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回到元末打江山
34854200000038

第38章 心机

驿馆中,倪文俊正在认真的阅读着奏章。虽然出使在外,但是,这天完国中的大事小情,依旧离不开倪文俊。刚在驿馆中安顿好,奏章便来了。

“这佛爷还真的是个甩手掌柜。”倪文俊随意的翻看了一些奏章,发现这里面的奏章很懂连封漆都没有打开就直接快马传过来了。不知道的以为徐寿辉绝对信任倪文俊。但是,事实上,徐寿辉不是信任倪文俊,而是徐寿辉根本不管国事。

徐寿辉本是个布商出身,祖上传下的产业,到了他手上,只能勉强糊口。但是,徐寿辉却有一个优点,显而易见的优点,长得帅。在起兵之前,徐寿辉最为人所知的名头便是,赛潘安。用今天的话来说,徐寿辉是个全民偶像。

然而,徐寿辉除了长得帅之外,便一无是处。若不是被彭莹玉看中,徐寿辉和皇帝的位置没有半点关系。

倪文俊一开始并不理解老师彭莹玉为什么非要选一个代言人,而不自立。后来,倪文俊明白,这徐寿辉的作用便是挡箭牌。时机成熟了,一脚踢开便是了。只可惜老师彭莹玉时运不济,中了元廷的诡计,死在了瑞州。那之后,倪文俊便接过了老师的位置,成为了天完国的丞相。徐寿辉则是继续过着自己甩手掌柜的快活日子。

“老师”一名仪表堂堂,年约三十的人端着饭菜走了过来说道:“时候不早了,您该用晚饭了。”

倪文俊抬头一看,是自己的学生陈友谅,便放下手中的奏章说道:“友谅啊,事情都安排好了吗?”

陈友谅放下饭菜,开始收拾着书桌上的奏折,一边收拾一边说:“嗯,随行人员都安顿好了。这城中大小官员的礼物都悉数送出去了。只剩下刘福通和盛文郁的,待明日老师亲自登门。”

“嗯,很好”倪文俊点头道。这陈友谅是自己的得意门生。虽是个渔民子弟,但幼年好学,凭借自己的努力也当上了元廷的小吏。当年起义军打到官衙的时候,陈友谅便亲手把自己的色目长官杀了献降。倪文俊见陈友谅仪表堂堂,而且行事大胆,颇有自己年轻时候的风范,便把陈友谅留在自己身边,着意栽培。

这陈友谅也争气,在倪文俊手下办事从未出过纰漏,而且,无论陈友谅的官当了多大,对待倪文俊,也始终是小心伺候,只要跟在倪文俊身边出去办事,早茶晚饭必定亲自伺候,从不间断。

陈友谅收拾好了奏章,便站到了倪文俊身边,静静的也不说话。

“友谅啊,你也还没吃吧?坐下一起吃?”倪文俊刚拿起筷子,见到陈友谅面有倦容,想必这一日的忙碌,陈友谅必定是没有吃饭的,便问道。

“学生不饿。”陈友谅笑着摇头道。

倪文俊假装生气道:“你我名为师徒,情同父子。我膝下无二,虽然也有几个学生,不过你的几个师兄都不成器,将来我的衣钵也还是也传给你的。坐下吧。”

“是,老师。”陈友谅恭敬道。

吃过饭后,倪文俊泡了一壶茶,让陈友谅陪着。

喝了一口茶,倪文俊说道:“友谅,今日之事,你怎么看?”

陈友谅想了想说道:“老师说的可是小明王在光明殿以教礼接见的事情?”

“嗯”倪文俊点了点头说道:“说说你的看法。”

陈友谅稍加思索,然后说道:“学生愚钝,只觉得这于礼不合,但似乎也说得过去。这个中似乎还有别的谋划,只是,想不到。”

“呵呵”倪文俊笑道。心想这陈友谅虽然心思缜密,不过,比起自己来,终究还是差了点。所谓老谋深算,年轻人,终究还是却些磨练。

陈友谅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心中却不以为然。其实,他对此事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他并不打算说出来。老师是个多疑的人,自己可以聪明,但是不能比他聪明。否则,别看如今老师对自己这么客气,一旦真的暴露了,不是什么好事。

“友谅啊,你还年轻,欠些火候。今日之事,八成是盛文郁的主意。”倪文俊一副教训的口吻道。

“嗯,老师教训的是。”陈友谅起身点头,一副受教的样子道。

“想必,这盛文郁也知道老夫此次的意图。想不到这杜遵道死了,原以为这刘福通不如杜遵道,却没想到,这盛文郁倒也有些手段。居然能够想出这一招。”倪文俊说道。

“学生愚钝,想不出这样做有什么用。”陈友谅问道。

“哼”倪文俊笑道:“兵法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虚虚实实,似真似幻。盛文郁这样做,便是让我们猜不透他真实的想法。同样,他是想告诉我们,刘福通虽然是一把手,但是,他盛文郁才是大宋国的脑子。重大决策,都有他所出。”

“老师的意思”陈友谅疑惑道:“这一次通商的事情,我们应该从盛文郁那里下手?只要说服盛文郁便可以省去许多麻烦?”

倪文俊捏了捏山羊胡子笑道:“盛文郁和杜遵道比,还差一点。杜遵道之所以被盛文郁阴谋杀害,不过是杜遵道不屑那些阴谋诡计而已。要论阴谋诡计,老夫自诩天下无双。”

“所以?”陈友谅继续扮演着一个合格的聆听着问道。

“盛文郁那边自然是要应付的,不过,真正要要紧的还是刘福通。而且,盛文郁这样,老夫就更有把握能够说服刘福通。”倪文俊笑道。

“老师智谋无双,普天之下自然无人是老师的对手。”陈友谅笑着赞叹道。心中却想,倪文俊啊,你的确经验丰富。不过,年纪大了也有年纪大的坏处。老了老了,便开始目空一切了。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的。不过,陈友谅并不打算说出自己的看法。反正这是倪文俊的事情,自己按照倪文俊说的办就是了。如今的天完国,还不是我做主。

倪文俊见陈友谅这么说,不禁也有些得意。对啊,杜遵道一死,这大宋国内唯一一个老成谋国的人都没有了。剩下的刘福通和盛文郁,只要费些心思,很快就会称为他手中的棋子。假以时日,天完国实力壮大了,吞并大宋国,到那时,便有了称霸的实力,自己便可以称帝了。自古以来,似乎还没有倪姓的人当过皇帝吧?看来我倪文俊便要是这倪姓皇帝第一人了。

好一对心机师徒。这一夜,毫州城内的明争暗斗再次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