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李劼人说成都
3511600000032

第32章 说川菜(2)

豆制品

我以为中国菜之所以驰名全球之故,一多半由于作业的原料之多,而其作法又比较技巧,比较繁杂。其它姑且置之,单言发酵的过程,是够玩味了。西人有言曰,食料之最好者,端在发酵之后,变其本质,使其成为一种富于滋养的东西。本此,则知岂士(Chese,即奶饼,即干酪,即塞上酥,即西康、西藏之酥油。岂士为英文译音,又写作启司,其音近于鸡丝。法文译音则曰“拂落马日”。)确为由脂肪变出之珍品。若夫由植物发酵,重重变化出来的食物,不其更为美妙乎哉!例如黄豆,新鲜的已可作出多种的菜,甚至连梗带)用盐水花椒煮出,剥而食之,可以下茶,可以下酒,无殊笋干也。倘将干的磨成粉末,和以油糖,可以作点心;盛于瓦坛内,时时以水浇灌,使其发出勾萌谓之豆芽,摘去脚须,可煮可炒,可荤可素,这已经在变化了。设若将干黄豆泡软,(鲜豆亦可,但必须配合少许干豆,凡研究过食物化学的可以说出其所以然。)

带水磨出,名曰浆,或曰豆汁,或科学其名曰豆乳。据说,其功用同于牛奶,但研究过食物化学者,则嫌其不甚可以消化之质素稍多,此豆之一大变也。再将豆浆加热,点以盐卤(四川人谓之癵水)或石膏,使之凝固,(用癵水点,则甚固,较坚实。用石膏,则固而不坚,此有别也。)不加压力者,名曰豆花;或冲之,则另成一品曰豆腐脑。(或曰豆腐酪,亦通),此二大变也。略加压力,使水分稍去,凝固成块,名曰豆腐,其余为豆渣,此三大变也。再使之干固,或略炕以火,或否,其味已不同于豆腐,对其所施之作法更多不同,名曰豆腐干,此四大变也。再使豆腐干发酵生毛,名曰毛豆腐,此五大变也。而后加以香料酒醪,密贮陶器中,任其再发酵,再变化,相当时间之后,又另成一种绝美食品,名曰豆腐乳,此六大变也。六个变化,即六个阶段,而每一个阶段,又可独立作出种种好菜,而且花样极多。倘在每个阶段内,配以其它蔬菜肉类,则更千变万化。倘将中国各地特殊作法汇集写之,可以成书一厚册,不第可以传世。如《齐民要术》之典册,且可以供民俗、民族等科之研究,而为传世论文之所据焉。上述,不过豆变之一派。其变之第二派,则豆油是也,豆饼是也。豆饼可以用作肥料,荒年又可充饥。其变之第三派,则豆豉是也。亦由发酵而来,不置盐者,曰淡豆豉,又作入药。置盐及香料者,曰咸豆豉,江西人旧称色豉,可作佐料以代酱油。咸豆豉之经年溶腐,色如乌金,不成颗粒,而香料配合极好,既可单独作菜,又可配合其它菜蔬肉类者,四川三台县及射洪县太和镇人优为之,即名曰潼川豆豉或太和豆豉。咸豆豉不任其发酵至黑,加入红苕(即红薯)生姜者,曰家常豆豉,团如小儿拳大,太阳下晒干,可生食,亦可配菜。然有不食之者,谓其气味不佳,喜食之者,则谓美如岂士,其臭气亦酷似云云。咸豆豉发酵后,蓄酵起涎,调水稀释(淡茶最好),加入干笋、萝卜丁、生盐、花椒、辣椒末者,乃成都家常作法,名曰水豆豉。以有季节性,不容久置,故无出售者,惟成都之旧式家庭中常制以享受。要之,黄豆是中国人食品之母,亦犹牛奶是西洋人食品之母。西洋人从牛奶中求变化,中国人则自黄豆身上打主意,牛奶之变化有限,而黄豆之生发无穷。上来所言,仅就已有已知者而略及之,而将来如何,未知者如何,虽圣人不能言矣。况乎黄豆一物又为中国所独有,(欧洲无黄豆,美洲也无,近闻美国有移植者,不知情形如何。)历史亦复悠长。黄豆即古之菽,吾人赖之而生存则无论也,即以其作法之多,技巧之盛,滋味之美而言,已足矫世界人类之舌,而高树中国菜之金字招牌。旧金山之豆腐乳,不过其一般耳。

厨派馆派家常派

艺术,就免不了艺术界的通例:有派有别。所谓派,并非有东西南北地域之分,亦不在山珍海味材料之别,而是统地域,统材料,专就风格及用火方面,从大体上辨之,为家常派、馆派、厨派是也。此三派,犹一树之三干,由干而出;当然尚有大枝,有小枝,有细枝,有毛枝,甚至有旁生侧挺之庶枝蘖枝,但皆不能详论,仍止就三干略道其既焉可耳。先言厨。厨者,厨子也,法国人视作厨之艺术甚高,并建筑、音乐、绘画、裁缝等列为人生十大艺术之一。中国古人更重视之,考于古籍,有彭铿和滋鉴味事尧,有伊尹以割烹要汤,而助天子为治的宰相,称为调羹手,即喻其能调和五味,善用盐与梅也。因其在历史上有地位,故我们在口头上辄尊称之曰:某大师傅,简称曰某师。此一派,介乎家记得去年某月曾写信与某厨,称用大师傅。宋师度君见之笑曰:好尊贵的称谓!我曾答之曰:不然,古之乐工靡不称师,师旷、师聪、师挚皆是也。人子八岁出外就傅,傅亦不过是男性干奶妈耳。后来乃师傅二字,专归为教读夫子,而天子三公,亦称太师、太傅、太保,这才尊贵起来,弄到与天地君亲并列于祖先堂上。我们既不随俗,则亦何必吝此称谓而一定要写为大司务哉!不过写司务亦通,盖即雅言之执事是也。——常与馆之间,能用文火,也能用武火,也讲求色香,也讲求刀法形象,但不专务外表,同时又能顾到菜之真味,例如作笋子,就不一定切得整齐,用水漂到雪白,漂到笋味全失,他就敢于迅速的将笋剥出切好,并不见水,即下油锅。尤其与馆特殊者,因能作小菜,与家常不同者,因能调好汤。短处在好菜不多,气魄不大,勉强治一抬席面,尚觉可以,两桌以上,味道就不妙了。以前专制时代,士大夫阶级同巧宦人物,大都要训练培养一二名小厨房的厨子,(也有不是外雇的厨子,而是姨太太或通了房的丫头。据说,比雇的厨子可靠,因能体贴入微,而又听说听教,决不会动辄跳槽也。)除了自奉之外,还用以应酬同寅,巴结上司,或者盒奉精馔数色,或则柬邀小集一叙,较之黄金夜赠,岂不既风雅而又免于物议?此等厨子,都有其独到之处,或长于烧烤煨炖,或长于煎炒蒸溜,除红案外,兼长作面点之白案,此又分工专业之馆所不及处。凡名厨,必非普通厨子、伙房之终日牢守锅边,故其空闲较多,能用心思,其本人也定然好吃好菜,好饮美酒,好品佳茗,绝不像普通厨子、伙房成日被油烟熏得既不能辨味,而又口胃不开,临到吃,只是一点咸菜和茶泡饭。而且此等名厨,脾气极大,主人对之须有礼貌,不然,汤勺一丢,掉头便走。记得清朝光绪庚子前后,江西巡抚满洲旗人德寿,便曾为了发膘劲,厨子不辞而去,害得半个月食不下咽。然而倘遇内行,批评中窍,亦能虚心下气,进而请益,或则犹挽起衣袖,再奉一样好菜。自从几度革命后,此等阶层已有转变,风尚所趋,亦渐不同,许多私家雇用的厨子,大都转至于馆,易伺候少数,为服务大众。不过公共会食之制未立,私门治味之习犹在,人口稍?267众,经济宽裕之家,依然有所谓厨子或伙房在焉。只是战火频仍,生活太不安定,征逐酒食,大多改用西餐,谁复有此空时闲心,作训练厨子雅事?故至目前此派渐衰,能执刀缕切,不动辄使用明油、二六芡者,已为上乘,无论如何实实说不上什么艺术矣。

馆是餐馆,越是人口集中的都市,餐馆越发达,越利市,四面八方的口味都有。顶大顶阔顶有为的餐馆,人人皆知,可以不谈,所欲谈者,乃中等以下之馆,及专门包席之馆耳。中等以下之馆,大多为本地口味,以成都市上者为例,在三十年前,红锅菜馆最为盛行,虽然水牌上写着蒸炒俱全,其蒸的只有烧白和蒸肉,白菜卷酥肉等;炒哩,大抵肉片、肉丝、肝花、腰花、宫保鸡丁、辣子鸡丁等。最会用猛火,即武火是也。最不会作蔬菜,有些甚至连炝白菜都炒不好。如其菜品较多,加有海味,加有鱼虾,则称之南馆,这大概是南派馆子之简称。以前,此等馆子,只能临时点菜,备客小吃,而不能备办席面。专备席面的,为包席馆。包席馆可以一次办席几十桌,专供红白喜事之用,也可精心结撰的办一桌两桌,以供考较口味者,应酬宴客,但是馆内并无起坐,只能准备好了,到人家去出菜。此两派虽历有变化,但有一与前之厨不同者,即菜单有定型,甚至刀法及放在碗内的形式,通有定型。吃一次是此味觉,吃百次还是如此味觉,所谓落套是也。此缘人人口味各殊,不能将就人人口味,只好取得一种中庸之味,使人人感到“都还下得去”而已。及至私家之厨,分人于馆,虽在菜单及口味上起了变化,多了些花样,然而久而久之,还是要落套的,其故即是厨只在服事少数人,只求馔之如何精,脍之如何细,而用钱则不计。馆哩,除了服事多数人外,而每一席的成本,终不能不有所打算也。

家常菜的味觉范围更窄,经之营之的时间更从容,故一切都与厨、馆不同,除了馆派之“纯”不能用,除能兼用之文火外,(以岚炭为原料,必使火焰熊熊高出炭外数寸者,为武火,宜于煎炒癶烩,器为耳锅。亦用岚炭,而不用火焰过大,有时须专用木炭,即癷炭,即硬木如青癷、檀木等烧出者,更有专用泡木烧成之炭,名桴炭,或桴楂者,名文火,宜于煨煮焖皅,红烧清炖,器以沙的陶的为最佳,搪瓷者次之,不得已而再思其次,则点锡纯银之器差可,顶不可用者为铜与锑。据说,法兰西之煨家常牛肉汤,至今仍用陶罐,此一色菜,即曰“火煨罐”也。)尤能用温火,温火之器曰“五更鸡”,成都人曰“灯罩子”,以竹丝编成,中间置燃棉绳之菜油壶,比燃煤油之“五更鸡”尤佳。举实例言之,如用温火制燕窝、银耳,可使融而不化,软而有丝;以煨鸡汤海参,则软硬之间,尤难言喻。然而前者一器,须费十小时,后者一器,须费三十小时,其软化如烂熟了的寻常的红烧肉,苟以此法此器为之,已绝非文火所做出者可比,自然更谈不到武火。即此一例,厨派、馆派如何梦想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