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你最喜爱的寓言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3463500000020

第20章 感受爱与幸福(3)

没走多远,又一声奇怪的尖叫钻进了它的耳朵,这是一只嗓门洪亮的雄鸡在附近呜叫,狮子禁不住浑身颤抖起来,赶紧又钻进路边的茅草丛中。仿佛是故意在嘲笑它的胆小,雄鸡扬起它那大红的冠子,叫得越发起劲了,一边叫还一边在原地转着圈子。

狮子透过茅草丛的空隙,看见了微微抖动的火红色的鸡冠,又听见了那听过的令人惊心动魄的叫声。此时,狮王尊严也不要了,口渴也不管了,它没命地朝森林深处逃去。

寓言中的狮王在它的臣民面前,恣意耀武扬威,显得不可一世,而实际上,它只是一个既无知又胆小的笨蛋。

这则寓言想告诉我们,有些人并不一定有什么真本事,同时,也告诉我们对陌生的事物不要畏惧,要有信心去克服各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现实中也的确有这样的人,他们凭借各种关系,爬上了高位,得到了厚禄。平时在属下面前耀武扬威,不可一世;但一遇到大事或陌生的事就不知所措,六神无主。

狼这是一只年轻力壮的狼,在它的身上集合了狼的各种特点:既有狼的多疑,也有狼的谨慎,更不缺少狼的贪婪。夜深人静的时候,它从藏身的树林里走了出来。

狼已经嗅到了羊群诱人的气味了,不禁加快了脚步。为了不把牧羊犬吵醒,它蹑手蹑脚地来到了畜栏边。一群肥肥胖胖的老绵羊,正挤在羊圈里。

令它垂涎欲滴的美味近在咫尺,狼甚至已经闻见了羊肉的香味了。饥饿的感觉和啃羊肉的欲望弄得它昏昏沉沉。谁知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它的一只脚踩空了,碰响了一块石头。

听觉灵敏的牧羊犬被惊醒了,它们立即发出了警告的叫声,从四面八方向狼追了过来。

狼只得仓皇逃窜,它的诡计失败了。为了处罚自己的失策,狼举起了那只做了错事的脚,把自己咬得鲜血淋漓。

作者目的是要告诉我们,贪婪者哪怕有天大的本事,哪怕他狡猾无比,总有一天是会一脚踩空,翻船落水的。也从侧面说明,要敢于承担责任,自酿的苦果还需自己品尝。

社会上那些作奸犯科的人,至少是一些颇有才能、老奸巨猾的家伙。他们犯起案来,总要经过精心的策划,力图做到天衣无缝。但到头来,都逃不了法律的制裁。吵架鸡在窝里咕咕地叫着,看家狗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它们,羡慕地说:“瞧这一家子多亲热啊,谁见了都会羡慕。看来,公鸡之间都能和睦相处,只有我和猫是冤家对头。”

猫蹲在栅栏顶上,对于狗的挑衅,它从来都是针锋相对的。猫讥讽地说:

“伙计,你知道的事情太少了。你最好仔细听听,此刻鸡窝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时,鸡窝里传来了“咯、咯、咯”的争吵声。叫声未停,就见一只羽毛蓬乱的老公鸡就像被火烫伤了似的跳进院子里,两只脚一瘸一拐地走了,地上还留下了斑斑血迹。此时,鸡窝里响起了“喔、喔、喔”的报捷声。

“又是两只公鸡打架了。”无所不知的猫说道,“早些时候,鸡窝里的公鸡还小,那时它们还太平无事;谁知它刚长大,就成了挑衅闹事的能手。从此以后,原本平静的鸡窝就不得安宁了。”

猫的话很有道理,公鸡和公鸡不能和睦相处,这是由它们的本性决定的。

这则寓言就是说有些人的好斗本性是无法改变的,其意和我们常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差不多;同时也告诫人们和睦相处是最重要的,别因一时之愤而破坏原来友好的环境,那样,于人于己都不利。

但我们似乎可以更进一步来理解,矛盾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大至一个国家,一个公司,小至一个小组,一个家庭,随时都会有矛盾存在。人们常说,“牙齿也有咬到舌头的时候”,问题是在矛盾出现之后,你如何正确去对待它,处理它,使它往好的方向发展。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之中发展进步的。

所以,当我们在学习或工作中遇到困难,碰到矛盾的时候,千万不能因此而苦恼不堪,甚至灰心丧气,而应当乐观地面对,认真研究解决矛盾的办法,并不懈地努力,促进矛盾向好的方面转化。

天鹅有一只天鹅在湖边,只见湖水清澈见底,明净如镜。它伸着柔韧的长脖子,端详着自己映现在水波上的倒影。

看见水中自己那苍老的容颜,天鹅明白了,为什么近来它容易感到疲倦,因为它老了,它的大限到了,它和生命告别的时刻终于来临了。

但它的羽毛依然还是那么的洁白整齐,一如既往。这些年,它在生活中经历了许多的不幸,饱尝了隆冬的严寒,也领略了酷暑的炎热。不管怎么说,它终于挺过来了,它没有玷污自己这身洁白高贵的羽毛。

此时此刻,天鹅准备平静而豪迈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它弯着优雅的脖颈,姿态潇洒地向湖边的老柳树下游去。它喜欢这里的碧波垂柳,每年夏天,它总要在这里度过很多日子。

夜暮收尽了晚霞,余晖把湖水染成绛红。这是一天里最宁静的时刻,静得只剩下一片迷蒙的夜色。

突然,湖边传来了天鹅的歌声。它唱得热切而惆怅,歌声里流淌着对天空、湖水、土地和森林无限的眷恋之情。

天鹅的歌声在夜雾中传得很远很远,它的歌声打动了大地上的一切生灵。鱼和鸟都听懂了它的歌声的含意,它们说:

“听啊,天鹅在唱,这是它用生命展现的最后歌声。”天鹅忧郁而温柔的歌声在湖边轻轻回荡着,最后,和夕阳的余晖一起消失了。

生命是可贵的,生活是美好的,但遗憾的是人生实在太短暂了,当你经过长期的奋斗,终于事业有成,正可以好好地享受一下人生的时候,死神已经悄悄向你逼近了。虽然如此,我们更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让生命过得有意义。

前苏联卫国英雄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庸庸碌碌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自豪地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自由和幸福而斗争!‘”

寓言中的天鹅在它年迈力衰,大限将至时,却表现得十分泰然。它回想往事,觉得这些年来,它在生活中饱尝辛苦,但无论如何,它始终挺过来了,于是它无怨无悔,引吭高歌,平静而豪迈地迎接死神的降临。

长生鸟

在一望无际的荒原上空,飞来了一只长生鸟。星空下,它远远地望见了一堆通红的篝火。长生鸟知道,这里就是它的归宿,也是它的再生之地,它必须勇敢地接受命运对它的严峻安排。

长生鸟的体型比鹰还大,论其羽毛的华美,又是鹰所无法相比的。

它在夜空中展翅飞翔,它的盘旋显得既矜持而又庄重,仿佛在与这肃穆的长空依依告别。突然,它舞动双翅,挨近了熊熊的烈火,分明已经感觉到利刃似的火舌正舔着它的翅翼,舔着它的脚爪,它强忍着锥心似的疼痛,奋力扑进了火焰的怀抱。

篝火冒出一股浓烟,紧接着,火势渐渐地减弱了。不过一会儿工夫,柴堆余灰底下,又蹿出了一股火苗,它在夜风里顽强地扭动着。终于,它仿佛像生出了一对翅膀,腾身飞向浩瀚的星空。

长生鸟在烈火的灰烬中再生了,它在天空中至少要再活上五百年。

这则寓言与中国的“风凰涅盘”近似,它歌颂了壮烈的死亡,告诉人们,正常的死亡是人生的超脱和升华。而要自己的事业得到升华,也同样必须经历残酷的境况。

“凤凰涅盘”说的是一只凤凰勇敢地冲进烈火之中,在烈火中得到永生。其内容和意思几乎和此文一模一样,只不过表达的方式不同。

“涅盘”原是佛教的用语,梵文的音译,意译是“灭度”、“入灭”、“圆寂”,是佛所说的最高境界。佛经里说,信仰佛教的人,经过长期的修道,就能“寂灭”一切烦恼,“圆满”一切清净功德,进入自由无碍的最高境界。用凡人的通俗话来说,就是死亡是一种超脱和升华,人死了就脱离了一切烦恼,进入了一种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境界。

会发光的鸟在亚洲一个偏僻荒凉、人迹罕至的山林中,住着一只奇异的鸟。它个头不大,叫声甜润悦耳,身上的羽毛熠熠生辉,如同阳光般闪闪发亮。它飞起来轻捷矫健,可以和山鹰媲美。更令人惊讶的是它没有影子,无论是伫立在山岩上,还是飞翔在长空中,都不会在地上投现出身影。

这只可爱的小鸟,从来不会在大地上消失,哪怕是死了,它的躯体也永不腐烂,身上的羽毛一如生前那样绚丽迷人。

要是有人胆敢伤害它,哪怕只是窃走它的一根羽毛,这个自私的鲁莽汉很快就会遭到报应,他会双目失明,偷来的那根闪闪发光的羽毛,也会立即失去光彩。

这种稀罕的鸟儿名叫柳麦尔帕,意思是“发光的鸟”,谁也不能贬低它和占有它,它的美是永恒的。

这则寓言中的那种会发光的鸟,指的就是真理。

真理是闪闪发光的,无论在哪里,它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谁要是冒犯了它,必定倒霉。

这则寓言意在教育人们,要相信真理,拥护真理,执行真理。任何人胆敢违背真理,冒犯真理,昧着良心,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最终都会受到真理的惩罚,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自由最珍贵在科尔托尼村,有一个青年牧民,名叫马尔丁诺。他老是身穿一件打补丁的厚呢短大衣,脚穿一双破鞋,头戴一顶旧草帽,肩膀上扛着一个粗布袋。尽管马尔丁诺穿着很寒酸,但他长得很漂亮,像蔚蓝天空中的太阳。有人说他比太阳还要美,这倒并不夸张。因为看太阳看久了,眼睛会酸痛;可是看马尔丁诺,却百看不厌,而且马尔丁诺的牧笛吹得比谁都好,他的歌声也比谁都嘹亮动听。

马尔丁诺有时在这个村子里做活,有时在那个村子里放牧,所以认识他的人很多。姑娘们都对他报以微笑,小伙子们则嫉妒他,老人们总是眯着眼睛夸他长得英俊。

久而久之,马尔丁诺变得骄傲起来。他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

有一次,他来到一个森林里,觉得累了,就坐在林中草地的一块大石头上休息。他从衣袋里拿出了笛子,吹起了一首动人的曲子。

这笛声一直传到森林深处。森林仙女听到了这首曲子,感到十分高兴,她想看一看,是谁吹得那么好。她从大立菊飞到三叶草,从三叶草飞到风铃草,再从风铃草飞到石竹草,仙女像蝴蝶那样地飞啊飞,一直飞到林中的草地上。

“啊,你多幸福啊!”仙女望着马尔丁诺叫道,“听到你笛声的人都迷恋你,看到你的人都羡慕你!”

“你说什么?我可算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正是因为那些讨厌的人们争相看我,我只得不停地从一个村子跑到另一个村子,活像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当然,我也的确值得人们跑来看我一眼,要是我是一尊雕像就好了,那时我就幸福了!”

好心的仙女听了马尔丁诺的一席话,沉思了一下,然后同情地说:

“好吧!我可以使你得到幸福!这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

说着,仙女用魔棒点了一下马尔丁诺。就在这一瞬间,马尔丁诺就如愿以偿,变成了一尊非常美丽的金雕像,他的草帽,还有他那打过补丁的上衣,连同他手中所拿的那把赤杨木笛子,转眼间全都变成纯金的了。甚至连他所坐的那块大石头,也都变成了闪闪发光的金子。

仙女望着这尊金光闪闪的雕像,满意地拍了拍手,高高兴兴地走开了。而金雕像马尔丁诺,却孤单寂寞地坐在森林草地的那块金石头上。

马尔丁诺的愿望实现了。慕名而来的人们从远近村子里赶来欣赏他。一到晚上,人们燃起火堆,草地上聚集着男女青年们,他们弹着手风琴唱歌,手拉着手跳起舞来。

只有马尔丁诺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块金石头上,他是多么想跟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啊!他还真想把笛子举到唇边,吹一首动听的曲子,但他的手却不听使唤。他想唱,但是金喉咙发不出一点声音来。他想找个漂亮的姑娘跳舞,但金腿离不开金石头。马尔丁诺悲伤极了,他想哭,但是金做的眼睛流不出一滴眼泪。

就这样过了一天又一天,整整过了三年,森林仙女又从花丛、草丛中飞了出来,飞到了林中的草地上,飞到马尔丁诺金雕像的身边。

“幸福的牧人还坐着,他得到了想要的一切。”仙女说,“英俊的小伙子,请你告诉我,你现在幸福吗?”

金雕像不说话。

“啊!”仙女自责地说,“我忘了你不能回答!请你不要生气,我马上再把你变成活人!”

仙女又用她随身带着的魔棒轻轻地点了一下金雕像,马尔丁诺立即从石头上跳起来,拿着赤杨木笛子和粗布袋子,头也不回飞快地跑了。

“站住!站住!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仙女着急地叫道,但是她只见马尔丁诺越跑越快,好像怕被人追上似的。他一边跑一边喊:“我现在知道了,自由才是最可贵的!再见啦!好心的仙女……”

寓言中那位青年,不仅长得漂亮,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好嗓子,而且牧笛吹得比谁都动听,但小伙子却骄傲起来了,他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不愿再和那些凡夫俗子们在一起。

森林仙女慕名来看他,他对仙女诉苦,希望能变成一尊雕像就幸福了,好心的仙女满足了青年的要求,即刻让他变成了一尊金雕像。小伙子变成了雕像之后,完全失去了自由,这时,他才体会到自由的可贵。

小伙子的经历,充分说明了自由的可贵。难怪世界上有那么多人要为自由而斗争,哪怕是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同时也告诫我们要珍惜生活,不要失去了才知可贵,为人更要和善,和睦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

鸟儿的天性从前,在一个花园里有两个鸟巢,一个在柏树上,另一个在橄榄树上。

有一天,住在柏树上的鸟儿起了贪念,从橄榄树上的鸟巢里偷取了一颗蛋,摆进它自己孵的巢里。

过了一段日子,两个巢的鸟蛋都孵化了,两只鸟儿都成了鸟妈妈。它们的孩子一天天地长大,羽毛逐渐丰满,最后,雏鸟初飞的大日子来临了。雏鸟从橄榄树上飞起,一只接着一只,冲上云霄,拍翼振翅飞了一周,又快活地回到了它们的巢里。

柏树巢里的雏鸟也一只接一只地飞了出去,它们在园中试飞了一圈,然后高高兴兴地飞回自己的鸟巢。但它们当中有一只却不再飞回柏树,而是飞进橄榄树上的巢中去。

它就是那只被偷走的蛋孵出的鸟儿,本能地回到它真正母亲的怀抱。

鸟儿的天性是很难改变的,故事中的那只小鸟,即使在它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孕育着它的鸟蛋就被另一种鸟类偷去,但当它出生并学会飞翔之后,还是本能地飞回到自己母亲的怀中。

这则寓言要说的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教育意义:

其一,它告诫人们要严格自律,对他人的财产不要有非分之想。否则就会像故事中的鸟儿那样,把偷来的蛋辛辛苦苦地孵化出来,又把孵化出来的小鸟养育大了,结果却是偷“鸟”不着反蚀一把米,竹篮打水一场空,眼睁睁地看着偷来的小鸟飞回到自己真正父母的怀中。

其二,它揭示了万事万物自有本性的道理。而这也正是区分万物之根本。作为人的本性就是“善”,善待别人,才能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