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回到元末打江山
34854200000116

第116章 冷灶

赵复想出去,却被困在皇宫。还有一个人,能出去,却窝在家中。

盛文郁是个商人,他也常自诩自己为官第二,经商第一。商人,最重要的便是避祸趋利。就在所有人把注意力都放在皇宫的时候,盛文郁早就敏锐的察觉到这当中有不对劲。只是,说不上哪里不对劲。

那日出宫之后,盛文郁便托病窝在家中,闭门谢客。捉不住头绪的时候,最好不要乱动。这便是盛文郁的处事哲学。

直到两天前,盛文郁见了一个人。或者说,一个人见了盛文郁。

再次见到朱文忠的时候,盛文郁还是有些诧异。一些日子不见,盛文郁能够明显的感觉朱文忠又成熟了一些。并非样子,而是行为。

“嗯,请喝茶。”盛文郁毕竟还是个生意人,任何时候都不愿意把事情做绝。上次都元帅的事情,虽然盛文郁摆了朱元璋一道,但是也不完全是盛文郁意思。

朱文忠开门见山道:“盛大人,我这次来,是想给你一个忠告。”

“忠告?”盛文郁看了朱文忠一眼。朱文忠这段时间在亳州城中的动作,盛文郁也有所耳闻。做生意,也需要收集情报。只是,盛文郁很好奇朱文忠究竟要给自己什么忠告。短短时间之内,朱文忠能够建立多大的情报网?

“盛大人,你可知道,这刺客的目标是谁?”朱文忠说道。

“哦?”盛文郁虽然也感觉到这里面的事情有古怪,但是也说不上什么。此时见朱文忠这么问,显然是有矢放的。“贤侄,这话是什么意思。?”

朱文忠淡淡一笑。心中暗骂盛文郁果然是老狐狸,说话滴水不漏。

其实,朱文忠一开始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这刺客会如此大费周章的策划这次的刺杀行动。不合常理,显然不是为了成功而这么做。有这样的功夫,只需要悄无声息的便可以得手。

除非,另有所图。一旦想到这一层,朱文忠阔然开朗。这一切,都是为了调虎离山。那么,在亳州城中,又有谁,比小明王更加重要呢?毫无疑问,是刘福通。

这一次朱文忠比高启要更早的洞悉了这个阴谋。但是,他并没有去告诉刘福通。原因很简单,告诉刘福通,对朱文忠没有好处。

朱元璋一再教导朱文忠,做人最重要的是捉住机会,一旦看准机会,就要全力以赴。然而,这并非是绝对的。这当中,最重要的就是烧冷灶。

所谓烧冷灶,选择是很重要的。刘福通如今无疑是大宋国的掌权人物,拜到他门下,自然可以得到很多好处。只是,所有人都这么想,投到刘福通门下的自然是大多数。这样的话,想要出头,便是难事。

相反,盛文郁作为第二号人物。愿意投到他们下的人却是少数。因为盛文郁性格问题,也由于刘福通的压制,能够在盛文郁手下还得到重用的,毕竟是少数。

朱文忠却不以为然,他不喜欢盛文郁,但更不喜欢刘福通。两害相权取其轻,盛文郁是个大冷灶。

只要这一次刺客的手,大宋国必然会大乱。到时候,只要自己义父联合盛文郁,里应外合,想要稳定住局面也不是不可能的。到时候,自己义父的大业便可以再上一个台阶。这便是朱文忠的计划。

“请盛大人小心,这次刺客的目标并非是小明王。”朱文忠淡淡的说道。

朱文忠的话,证实了盛文郁的猜测。那么,目标难道是???

没等盛文郁开口,朱文忠继续说道:“是刘福通。”

“哦?”盛文郁虽然已经猜到了,但是还是有些惊讶。“贤侄,空口无凭,怕也不能让人信服吧?”

朱文忠自然也没有证据,但是朱文忠却自信自己没有猜错。“对不对,盛大人大可以留待日后验证。只是,小侄的忠告是,早作准备。”

“早作准备?”见朱文忠那副自信的模样,盛文郁也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个问题。这个早作准备,怕是指刘福通一旦遇刺身亡,自己该何去何从。

可以预见,刘福通一死,大宋必定会打乱。到时候,最可能接任刘福通的,并不是自己,而是刘福贵。然而,刘福贵不是刘福通,没有足够的威望镇住其他人。而自己,名义上的二号人物,更是如此。手中内无强军,外无强援。

如果只是停步不前,那倒没什么。但是,一旦刘福通死了,自己恐怕也很难过上安生日子。这万贯的家财,一家老小的性命,自然不在话下。

看朱文总的意思,似乎是有意要和自己联合。如今朱元璋正处于上升期,势力不容小觑。若是有了他的支援,倒也是有几分把握能够稳住朝局。只是,这一切如今还是未知数。“呵呵,贤侄,不知道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朱文忠早就料到盛文郁不会松口。不过,看他的表情,似乎也有些动心,这样就够了。如今可以肯定的是,刺客必定是要在明王诞前动手的。自己已经给义父朱元璋去信,一旦亳州有什么异动,想必也是能够第一时间赶来的。

在朱文忠看来,刘福贵不过是一介武夫,不足挂齿。至于李喜喜,一旦刘福通死了,以他的个性,怕是会自立。早就听说李喜喜和刘福贵不和。这两人若是真起来,义父自然可以渔人得利。

“盛大人公务繁忙,小侄就不打扰了。如若有什么需要小侄的地方,随时派人来通传一声,小侄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朱文忠特意加重了这“万全准备”。

盛文郁也听出了朱文忠的话里话。但是他并不着急答应,只是淡淡的说:“那,我就不送了。”

朱文忠刚出盛府,朱七便急急的上前说道:“指挥使大人,主母生了,母子平安。”

“母子平安?”朱文忠不禁又惊又喜。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说点什么。

过了许久,朱文忠说:“走吧,我们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