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公司的筹备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但事情的确不少,必须一件一件地落实。
姚远专程赴SH去了一趟,目的是为了解决首期注册资金到位问题。他还真有点办法,向SH的一家民营上市公司借到了750万元。当然,他回来汇报所说的利息也是相当可观的,武其伟和贺之锋心里都在犯嘀咕,真的要那么多利息?莫不会……?但是,事已至此,也只好在凭证上共同签字。
武其伟对姚远说:“不说什么了,现在钱拿回来就好,凑足了3000万,就达到了开发区提出的初创基本要求,这样,他们的5000万委托贷款就可以顺利拿到手,到时候,我们再运作归还SH的借款。”
贺之锋对姚远说:“这个利息还是不少的,你在财务上做些变通,等公司成立后把这些利息也算在公司账上。”
尽管注册资金应该由出资人自行缴纳,从公司账上运作资金填这个坑肯定是违规的,但武其伟、贺之锋都有这个内在要求。
“嗯,问题不大。”姚远也非常赞同。
……
金城开发区在招商引资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各项服务也非常到位。管委会派出三人工作小组尽心尽力地服从、服务于创业团队,为组建成立项目公司的前期筹备提供了全方位的政府服务,并提出了许多好的合理化建议。他们对创办新公司的工作流程非常熟悉,工商、公安、税务、银行、劳动部门所需材料和公司章程等等都能提供参考模版,协调办理相关手续。
新公司的名称经过讨论,最终确定为“金城首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公章、合同章、带英文的公章以及法人代表印章、银行印鉴章等一大堆印章经由公安部门登记后到公安局指定专门的刻字社刊刻完成。
2010年11月下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银行开户证明、组织机构代码证等均已拿到,公司完成了各项登记备案工作。这也算在法律上正式成立了。
创业是艰难的,但开发区尽了最大的努力。为了保障公司的日常运转,开发区将所属江滨会所中的两栋别墅先免费借给公司使用。同时,对金城首创的研发和生产基地落实问题,开发区管委会也动了不少脑筋,最终,开发区决定从一个台湾人手中加价回购了一个空置厂区,然后再免租三年给金城首创使用。这样,办公和基地都确定下来了。
新厂区地处开发区建设路上的一个四岔路口西南角,为了体现中国唯一的意愿,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林默然亲自给公安分局的局长打电话,要求将新厂区的地址门牌号码更改为建设路1号。既然常务副主任出面,那么更改也就在自然、迅速之中。门牌号从11号更改为1号,上上下下对此都比较满意。
开发区也有小九九,原来,创业团队准备在厂区里盖一栋职工宿舍楼,以方便管理和工作,但是,开发区却不同意,认为要集中管理,从消防、治安、环境等多方面考虑,厂区均不得建设宿舍楼。开发区在附近已经盖有为数众多的员工公寓,金城首创的员工可以以低价租住,这样,开发区许多空置多年的员工公寓则可以为开发区的直属管理企业增加收入。这一做法,通常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新厂区现有的面积不算大,连绿化地加起来还不足25亩,按照公司的宏伟规划,今后扩大再生产,这块地是肯定不够用的。
为此,开发区管委会的领导主持召开了专门会议,主要领导表态,同意在金城首创做大做强后,另行安排200亩工业用地给金城首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新厂区。
下一个问题就是队伍问题了。这个问题应该好解决,这个世界,企业最缺的是高、精、尖的领军人才,最不缺少的就是处于中间层面的通用人才。现在,公司领军人才已经到位,技术也是现成的,组建和培养一支一流的团队还是大有希望的。当然,在金城首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对工艺、器件、设备和材料研发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为此,公司陆陆续续引进了一些海外高端人才,其中博士就有五人,同时,还招收了不少研究生、大学生以及一些普通工作人员。在待遇上,专门引进的人才一般月薪都在一万五千元以上,还有房贴、车贴。中层管理人员根据资历不同,月薪一般在一万至一万八千元以内。
张杰由于是专门引进的海外高端人才,还与董事长曾经是同学,与黄锦河也早已熟悉,因此,虽然担任研发中心的副总经理职务,但是年薪还是比较高的,明确为税后75万元。公司还专门为他租了一套市区的房子,配了一辆商务车给他上下班。当然,人到班后,公司可以临时使用他这辆车。
另外,还有一位从德国引进的博士后郑常辉也算是高薪,他在光电器件研发上有独到之处,所以,给他的年薪达到了税后45万元。
当然,普通工作人员收入就比较少了。新入职的操作工一般要求是大专左右的学历,但工资都在每月2000元月上下,各项提留扣下来,拿到手的也仅有1600多元。
厂区装修建设速度是非常快的。由于是开发区出钱进行装修,所以公司的技术人员对厂区的技术核心区域安装标准作了大幅度提高。原来国产的就可以了,如今都改为进口设备和部件,装修的范围也被擅自扩大了,甚至还做了不少违章建筑。开发区虽然每天都有领导来巡视,但并不懂或并不知道实际装修的安装标准,而施工单位虽然是开发区下属公司,但却并不管设计标准是什么,只要按公司现场技术人员的要求去做就行。这样,在初期装修上,公司实际上占了开发区的大便宜,而开发区有诸多监管部门,却一直蒙在鼓里。
当然,在管路等外部施工上,也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
一天,丁成与其他几位到厂区察看施工情况。他独自往管道安装工地去看看。工人们在现场给铸铁管上防锈油漆,圈一下就完事了。他觉得有意思,又觉得有些不妥,便上前问道:“这铸铁管道要上几道油漆呀?”
工人不紧不慢地对他说:“这就行了,这么厚的铁管,没有问题的。”
“铸铁管要埋在地下多少年呀?!时间长了,还是会锈通了的。”丁成有点忧虑。
“老同志,这你就不懂了吧,锈通了,再换新的呀。”
“这样啊。”丁成不吱声了。
在厂房内察看设备安装地基时,丁成又发现,原有的厂房地基做得很酥松,一点都不严实,许多地方地面一开挖就能挖出洞来,难怪这个厂房有多处裂缝。这让丁成更加担心。
离开了工地,丁成上了车,把刚才看到的事情对贺之锋说了,并对贺之锋说:“这管道问题已经是个不小的问题了,房屋地基问题更大。我很担心这是不是‘豆腐渣工程’。”
贺之锋安慰****成说:“丁博士,没有那么严重,问题不大。明天,我再跟工地上的老陈说说。”
这也就是一说,贺之锋明显是敷衍丁成。这种事他过去在乡镇和其他地方见得比较多。此后,贺之锋早把这件事忘脑后了。
过了一段时间,丁成又问武其伟:“工地上的问题解决了吗?”
武其伟反问:“什么问题?”
”施工质量问题呀。“丁成问:“你不知道?”
“不知道。”
丁成又将那天在工地上看到的事情对武其伟讲了一遍。
武其伟对丁成说:“哦。知道了。丁博士,你放心吧。贺总这方面有经验,他会做好的。我碰到他再和他说说。”
丁成认真地说:“好的。”
然而,时间久了,大家都把这事给忘记了。
(第十一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