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隋走危机(下)
3504900000011

第11章 杨玄感(3)

于是杨玄感和李密逐渐的成为了好朋友。有一次两人逗着玩,逗急了,可能是杨玄感的二世祖个性上来了,欺负他了,李密哭着说:“你****的天天欺负我,你以为你会在疆场上打仗了不起,作文官我比你强多了,现在是知识社会,打打杀杀没出息。”

杨玄感大笑,十分佩服。

等到杨玄感起兵之后,第一件想到的事情就是把李密这个智囊给接过来商量对策,他前脚发动,后脚李密就坐着动车赶来了,杨玄感非常高兴。

于是杨玄感就问他现在应该怎么办?

李密给他献出了三条计策,分为上中下,这都是看电视看的学庞统,怪不得李密最后也没什么好下场。

李密说:“我的上策是,占领蓟县,夺取临渝,临渝这个地方是中原前往高丽的交通要道,如果夺取了,就像是掐住了杨广的咽喉,他的归路被切断了,而后面有高句丽的大军,还有突厥和契丹,一定攻击他的背后,顶多十天半月,等他的粮食吃完了,军队就会自己崩溃,大事可成!”

杨玄感可能觉得这样太长途跋涉,也太冒险了,而且短时间内不能取得富贵,所以就淡淡地说:“中策呢?”

李密说:“率领军队向西进发,沿途不要攻击城市,只穿越原野,直取长安,就算杨广回来了也没用了。”

杨玄感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接着问:“下策呢?”

李密稍微皱了皱眉头,心想,我刚才应该给他出填空题,不应该出选择题,这小子有选择综合征吧。

“下策就是攻打洛阳,可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因为唐伟已经逃跑了,河内郡又是必经之路,一旦他守住了河内郡然后通知洛阳戒备,咱们可就没机会了。现在这种时候,绝对不能打硬仗,拖不起。

小时候脑袋被驴踢得很严重的杨玄感拍案而起,一口咬定说:“别说了,我现在全明白了,其实你说的下策刚好是上策,我决定用下策。”

李密还想说点什么,可是眼前这位小爷他不听啊,随他去吧,搞好了也能成功,就怕他搞不好。

杨玄感先派出一千人攻打河内郡,唐伟果然把河内郡守得很严密,杨玄感派他的弟弟杨玄挺攻城,无功而返。话说这个杨玄挺可不是酒囊饭袋,他很有一些谋略,他在世的时候,叛军百战百胜,他死了之后才开始走下坡路。就算是杨玄感,也是骁勇善战,精于骑射,喜欢读书的三好叛徒。

洛阳方面留守的越王杨桐和留守长官樊子盖已经得到了杨玄感起兵的消息,快速地展开了布防。

杨玄感也开始争分夺秒,但让他感到郁闷的是,事情和他预料的完全不一样,他以为自己号召打倒昏君应该一呼百应,附近的城池应该望风而降,可是没有想到,到现在为止一个投降的都没有,百姓们的态度也不一样,有追随的,也有把他关在城外的。杨广还有这样的号召力嘛?

估计是杨素这个名字害了他!杨广固然遭到全天下百姓的唾弃和不满民心尽失,但杨素也好不到那里去,有些人恨杨素比杨广还厉害,身为杨素的儿子,自然认为他会是会挖洞的小老鼠,父债子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