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
3496000000011

第11章 中国怎么老发旱灾、洪灾?(1)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的严重旱情致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6 130多万人受灾;2012年,由于淮河沿线持续干旱,6月5日,淮河江苏段水位跌至12.47米,与13.50米的正常通航水位相比下降1.03米,部分支线航道断航,码头关闭。

除了旱灾,最近十几年中,我们印象中最深的与水有关的灾害就是1998年的洪灾了。1998年,长江流域出现3次持续大范围强降雨过程,第一次是6月12日至27日。江南大部分地区暴雨骤降,江西、湖南、安徽等地区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多1倍以上,江西北部多2倍以上。第二次是7月4日至25日。长江三峡地区、江西中北部、湖南西北部和其他沿长江地区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2倍。第三次是7月末至8月末,长江上游、汉水流域、四川东部、重庆、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降雨量比常年偏多2至3倍。受降雨影响,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第二次全流域大洪水。

虽然近些年我们没有再遇到这样大的洪涝灾害,但是局部地区的洪涝灾害基本上在每年的6到8月必然会发生。而每次我们在新闻上看见这样的报道,一般都是在长短不等的干旱之后。

这种现象极容易让我们产生这样的感觉:为什么近些年我国自然灾害这么频繁,旱灾完了又来水灾?其实,这并不是近期才有的现象。长江流域各地区发生干旱与洪涝灾害的史料记载悠久,最早的旱灾记述在汉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夏,大旱,江河水少,溪谷绝”(《汉书?五行志》);高后三年(公元前185年),“夏,江水、汉水溢,流民四千余家”(《汉书?高后纪》)。从大量史料中选择记述翔实和可比性较强的历史时期典型旱灾年份有1671、1679、1778和1835年;典型水灾年份有1586、1663、1788、1831、1853、1867和1870年。为什么我国会有如此频繁的干旱和洪涝灾害呢?我们可以从地理气候条件上找到原因。

季风的影响

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这种气候特征的形成是由于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又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较近,因此,气候受大陆、大洋的影响非常显著。

季风是怎么形成的?简单地说就是海陆间热力环流形成了季风。也就是陆地和海洋之间,因为温差形成了大气环流。夏天的时候,陆地温度比较高,于是气流从海洋流向陆地,而到了冬天,海洋上温度比陆地要高些,气流由大陆流向海洋。夏季风在我国分为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夏季风温暖而湿润,于是降水普遍增多,雨热同季。

“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船舶风”,这是宋朝诗人苏东坡对东南季风的精彩描述。每年夏季,季风将充沛的雨水带到中国大地上,在有些地区夏季季风提供的雨水占据了全年降雨量的80%。而随着季风势力的减弱,少雨乃至无雨的天气逐渐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成为常态,经常让这些地区陷入干旱。

可以说,正是这样的季风特征,造成了中国灾害性天气频繁多发,中国的旱涝灾害平均每年发生一次,北方以旱灾居多,南方则旱涝灾害均有发生。

为什么说我国暴雨洪水频繁主要受季风影响呢?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降雨时间集中,强度大。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控制,全年的降水量大部分集中在夏季湿润高温时期,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6到9月的雨量占正常年降水量的60%~80%。黄河中下游地区、海河、辽河流域,大部分集中在7、8月,而且往往还集中在几次暴雨过程中。

季风雨带的季节性位移导致降雨地域的阶段性变化。夏季风始于5月,由南向北推进,在北进过程中有三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和两次跃进阶段,相应有三个雨季,即华南雨季(南方各省份,4月至6月),江淮梅雨雨季(长江中下游各省份,6月中旬至7月中旬),华北、东北雨季(华北及东北各省份,7月中下旬至8月),此时季风达到最强盛。9月以后,季风减弱并南撤,雨带也逐渐南退。10月以后,夏季风退出我国大陆,雨季结束。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南下,冬季风开始主宰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成为了主流。

夏秋频繁的台风活动。直接由台风形成的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辽宁沿海地区和台湾、海南等省份。台风在东南沿海登陆后,一般转向北上,风速逐渐减缓形成低压,若与北方冷空气结合,就可能形成大范围的暴雨洪水,在北方的暴雨洪水中占有很大比重。

我国的暴雨洪涝灾害多发生在江淮以南以及华南沿海地区,其中江南北部至长江中下游最多。西北部气候干燥,雨水较少,但在异常的气候影响下,短历时高强度暴雨也会引发洪水灾害。

暴雨集中的地带主要有两条:一条是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东南沿海;另一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东麓。此外,阴山、秦岭、南岭等山脉的南麓也是暴雨的多发地区。

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珠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辽河及松花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关中盆地等地区。而涝渍灾害则主要出现于东部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旱涝急转

2011年,一直到4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雨水才姗姗来迟,而且雨量不多,94.5%地区因此先后遭受干旱的影响。长江部分航道水位跌破15米枯水线,上千万亩禾苗枯萎;湖北1 300座水库低于“死水位”。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329万人饮水困难。

然后,就在大家还在为干旱着急上火的时候,6月3日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风开始展示威力。6月3日起湖南进入多雨时段,据区域自动站资料显示,3日7时到4日7时,湖南273站次大雨,61站次暴雨,1站次大暴雨,株洲炎陵县达到106.9毫米。4日上午,湖南省气象局解除干旱橙色预警。6月6日,江西省德兴市乐安河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江西省气象台2011年6月4日18时06分更新暴雨蓝色预警:预计未来宜春、南昌、景德镇、上饶、九江、鹰潭6市以及抚州市的北部12小时内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雨量可达50毫米以上。同一时期,贵州、浙江等地也都降下大到暴雨,导致出现旱涝急转,部分地区出现水灾。

什么叫旱涝急转?旱涝急转指的就是这种某一地区或某一流域发生较长时间干旱时,突遇集中强降雨,引起山洪暴发、河水陡涨,河水入侵、内水难以及时外排的自然现象。

气象学上有一个术语叫“6月突变”,是指每年6月份,东亚大气环流会有一个突然的调整,随着南海夏季风暴发、暖湿气流北进,雨带会从华南北推到长江流域。从大气环流和水汽条件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进入6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转换快;南海季风由弱转强,青藏高原对流活动异常活跃并东移;长江中下游水汽输送和水汽收支状况发生根本性转变。

旱涝急转的危害主要有:一是突发性灾害极易造人员伤亡。前期干旱使人们产生错觉,存在不同程度的麻痹思想。由于猝不及防,集中强降雨发生后,在平原、圩区形成水围村庄;在山区造成山洪、滑坡、泥石流,对人的生命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二是洪涝灾害极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形成旱涝急转后,河水陡涨,农田被淹,城市积水,等等,都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三是汇流快容易造成水库垮坝。由于旱涝急转的时间短,雨量大,洪水汇流快,往往造成水库水位暴涨,一旦调度泄洪不及时,极易造成水库垮坝,产生灾难性后果。

梅雨过后是伏旱

梅雨是中国江淮流域到日本南部这一东西条带特有的天气现象。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韩国南部、日本中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此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

中国人民自古就熟知梅雨,有很多吟咏的诗篇流传下来。

九江北岸遇风雨(白居易)

黄梅县边黄梅雨,白头浪里白头翁。

九江阔处不见岸,五月尽时多恶风。

人间隐路应无限,何事抛身在此中?

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青玉案(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梅雨是因为季风由南向北推移相伴随的雨带在长江流域停留而形成的。

每年从5月中旬起到6月上旬,我国主要的雨带摆动在南岭山脉和南岭以南地区。这个时期6月5日之前被称为“华南前汛期盛期”,还不属于季风雨季的范畴,6月5日之后被称为“江南春雨期”,正式进入季风雨季。

6月中下旬,主要雨带北移到29°N~33°N范围内,即西自中国宜昌,东经长江口,然后越海到日本;南起中国两湖盆地,北至淮河南岸,稳定少动。这时南岭以南地区已处在雨带之外,阴雨天气结束;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告别了风和日丽的初夏,迎来了阴雨绵绵的季节,大雨、暴雨时而出现,一直维持到7月上旬,这就是长江中下游著名的梅雨季节。

7月中旬开始,雨带再次北移,到了33°N以北地区。先后在黄河、淮河流域以及华北、东北等地徘徊,造成一次又一次强降雨过程,分别称为“黄淮雨季”、“华北雨季”。此时,长江中下游梅雨结束,骄阳高挂,进入了炎热的盛夏季节。

8月下旬,雨带随着冷空气的逐渐活跃而快速南撤。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雨带便从东北、华北一直退到华南沿海地区。

雨带的这种规律性变化,说明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并不是孤立的、局部的天气气候现象,而是中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主要雨带向北移动过程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停滞的反映。

雨带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南方暖湿的夏季季风气流和干冷的极地气团或变性极地大陆气团形成辐合带,亦即冷锋与暖锋作用的锋面,锋面两边气团温度、湿度相差显著,暖湿气团受冷却而形成降雨。

因为冷暖气团力度相当,锋面静止不动成为静止锋,雨带长时间固定不动,梅雨因此持续时间较长,于是,便有了多情惆怅的绵绵细雨。

梅雨是绵绵诗意,也是“霉雨”。不但梅雨容易使东西霉变,而且梅雨停留过长的话,往往造成洪涝灾害。例如1954年梅雨季节异常持久,长达两个多月,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涝年。

1954年洪水是有实测资料以来长江流域最大洪水,此时间较近,大家熟知的1998年大洪水更大!

1954年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发生3次较大暴雨,雨季提前且雨带长期徘徊于长江流域,直至7月底流域内每天均有暴雨出现,且暴雨强度大、面积广、持续时间长。8月上半月,暴雨移至长江上游及汉江上中游。由于在上游洪水到来之前,中下游湖泊洼地均已满盈,以致上游洪水东下时,宣泄受阻,形成洪灾。在党和各级政府领导下,在全国大力支援下,经百万军民奋战百天,并相继运用了荆江分洪区和一大批平原分蓄洪区,才保住了武汉、黄石等重点城市免遭水淹,确保了荆江大堤的安全。但洪灾造成的损失仍十分严重:受灾农田4 755万亩,受灾人口1 888万人,因灾死亡3.3万人,损毁房屋427.6万间。武昌、汉口被洪水围困百日之久,京广铁路一百天不能正常通车。

梅雨过后,终于晴空万里,艳阳高照。但晴的时间长了,又会形成干旱,这就是长江流域,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地区容易发生的伏旱。

梅雨过后的伏旱正好赶上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收获、晚稻栽种的“双抢”季节,因此伏旱较之春旱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危害更大。所以有“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的农谚。因为伏旱期处于汛期的后半期,是水库蓄水的主要时期,因此伏旱不仅影响当季农作物的生长,而且还因水库蓄水不足而影响到当年冬季、来年春季的供水。

地理条件的弊与利

地形特征形成了我国的气候特点,导致了旱涝灾害的频发,不过,“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在弊端的同时,也有有利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