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荒野深处
3490300000015

第15章

几天之后,江农生正在工作点忙碌,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喊他:“小江啊——”回头一看,是党委书记吴崇光。他连忙把手里的活儿交给马全友,快步迎了过去:“吴书记,您好!”

大家看到吴书记,连声声问好。

“大家接着忙,不要因为我影响大家的工作。”走到江农生的跟前,紧紧抓住他的手,拍着他的肩膀说:“小江啊,没想到你这么能干,出乎我的预料。”

“您过奖咧,我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

“你就不要再谦虚了,你看,这职工精神面貌很好,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很高啊,后勤工作也做得卓有成效,哎,听说你们三天两头还能吃上羊肉,哈哈,看来你脱离大队也能独立工作,成了战争年代的游击队,落地生根了嘛,你们的地质工作进度超过了我们的预想,更没想到的是你居然还会做民族团结工作。”

“这是项目组全体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可不敢贪天之功。”

“嗯,这话说得对,一个人离开集体那将寸步难行,不过,你的工作确实做得很好。”

傍晚,项目组全体职工围坐在草地上。空气中弥漫着水草的气息。

“我今天来有两个目的,一是代表大队看望大家,你们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甚至是在完全断粮的情况下,充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不仅超额完成了工作任务,还帮助藏族同胞找到了白云岩矿,有力地支援了藏族同胞的经济建设,增进了民族团结,队党委对你们这一阶段的工作是十分满意的。”

“二是宣布队党委的两个决定,根据你们采集的矿样的化验结果,基本可以肯定这儿最少有两条比较大的铜矿床,矿石的平均品位也很高,可以开展更深层次的验证工作,所以,第一个决定,队党委研究立即成立四分队,职工组成以你们项目组为基础,从其他分队抽调二十名坑道工、一名卫生员、两名后勤工作人员以及212、216两台钻机,外调的职工十天后到齐;第二个决定是干部配备,经队党委研究决定,任命江农生同志为四分队分队长,陈少华同志为副分队长,成立四分队党支部,支部书记暂时由江农生同志兼任,等各项工作步入正轨后再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支部委员会和书记,并报队党委批准。”

一眨眼,十天时间已经到了,可是外调的职工一个也没有报到,江农生有些焦急不安,叫来陈少华说:“吴书记说外调的职工十天后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天咧,按说也该到了,即使全体不能一下到齐,也不能一个也莫见啊,不会是出咧啥意外吧?”

“不能吧,咱们队职工绝大部分都有丰富的野外工作经验,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再说就算是出了问题,也不可能都出问题呀,至少得来几个人吧?”

说话间,次仁才让的大嗓门突然响起来:“江兄弟,你们好吧?我看你们来了!”

江农生抬头,风风火火的次仁才让闯进了帐篷伸开双臂,一把把江农生抱起来,转了好几个圈儿,高兴地说:“这么多天不见,可把我想坏了。”

“你今天怎么有空儿到我这儿来咧?是不是有什么事要我们帮忙?”

“看你想哪儿去了,怎么会总让你们帮忙呢,我是和我们县的县长一块到这儿选建水泥厂的地点,离你们不远,顺路过来看看你。”

说话间,212机台的尚大有满身油污,大汗淋漓地跑了进来。一见到江农生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分队长,我,我们……”

江农生赶紧递给他一碗水说:“莫急,喝口水慢慢说。”

尚大有接过水,一口气就喝完了。稍微平静了一下说:“是这样的,我们调到四分队的职工六号就接到了大队的调令,七号我们就在老洪山集中,当天就出发了……”

江农生打断他的话问:“你说咱们的人现在到哪里了?”

“都被困在大石峡了,机器设备上不来。”

江农生对陈少华说:“赶紧通知所有人员,带上铁锨、绳索、十字镐等工具,马上出发,到大石峡接应被困职工。”陈少华答应着,转身跑了出去。

江农生刚要往外走,看到次仁才让若有所思地站在那儿,抱歉地对他说:“次仁大哥,你看,好不容易见个面,我还得马上走,实在是对不住你,这样吧,今天你先回去,改天有时间我去看你。”

次仁才让拉住他说:“哎哎,你等等,大石峡那地方我知道,你去这么几个人什么时候才能把机器抬上来,机器我见过,我们水泥厂的机器已经拉回来一些了,那全是铁疙瘩,重得要命,你这么几个人根本不行。”

江农生说:“莫别的办法,只有靠人抬。”

“谁说没有别的办法,我就有办法。”

江农生愣了一下,笑着说:“你有啥办法,说说看。”

“我现在就回去,带上一些小伙子,赶上一群牦牛,保证不费多大劲儿就把机器给你运回来。”

江农生眼睛一亮,高兴地说:“哎呀!我咋莫想到呢,要那样的话,我就先谢谢你咧。”

“看看,又来了,说走就走,不跟你罗嗦了。”说完,快步走出帐篷,翻身上马,一眨眼,就消失在茫茫草原上。

这时,陈少华带着项目组的人员拿着工具,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

江农生对大家说:“你们不用去咧。”大家疑惑的眼神望着他。江农生解释说:“刚才次仁才让出了一个好主意,要用牦牛驮,他现在回去叫人,一会儿就到,大家回去继续工作吧;少华,你就莫去咧,告诉崔师傅,今晚多做些饭,如果顺利,估计最迟十一点前就能回来。”

“那好吧,如果遇上困难就派人通知我一声。”

“好的。”江农生说完回到帐篷,准备出发的东西。

约摸一顿饭的工夫,就听见远处传来轰隆轰隆的闷雷声。

江农生纳闷地走出帐篷一看,不远处次仁才让领着二十几个藏族青年,赶着一群牦牛飞奔而来。他兴奋地对尚大有说:“我们俩各骑一匹马,跟他们一块儿出发。”尚大有答应着,两人骑上马背,和次仁才让他们一起往大石峡奔去。

到达大石峡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他们跳下马背,牦牛在藏族小伙的驱赶下,很快就到了谷底。大家一看江农生带人来接应他们,一个个欢呼雀跃。“猴子”抢上前跟江农生来了个拥抱,江农生跟大家热情握手问好,在人群中看到很久不见的梁爱华的脸上蹭了几块油污,他趁别人没注意,把那块两人初识时梁爱华给他的手绢,塞到梁爱华手里,说:“快擦擦吧。”

梁爱华看到手绢洗得崭新,好像没舍得用过,心里一热,刚想跟他打招呼,江农生早已钻进人群忙乎去了。又是一阵紧张的忙碌,终于把设备在牦牛的背上捆了个结结实实,没费多大劲,机器就被运上了大石峡。

江农生长出了一口气,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回到营地,已是晚上九点多钟。卸完东西后,江农生招呼藏族同胞进帐篷,准备吃饭。

次仁才让说:“我们回去吃,今天你们人刚到,还有事要做,就不打扰了,等哪天有空闲,咱哥俩再好好地喝一回。”

“好,那我就不客气咧。”

次仁才让跨上马,边招呼藏族小伙驱赶牦牛边说:“江兄弟,还是那句话,有事给我说一声。”

江农生连连点头。在高亢的驱赶牦牛的吆喝声中,他们消失在了草原的夜幕之中。

江农生转过身,对大伙说:“原项目组的同志帮忙搭帐篷,廖爱国夫妻还是搭个帘子。女同志的帐篷里把次仁才让县长给的牦牛毡铺上隔寒,刚来的同志赶紧洗把脸准备吃饭。”

一切安顿完毕,已是深夜十二点多了。

江农生叫来陈少华商量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安排。“对近期的工作我是这样考虑的,坑道工一下来了二十个,一齐上工作面比较窄,又不需要多少人力往外运凿下来的石头,即使分三班倒也有可能会出现窝工的现象,所以我想把坑道工抽出八个人,只留十二名职工三班倒。”

“对,这个情况确实会出现,我也想到了,同意你的想法,只是抽出这八名同志干什么,要不让他们先帮助安装钻机?”

“两台钻机如果抓紧时间,把各方面协调配合好,最多有四天就能完成,可以先让他们帮助安装钻机,安装完后,我是这样想的,你看啊,这儿的工作莫有三年恐怕干完不咧,所以,我们要做长期工作的准备,这帐篷隔热保温性能都比较差。”

“这个情况我知道,你的意思是……”

“嗯,我想让他们修建几间石头房子,材料很方便,河边和周围到处都是,木料十几公里外的山上多的是,另外,咱们的职工下班吃过晚饭后,再帮忙运石头,用不了多少天,咱们就不用住帐篷咧,同时,还需要在靠东边距离营地五百米以外的地方提前建一个简易炸药库,进度催得这么紧,坑道全面铺开后,只靠人力凿肯定不行。”

“对,我们的各项工作应该做到前面,我同意。”

“钻机的机长和每班的班长我想就不用变动咧。”

“嗯。”

“坑道组的组长由我兼任,至于班长嘛,因为坑道工都是从各个分队抽调的,暂时都不熟悉,一时还拿不准,你看怎么确定?”

“我和你一样,对他们也不了解,我看不行就让打坑道的职工从他们中选举产生三个代理班长,工作一段时间后再根据情况确定,毕竟他们是一路走来的,相互之间应该有一些了解。”

“可以,还有两台钻机的安全员我想也不要变,坑道内的安全员你明天早晨了解一下,看他们中间谁干过,选一个比较有经验的同志担任。”

“行。”

“会计、出纳是大队确定好的,我们不用考虑,你还要考虑一下保管员、经济员、材料员。”

“我考虑一下,明天早上告诉你。”

“行,咱俩的分工我是这样想的,地质组你还得继续任组长,地质工作任务比较重,所以我想啊,你主要负责地质组和后勤组,我主要负责钻探、坑道和测量,你看呢?”

“可以。”

“还有分队的宣传员我想了好几天,咱们这儿文化程度高的人莫几个,想来想去,还得由你担任。”

“好吧,我担任就我担任。”

“我所能想到的暂时就这些,你还有其他意见没有?”

“没有了。”

“好,那就先这样吧,夜已经深了,你早点休息吧。”陈少华站起身来说。

江农生点点头,一起走出帐篷。

草原的秋天好像来得特别早,清晨,江农生端着洗漱用具刚走出帐篷,迎面刮来一股凉风,他不由得打了个冷战,思索了一下,径直走向河边。

碰上了212机机长尚大有和216机机长柳惠琴有说有笑来洗脸。

江农生说:“我刚想去找你们呢,就在这儿碰上咧。”

尚大有操着一口东北腔说:“有啥事儿?就搁这儿麻溜儿说吧。”

“今天咱们一吃过早饭,全分队职工一齐上,帮助你们安装钻机,你俩提前准备一下,看哪些东西先上,哪些东西后上,按次序在配件上做个标记,其他人帮你们往上搬,你俩各带三四个人安装,这样就快一些,等我们搬完,你们就安装好咧,你们看行不行?”

两人点头,柳惠琴说:“这个主意好,洗完脸我俩就去。”

“那你们快去洗吧。”说完,大步走回帐篷。

江农生放下东西,就赶紧去找陈少华。

“少华,我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情,草原上的天气说冷就冷,六月份都会下雪的,前些天次仁才让给我们送的两车煤如果不增加人还可以过冬,现在不行咧,不但人增加咧,钻机冬天工作昼夜都离不开火炉,别的事情可以放一放,这个事情和粮食储存的事情必须抓紧办,要是夏天还好说,我们还能挖野菜对付几天,这要是大雪一封山,那麻烦就大咧,一点办法也莫有。所以,你今天就带上钱,骑马去一趟县城,找到次仁才让,让他帮忙找辆卡车给咱们送几车煤,另外,你让经济员回一趟大队,找供应科抓紧时间把过冬的粮食和钻机用的柴油给我们送上来。”

“我吃过饭就去办。”

“好,你赶紧去吧。”陈少华刚要走,江农生说:“唉,唉,你稍等一下,你记住,拉煤的钱一定要付给人家,我们可不能认为帮过他们就莫完莫了的。”

“嗯,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