溃疡愈合恢复工作。一般服药10~20剂可见效,服药少者22剂,多者60剂(10)。

——消化道疾患见到腹胀满腹痛、面色黄或暗,舌淡胖,苔白滑或黑润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如胃下垂、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便秘、腹泻、胃切除手术后的倾倒综合征等。

——真武汤证尚见于神经症、大剂量氯丙嗪所致的锥体外系症状、多发性神经炎、坐骨神经痛、面肌痉挛、老年性震颤、甲状腺功能低下多汗、盗汗、女性带下、闭经、更年期综合征、虚弱体质的发热等多种病证。

真武汤证与苓桂术甘汤证需要鉴别。两方均能治疗水饮,但苓桂术甘汤证是桂枝证伴水饮证,故眩晕、心悸的同时有气上冲胸、心下逆满等症,且发病甚急,常因为精神刺激诱发,过则相安无事。而真武汤证是附子证伴水饮证,眩晕、心悸的同时有恶寒、精神萎靡、脉沉微弱、腹满腹痛、四肢沉重疼痛等症。

附子泻心汤

附子一枚(15g)、炮、去皮、破、别煮取汁大黄二两(10g)黄连一两(5g)黄芩一两(5g)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纳附子汁,分温再服。也可按推荐剂量一并入煎。

附子泻心汤是附子类方中的清热剂、泻下剂。临床上单纯的虚寒证、附子证固然有,寒热虚实相兼的病证也有。如平素体质阳气不足,或年老体弱而伤食者,或本来是实热证而使用寒凉药太过者,常可出现本方证。一方面是腹满、上腹部痞满胀痛、大便不通或里急后重、心烦乱、舌苔黄腻的大黄黄连证;一方面则是恶寒四肢冷、出冷汗、脉沉微弱的附子证,治疗必须兼顾。规定:“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心下痞是黄连、黄芩证,属热;恶寒汗出是附子证,属寒。患者素来有恶风恶寒、自汗出的表虚的症状,因病情变化,出现了心下痞的里热证,其恶寒汗出的常见症状一时消失,但之后恶寒汗出的症状再度出现,且程度更重,并有肢冷、精神萎靡、脉沉微弱等阳虚的症状。这便是附子泻心汤的适应证。附子泻心汤证如下:

1.心下痞、或上腹部胀痛、大便不通或里急后重、心烦乱甚或昏厥、舌苔黄腻;

2.恶寒汗出或额上冷汗、肢冷、脉沉微弱或血压下降。

附子泻心汤证多见于痢疾、慢性肠炎、老人伤食、胆道疾患、肠粘连、肠梗阻、慢性胃炎、胃溃疡等。一些出血性疾患也有使用机会。

中本方的煎服法比较特殊。先以沸水渍泡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约5分钟后,即可去滓取汁备用。附子另煎后,与前取的药液混合,分数次温服。传统经验认为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大黄、黄连、黄芩对胃肠的刺激过大的副作用,并且,与附子配伍有增效的作用。

中以泻心汤命名的方剂有五: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与本方的附子泻心汤。观其用药,均有黄连、黄芩;析其指征,均有心下痞。本方以黄连、黄芩与附子相配伍,其方证的特征是有心下痞痛及附子证,故临床不难区别。

参考文献

1.天津南开医院.天津医药通讯,1972,(11):1

2.天津南开医院.新医药学杂志,1974,(3):117

3.韩新民等.中成药研究,1983,(2):26

4.汪万顷.浙江中医杂志,1984,7(8):14

5.北京医学院.北京医学院学报,1974,(3):

6.裴良怀等.中医杂志,1980,21(3):190

7.柯雪帆.上海中医药杂志,1964,(6):7

8.马蜀生等.安庆医学,1987,(1):35

9.姚天源.福建中医药,1981,(5):20

10.周连山等.中医杂志,1965,(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