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代雄主
3491200000002

第2章 写了一首诗

刚入五月,便热闹起来,大明湖岸边龙舟早已摆好,一串串的彩灯高高挂起,彩舟也已下水,舟上薄衫女子轻弹曼舞,风流才子流连忘返,一篇篇赞美佳人的诗作由彩舟流传而出。

如历届般,花魁出于哪楼,诗会便由哪楼承办,今年轻语楼莲彩儿力压上届花魁,摘得桂冠,于是这诗会便落于轻语楼。

莲彩儿闭门谢客,据称正为诗会演练节目,当家花魁虽未露面,轻语楼生意仍然极好,杨天福自是此楼常客,有一相熟姑娘名为桂,桂也算轻语楼名妓,是那种卖艺不卖身的艺妓,弹得一手好琴,嗓音也好,深得才子喜爱。

别致小院中,生有一炉,炉口锅中升腾着热气,有阵阵粽香传出,外人眼中,杨天斌自打病好后性情兀自变古怪,不与外人来往,亦不需丫鬟服侍,为此小翠哭了好几夜,直到杨天斌承诺有事还让小翠去办,这才好些。

今早,杨天斌让小翠买了些粽叶与糯米,家中有枣,自己动手弄了一锅,现已煮好,打开锅盖香气四溢。

前几天刚从农户那里弄来一条小狗,虎头虎脑甚是可爱,趴在杨天斌脚下,瞪着一双无辜眼睛看着锅,小翠也被香气引来,一个多月相处,小翠已全无丫鬟的觉悟,杨天斌也觉这样挺好,起码没了拘束,说话随意许多。

“大少爷,你自己做的粽子吗?好香啊!”

“闲来无事,弄些尝尝,给你一个,小心烫。”言毕,从锅里捞出一枚递给小翠,然后又捞出一个,剥开放于地面,虎头虎脑小狗便立马扑上去,奈何粽热,没处下口,急的对着热粽汪汪叫唤。

“大少爷,我昨天出去听说你要去诗会,我也想去看看,到时带我一起吧。”小翠十二三岁,正是活泼开朗年龄,“嗯,好啊,不过我也是第一次去,一起去见识见识也好。”似乎很随意,要知在如今年月,丫鬟是绝不允许被带到人前的。

杨天斌不在意,小翠年小不懂事,一件外人眼中荒唐事情便于此刻达成协议,“哥,咦?好香啊,我也要吃!”杨府大惊小叫之人唯有小妹,杨天斌见怪不怪,小翠与杨灵是打小的玩伴,也是随意的很。

粽子不多,一会便吃完,杨天斌尝了一个,还算不错,小狗旺财吃了一个便趴着不动,其余都进了杨灵和小翠的肚子。

“找我何事?”

见吃好了,杨天斌发问道,“啊?哦,我差点忘了,二哥让我来问问你准备好没有,还有三天就要举行诗会了,听说这届诗会文坛泰斗刘文泰刘老先生要来,济南府有些学问的子弟都在家中闷头苦思,希望作出一首能入老先生法眼的文章。”

“入得法眼又怎样?”

“哎呀,哥你真笨,老先生可是文学泰斗,他只要拿着你的文章说一个好,你就可以跻身济南府顶尖秀才。”

“呃?济南府顶尖秀才又会怎样?”

“哥,还能不能玩了,济南府一共三个顶尖秀才名额,邱文占了一个,现在还剩两,只要能成为济南府顶尖秀才,官府也会对你礼让三分,见了郡守可以不下跪的。”

“哦,貌似不错。”

“哥,你准备没有?”

“没有。”

“完了,这届诗会我不准备参加了,呜呜???”话还没完,人已跑的不见踪影。

“用得着准备吗?”扭头问小翠,正在和旺财玩闹的小翠随口答道:“不用。”

“还是小翠懂事,知道少爷我学富五车,来,旺财给爷笑一个。”压根没把诗会放于心中的杨天斌与小翠一起逗弄旺财。

夜,大明湖通火通明。

五月五诗会已开始多时,彩舟之上尽是济南府有些名气才子,莺莺燕燕女子穿梭其间,互相看的顺眼,女子便主动相邀,去自己闺房聊上会天,秀才也会为女子写下一两首赞其美貌诗歌。

午夜还有一个多时辰,诸多大人物才刚刚迈入彩舟,其中尤以刘铭为最,济南府顶尖秀才之名,足以压过一切,配上温文尔雅样貌,足以令青楼女子为之疯狂。

“莲彩儿出来了,刘铭不愧为济南府顶尖秀才。”

“如果刘铭在今夜为莲彩儿作诗一首,想一亲芳泽也不是不可。”

“哎,对了,福厚兄,怎不见令兄?”

“应该快到了,我哥答应一定来的。”嘴上虽如此说,杨天福却隐隐希望自己哥哥不要来,以自己哥哥的才学,肯定比不过那些才子的。

“二哥,大哥他,他??????”

杨灵突然跑到杨天福耳边,梨花带雨,一句话说了半天也不见说出个所以然,“怎么了,哥怎么了,可曾出事?”忽的站起,杨天福脾气急,话音很大,大厅里都听见了,刚进门的杨天斌也听见了。

“福厚,为何如此着急。”

怀中抱着一条虎头虎脑小狗,身后跟着小翠,如此隆重场合怎能如此随意,杨天福终于明白小妹为何如此,愣了好半响,才悻悻坐下,懒得搭理不按常理出牌的哥哥。

“玉河兄,可算把你盼来了,今夜少了你可少了许多乐趣呢,不过玉河兄可真随意。”

说话者是周立,不仅周立打算今夜看杨天斌热闹,许多人和周立有着相似心理,杨天斌不傻,自然瞧得出来,于周立身边径直路过,随便找了一张桌坐下,拿起桌上鸡腿便放到旺财嘴边。

独留周立尴尬立于原地,一扫袖袍,冷眼瞧了杨天斌,便换上一副笑脸与旁人拱手作揖,不多时,午夜便到,莲彩儿于舞台舞了一曲,赢得众口称赞,杨天福也不得不承认,那莲彩儿的确是一个祸国殃民的主。

一曲终了,诗会便正式开始,自认有几分学问才子便纷纷亮出早已准备好的诗作,而这时蒙面女子也纷纷进入大厅,能进入这里的女子,无一不是大家闺秀,借诗会之名,暗访意中人。

每届诗会,总能促成一对或两对才子佳人,说书人把这事编篡成书,街头巷尾隔日便会传到,周怜也在其间,今天她穿了一袭白衣,配上傲人身材,不多时手中便已有很多诗词。

“烂人就是烂人,如此隆重场合竟然带狗和丫鬟来。”

扫过正逗狗的杨天斌,周怜心中最后一抹侥幸也沉落谷底,“杨兄,听传闻,你要在诗会为自己正名,不知是否已有佳作,可否一观。”恰巧此时轮到那些在济南府已小有名气的秀才泼墨作诗,有一人已写出首令刘文泰称赞的诗作。

诗会开始,刘文泰便出现,稳坐高位闭目养神,直到佳作问世他才睁眼瞧一下,“哦,好啊。”说完直接朝书案走去。

诗会就一张书案,刘文泰便作于书案后方,瞧见一抱狗的年轻人嬉笑走来,微哼一声,便闭起了双目。

“完了,大哥真的上去了,二哥我们走吧。”

杨灵几欲哭出,杨天福站在原地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自己哥哥抱着史书看了四年,根本指望不上会作什么诗词,周怜也对杨天斌上去丢人极为不满,杨家人还是不错的,杨老太公怎会生出如此不争气一儿子。

彩舟之上,除了小翠和旺财其余众人都在等着看自己笑话,杨天斌拿着笔,良久未曾落下,直到所有人都不耐烦,他呵呵一笑终于下笔。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前两句,发了几下牢骚,后面两句便有些意思,再发了两句牢骚,最后一句画龙点睛,写完扔下笔,抱起旺财便回到自己位上,刚才净顾着喂旺财了,自己还饿着肚子呢。

“好个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好,好啊”

一直闭口不言的刘文泰激动的拿起桌上写诗纸张,激动的双手都有些颤抖,此诗道出了他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