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雄魂——周易,我最浅显的感受
34661300000046

第46章 跌倒重起

过度地装饰自己,就会脱离实际。不中看,也不中用。最终会跌入低谷,被现实所改造。这就是不切实际的后果。一切的一切必须有坚实的基础,没有坚实的基础就会从上面掉落下来。一个上位者被一群小人包围,就是与实际状况相脱离,这是上位者非常危险的一种状况,是从上位跌落的一种前兆。他的下属是顺从上位者的,但是往往不去为上位者的健康发展考虑。有能力又有德行的人,再这样一个小人得势的大环境中,也是只能顺从,但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可以理解为顺应时势,有所不为。明哲保身,这是我们文化的宗旨,连自己都保不了,哪有用武之地?!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就是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找机会干掉敌人。就如同大山在地上,这座大山可能会被风化,慢慢变矮。再加上山下之地,空虚不固。最终大山可能会消失。大家再看看那些快要倒掉的房屋,经常是虚弱的墙壁头顶上,顶着几根木头。我看到这样的房屋,总是害怕,害怕我刚走过去,它就倒掉。我们如果是上位者,遇上这种情况,被小人们包围,我们能震慑住,则用其之长,避其之短。震慑不住的话,就要不断地抽调身边的小人,其实就是让他们自己走掉。然后是自己的基础打结实,地位巩固。

一个王朝,都是从根基开始腐烂的,最后不能支撑整个王朝,一个曾经强大的帝国,风一吹,便轰然倒塌。如果在根基开始腐败的时候,就遵循正道,顺应时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巩固根基,才能避免走向灭亡。也就是说,坚守正道,防微杜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任由腐败横行,接下来君子便收不到护佑和协作,只能是小人当道。但是不要忘记了,在众多小人中,便有那种假小人真君子,因为君子要活下去,还能什么办法?胸中有一颗红心,以待时机,弘扬正道。如果连这样的君子都不存在了,那这个王朝真的是危险了。如果上位者能够使拿自己周围的那些小人,有所畏惧。这些小人需要上位者宠信,他们才能得势,那这个上位者暂时还没有太大的危险。上位者是暂时没有太大的危险,可是百姓久久在水深火热中煎熬,天下思治。这个时候,如果是一个君子占据上位,百姓会碳冠而庆,兴许还能扶大厦于将倾,实现中兴。如果是小人占居上位,则会家破人亡,王朝更迭。

一代枭雄李克用,十几岁独自领导发动军事政变,夺得云中军事指挥权。最后几十年征战,成为实力最大的军阀,皇帝迫于压力,封其为被晋王。但是后来慢慢衰弱下来,大概在他六十岁的时候,野外扎营,回想自己征战一生,年老之时,大业仍然未成,不由得伤感袭来,英雄垂泪。但是他看见自己儿子李存勖以后,顿时松了一口气,喜悦之情不由得泛上心头。因为他的儿子很小的时候,就与众不同,英气逼人。有一次,李克用让李存勖觐见皇帝,李存勖好像当时是十一岁,皇帝见到李存勖后说,这个孩子可比他父亲厉害多了。原话是“可亚其父”,后来一说“李亚子”,就是指的是李存勖。还有更精彩的事情,后梁开国皇帝朱温终结了唐朝,其是李克用凶悍的对手。有一次朱温亲自指挥大军攻打潞州,当听说晋王李克用病死的时候,很高兴地班师回朝,只留下一部分军队攻打潞州,但是很快他就听说,自己的军队大败,因为二十几岁的李存勖率领军队很轻松击溃后梁军队。奸雄朱温听说后,肝胆震颤地说,生个儿子就应该像李亚子,看看我的儿子们,就像猪狗一样,李氏不灭呀!朱温以后每每听到李存勖的名字,都会惊惧一番。最后就如朱温所料,李存勖灭了后梁。

东山再起,关键是核心的力量是否够格,核心的力量够格,那么从低下发展,就会踏踏实实,不会发展起来就摇摇欲坠。李存勖后来招来杀身之祸,也是后来的腐化堕落造成的,但是在称帝之前,征战沙场之时,英雄之姿,风卷残云,那是实打实的过硬。一个家庭,衰败透顶,如果后辈出现一个阳刚的人,这个家庭会慢慢兴旺。因为这个阳刚的人就会把家庭兴旺的事情做得踏实,踏实一个阶段,就会升高一个阶段。在这个后起之秀的努力下,事情会往顺利的方向发展。自己在家会家庭和睦,后方安定。外出谋事业,事业也会越来越好。因为自己的气场和魅力,来的朋友也不会动什么坏心眼儿,或是不敢动什么坏心眼儿,他们不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反而来者会有助于自己的事业。兴旺和衰败是有规律的,逢七必变。当自己阳刚奋发的时候,往往好事情便找来了,思路也活络起来了,一切想自己好的方向发展起来。不敢干什么,总是会有利的对自己。雄心振奋,悄然化顺。兴旺和衰败的规律,就能看出天地化育万物的意志。天地给你提供必要的条件,成与败就看你的造化。成者,就会形成一种状态,好事来找。败者,积累成一种状态,坏事专门来找,压下来的大山,一座接着一座,直到压的自己毫无希望。成者,就算大山压下来,也压不住自己,反而自己得到了一座座金山。在古代,到了冬至的时候,皇帝就不去巡视天下了,商人旅客也停止了活动,以修养天下,使其生机恢复。平时在陆地上打猎咋都行,但是在动物的发情期和生育期是不去打猎的。下水撒网捕鱼,网眼提前做的大些,只捕大鱼,让小鱼能够逃脱。这样一种状态,才是生存之道。

自己去远方,但是迷路了,及早原路返回,就不会有大麻烦。自己走上邪路,越早恢复正道,对自己越有利。万事开头难,头要开好,就算开不好,也要补救过失,化解危机,使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对于定下来开始做的事情,要慎重,既走大正道,也走小邪道,小邪道是服务于大正道的。谋划要有广度,也要有深度。行动要有力度,也要有韧度。才能大吉大利。就算以前做人做事不恰当,时过境迁,突然有一天悟道自己的过失,也要及时休复改正。“休复”是回归美、善、喜、庆。并不是修复。美、善、喜、庆,其实就是善。善,就是恰当、合适、适宜。以前某方面积恶,后来“休复”,最终也会吉祥的。如果自己总是在做人做事上不恰当,自己也羞愧,但是能力有限,总是做不好,可能慢慢自己脸皮就厚了,不然只能痛苦。脸皮厚,也有脸皮厚的好处,用在正道上,不管是什么都是对的。关键的问题是,不能因为脸皮厚而不要脸。人一旦不要脸了,那是非常舒服的,但是随之而来的积恶,会不断折磨以后的人生,消耗自己的福气。我们努力奋斗,就是为了有个美好的人生,人生既顺且安,和这个规则背道而驰,一个人哪还有希望?失去希望,便失去一切。自己做人做事总是不恰当,不是自己不知道羞耻,而是能力有限。要能休复一点就休复一点,反反复复,自己的德行和能力就会不知不觉地提升。自己的人生不知不觉幸福。

虽然自己生存在小人之中,阴暗恶劣司空见惯,但是不受小人的干扰,能够以贤者为榜样,时时休复自己。休复其实最好要行中庸之道,关于中庸知道,以前说过,在这里就不说了。如迷途不知返,灾祸就会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