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道悟笔记
34907400000122

第122章 面北而出

又逢庚申日,修行人莫不守之。

理应彻夜不眠,免受三尸九虫之苦。

理应服炁以杀之,辟谷以伏之,历三次可降尸,七次而绝。

吾却面北而眠。

果见万虫噬体,三魔锁身。

我开阳火烧之,以掌眼伏之,以指剑斩之。

三尸有人身,笑而不语;九虫各有形,其千万潜于人身中。

我杀之又杀,心中苦恼:这庚申果真玄乎,寻常人未开玄门,或无知觉,可修行人却如履薄冰,步步危机。

今日我若不斩它,他日它令我七魄骚勤,神魂颠倒,迷了心智,又损我寿纪乎!

心一坚,抱守元阳,不为所动,元神金光御外,便尽伏之。

然而还有阴魔自北而来,难以周旋。吾服炁之下豁然开朗,阳气充足,破玄门而出,自西而去。

一路街市好风景,飞入云崖见真观。

此寺观坐北朝南,吾于那院内降下,知阳气将尽,赶紧寻门而入。

只见那殿宇森森,正殿中东落处有一门,自洞门而入,内有无数典籍藏书,有一道中年人端坐案前煮茶读书。、

我前往拜之,道人笑曰:“你果然还是来了,坐吧。”说完继续读书,不再理我。

而我再无时间,便要离去,连忙告辞。

道人说:“以后有机会常来。”

我回道:“可惜我肉体凡胎,此路非凡路,我认不得。”

道人欲再言语,难耐我已神魂不稳,他满脸无奈,叹息摆手,吾便神魂归窍,又经两重梦境,体内精炁轮转,好不玄妙,最后寸寸收归体内。

醒转感慨:不知那道人是何方神仙?

庚申此日,人易昏沉,常人若眠,则体内三尸神出而不自知。守三尸之法自古有之,尚在道教出现之前。

道教将其纳入教典,以隐语将机密藏于神话传说之中以便传世——彼上告天帝,禀人之罪状种种,以伐人寿纪,折人精神。另有九虫骚乱七魄,使尸狗猖獗,伏矢暴躁,臭肺糜烂,容贼念念,雀阴骚勤,除秽自秽,非毒生毒。

故古人三伏七杀以绝后患,辟谷面壁以修阳神。

长生而久视,戒睡而借荤。睡则神走鬼交,荤有怨气因果,沾之即乱。

其中隐晦,难以道之。

另有一日,乘阳气而出,足下山川河流一览无余,向北疾飞,山脉青翠,沟谷深邃,有人牧羊喂马,有人结队行走。阳气渐消时,离浊地愈近而离清天愈远,急速南退至南山上一庙宇中。庙中有神像神龛,龛在洞中,洞中有一地府,阴气极重,有六小鬼拉扯我手腕,此时我一口气方吐尽,只能任其勾入地府中,冷水漫过膝盖,我心中恼怒,以掌眼纸剑将六鬼杀消,只觉耳畔风声四起,心念一动,足下生云,乘云踏阶进而上游,脱离地府,直升到南山顶上,只见山上流云如水,庙宇间云雾缭绕,又不知升了多少,只觉眼前一亮,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上面是无际天空,脚下是隐在云中的南山,透出云层的山体漆黑峥嵘,云层上有百数十个大小仙人踏云而来,人人都衣冠楚楚,风姿绰约。我随这一堆人井然有序地踏云前行,前方乃是一座云中宫宇,我暗自心喜,想必是南天门罢?一路赶去,可才到门前,那宫宇却如梦幻泡影般消失无踪,只进入了另一间庙中,有两女子见我来了,厉声逼我下界,我心惊之下连忙舍了云头一头栽了下去,神魂游走,守住心神,不敢梦醒,亦不敢乱游到他处,那魂儿宛如有轨道般,一路归到色身上,又与色身融合良久,方才敢悠悠醒转。

此事过后,心中懊恼,功夫不到就应该战睡魔。不然颠倒梦想之时很容易耗费阳气不说,更是祸乱精神而不由自主。

尝闻全真修行有人衣不结襟、肋不沾席者。长达几十年都在斗睡魔,炼心魔,我们连坚持一周都尚未做到,如何精进?

夜不倒单,战睡魔,百日得清凉。再琢磨吕祖《百字碑》,感触颇深,加油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