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诱惑与谎言的游戏
34902200000013

第13章 似水花钱

金城首创生产基地建设在开发区主要领导的直接关心下,进展比较顺利,原厂房改造基本按计划实现,许多内装修和设备由于是政府出钱,故公司负责此项工作的团队有意识地提高了标准,使建设档次上了一个台阶。而韩国的设备也已经进厂安装,公司办公室从原来的滨江会所别墅也搬进了厂区综合楼。

然而,金城首创公司已经有一段时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了。主要是由于先天不足,资金来源总是跟不上进度,而武其伟、贺之锋和姚远的注册资金根本不能按规定要求拿出来,政府协调的5000万元在建设期间,购置设备、施工建设、人员工资等等处处需要花钱的情况下,很快就消耗殆尽了。

黄家正加盟公司以后,武其伟与黄锦河共同找他谈了一次,希望他迅速进入角色,建立人脉资源库,掌握运作流程,抓紧申报项目。黄家正也的确努力,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逐步进入角色,对申报各种项目的流程、方法和关键人物的公关已经熟知,了然于心。他抓住开发区将金城首创列为本区第一扶持重点企业的契机,积极联系开发区相关部门领导和具体办事人员,在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下,采取“一女多嫁”的方式,将同一个产品开发技术,分段演绎出诸多项目,申报到了国家、省和市各级科技、工信、人事组织等多个部门。

很快,一个又一个论证小组进来了,大大小小的专家、评估、审核人员登门了。看书面材料,认领军人才,听激情汇报,进厂区察看,QD产品的确前景诱人,世界领先。谁也不会对QD产品去进行深入的研究,基本上是浮于表面。来到现场论证的,都会大包小包地满载而归,关键人物则是悄悄地带走一个厚厚的信封。个别高官子女在本地上学的,重大开支均由金城首创公司安排,本人因私驾临金城,吃、住、行一切费用均由公司全包。这样,各级政府陆陆续续批复金城首创多个项目,前前后后通过开发区财政局汇给金城首创一亿多元各类扶持、奖励和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后续项目仍在申报中。

黄家正每次待政府项目资金入账以后,都会提出要给相关人员回报,提走一部分现金,或者报支大笔费用。至于这个钱是否真的给了或者全部给了为项目帮忙的人,谁也说不清楚。

年终了,金城首创公司为了表彰黄家正的功绩,出了专刊简报介绍他,还给了他一大笔奖金,甚至将他列入了只有尖端技术人才才有资格进入的“尖端人才伙伴计划”。因此,黄家正已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很快便从一个欠债户变成了一个有钱人。他的女儿要在BJ买房,黄家正眼睛不眨一下便掏出了200万!

其实,开发区领导为金城首创真的可以用呕心沥血来形容,大事小事都管,就是希望公司能早出成果,为开发区争光。为了解决金城首创资金紧缺的问题,开发区有关领导协调当地两家银行,又解决了6000万元的科技贷款。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促使金城首创的基本建设和产品研发进入快车道。而实验线和生产线相继建立以后,在丁成的直接领导下,技术团队并没有花多大的力气,便成功点亮了QD灯片。这让所有关心金城首创的人们都欢欣鼓舞。

武其伟曾经在省长视察金城首创公司汇报的时候说:“各级政府对金城首创公司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给予了众多的帮助,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寄予了莫大的期望。我们也有百倍的信心取得成功,点亮的QD灯片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我们估计能够迅速将全球领先的照明产品奉献给社会。”

而此时此刻,丁成却是最安静的。只有他心里明白,点亮QD灯片才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早在上个世纪中叶孙鸿运就已经将QD灯片点亮了,目前也只是利用已有的设备重复他所做的工作。关键的、重要的却是要让点亮的灯片达到和超过应有的指标,否则一点意义都没有。

然而,公司在狂热和沸腾中,正在以较快的速度消耗着金城首创的资金来源。从表面看,工程、设备、材料等样样都要花钱,这一块的确也支付了不少。但实际上,一个重要的方面却是公司的管理费用支出惊人。每个月公司仅工资性支出就高达300多万元,尤其是高层人员的高工资,使公司的负担过重,几个人的支出,占到公司人员总支出的近三分之一,就连物业管理费、网络费、保姆费、交通费以及丁成、黄锦河家属在中国的看病费用也要在公司报销,甚至连买卫生纸的费用也报销了。一个月一个月地累积下来,的确是不小的数字。

而大手大脚的开支,各项变通支付也时常受到员工的诟病,公司每年要开各种形式的发布会、庆祝会、联谊、联欢会,许多活动开发区的领导也只能坐在边上,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人物需要坐到中心位置。这些活动经常会请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到场,请当地明星演唱,结束了,所请的主持人和明星都得给红包,至少得给一部苹果手机,给两张购物卡。尽管后来有人出于好奇打听了一下,这些主持人和所谓的明星并不出名,充其量只能算三流水准,有的甚至已经徐娘半老了。所以,要价并不如一线明星那样高,但每次也会有个万儿八千的。这些被请来的人,有时甚至会主动向主办者提出一些额外要求。

有一次,武其伟、贺之锋和姚远带着两个客人和一个主持人外出喝酒,结束后又到夜总会唱歌,每人身边坐了两个美女陪同,究竟唱到何时何地,除了他们几个人外,谁也不知道,但一张单据递到财务室,上面竟然有17万元之多。后来,姚远觉得这张发票实在不好看,财务处理也不合适,便又取了出来,最终,这张发票又被用其他票据充抵了。

武其伟喜欢一些体育活动,尤其喜欢打高尔夫球,因此,公司经常会对一些体育活动进行赞助,如山地自行车、保龄球、高尔夫球等,每次赞助回来,都能捧回一只金灿灿的纪念杯。他的办公室里放置了各式各样的奖杯和纪念杯。由于他喜欢高尔夫球,又在高尔夫球馆结识了一些领导和企业家,为了提高知名度,他与高尔夫球馆合作,组织相关领导和重要人士进行了高尔夫球比赛。但有趣的事,由于自己在比赛中成绩不佳,比赛结束了,武其伟竟然收拾球杆自顾走人,把应邀前来的贵宾留在了现场,这使得这些人心中有了一些意见。一位企业老总对金城首创的服务人员伸出大拇指说:“金城首创,牛!”

金城首创生产线设备安装以后,需要做一些辅助的不锈钢器件,公司的生产厂长按照规定对其进行询价,经多方比较,大约需要不到两万元。方案报到贺之锋那里,他对厂长说,我来找人加工吧。结果贺之锋找来了家乡一个做不锈钢加工生意的亲戚,一报价就是12万元。生产厂长找贺之锋汇报,说这家不能做,并把询价的情况再次作了汇报,贺之锋对他说:“我已经定下来了,12万就12万,你不要管了。”生产厂长只好遵从。结果做下来,结算总价要15万元,质量还达不到要求,生产厂长坚决不签字。结果又被贺之锋叫去大骂了一通,并直接签字将钱打给了他的亲戚。这位可怜的厂长气得差点晕倒,一纸辞呈递到黄锦河手上,头也不回地走了。

金城首创成立已经三年了,生产线建立起来了,样品也出来了,发布会也开了,但是,就是看不到批量生产,销售也就无从谈起。这期间,一些员工对公司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担心,有的干脆离开。离开的人,还经常在网上议论公司,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有人整了个顺口溜编排公司:

“金城有首创

加盟即上当

开业有三年

只有门面装

花钱似流水

政府乱作忙

知识无产权

产品无声响

高管稳敛财

员工太受伤

期盼出奇迹

QD美名扬。”

(第十四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