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破译神奇地理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3463200000002

第2章 神奇的地球(2)

东非大裂谷北抵西亚,从靠近伊斯肯德伦港的南土耳其开始往南,一直延伸到非洲东南贝拉港附近的莫桑比克海岸。裂谷跨越50多个纬度,总长超过6500千米,人们称它是“大地上最大的伤疤”。裂谷底部有些地方深不见底,积水形成40多个与众不同的条带状或串珠状湖泊群。其中就有全球最深的湖泊——东非坦噶尼喀湖,水深超过1400米。而在未被湖水占据的裂谷带,表现为一条巨大而狭长的凹槽沟谷,两边都是陡峻的悬崖峭壁,相对高差达数百米至千米以上。同时裂谷带也是大陆上最活跃的火山带和地震带,人们总是在东非大裂谷不断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实。例如在裂谷带的基伍湖下层,发现了无机成因的甲烷气,储量高达500多亿立方米。大多数人认为这些甲烷来自地球深部,溢出地壳溶解于水体中聚集成天然气藏。尽管它的形成机制还不清楚,但对于有机成因论无疑是有力的挑战。再如,众所周知碳酸盐是沉积岩,与岩浆岩毫无关系,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东非高原的裂谷带找到好几个碳酸岩火山,竟自地下深处喷涌出类似碳酸盐岩性质的岩浆来,冷却后凝固成方解石碳酸岩或白云石碳酸岩。碳酸岩的成因至今众说纷纭。东非大裂谷也是已知的古人类的最早发源地。英国人类学家李基夫妇在********奥杜韦峡谷,于1959年发掘到175万年前的东非人头盖骨,打破了人类历史不超过100万年的传统观点。以后,人们又在********、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境内的裂谷带中,接二连三找到更多更古的古人类骨骼或足迹的化石,报道年代有早至250万年前,300万年前甚至500万年前的。关于东非人绝对年代的测定,目前还有争论。东非人的来龙去脉,以及他们为什么选择在裂谷带生活,更是人类学家潜心探索、孜孜求解的课题。最扣人心弦的谜莫过于大裂谷的未来命运。英国地理学家约翰·乔治在1893年经过考察发现,在巴林戈湖畔一块半露地面的巨大的孤立石块,其岩层的纹理与两旁高出约1500米的峭壁上的岩层完全相应。因此他设想:东非裂谷不是像美国的大峡谷那样由河流冲刷而成,而是因为地壳一沉,形成了一个夹在两边的峭壁之间的沟谷凸地,地貌上称为“地堑”。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说的创立者或拥护者竞相把东非大裂谷作为支持他们理论的有力证据。有人在研究肯尼亚裂谷带时注意到,两侧断层和火山岩年龄,随着离开裂谷轴部的距离而不断增大,从而认为这里是一条大陆扩张的中心。

根据60年代美国“双子星”号宇宙飞船测量,裂谷北段的红海扩张速度达每年2厘米;在非洲大陆上,裂谷每年加宽几毫米至几十毫米,但有时也会加速进行。1978年11月6日,地处吉布提的阿浩尔三角区地表突然破裂,阿尔杜科巴火山在几分钟内平地突起,把非洲大陆同阿拉伯半岛又分隔开1.2米。科学家们认为,红海和亚丁湾就是这种扩张运动的产物。他们还预言,如果照这种速度继续下去,再过2亿年光景,东非大裂谷就会被彻底撕裂开,“分娩”出一条新的大洋,就像当年的大西洋一样。但是,反对板块理论的人却认为大陆和大洋的相对位置无论过去和将来都不会有重大改变,地壳活动主要是作上下的垂直运动,裂谷不过是目前的沉降区而已。在它接受了巨厚的沉积之后,将来可能转向上升运动,隆起成高山而不是大洋。东非大裂谷究竟会怎样,看来人类也只有拭目以待了。

东非大裂谷虽然气势不凡,可与海底深处的大裂谷比起来,又不免相形见绌了。海底的裂谷一般顺大洋中央的海底山脉脊顶延伸,像鬼斧神凿把庞大的海底山脉当顶劈开,劈出了一道一二千米深的大裂口。1972年科学家乘坐特制的深水潜艇,对其进行了考察,发现这里不但有五光十色的鱼虾,也有美丽的海绵和珊瑚。而对这许多色彩斑斓的海底生物,学者们很吃惊,因为在几千米深的海水里,通常生物是相当稀少的,这里却得天独厚,另有一番天地。这些奇特的生命在深渊里已经生活了多少个世代?为什么会在这里如此繁盛?是否海底裂谷从地底输出了更多的地球内热和营养物质。还是别有原因?这都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课题。

太平洋是月亮抛出的结果吗

太平洋,当代地球上最大的构造单元。而在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说中的古太平洋,则更是前所未有的巨大。与后来的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相比,它有着许多特有的、与众不同的演化史,如环太平洋的地震火山带,广泛发育的岛弧——海沟系,大洋两岸地质构造历史的显著差异……这就使许多人相信太平洋可能有着它自己与众不同的成因。如果像海底扩张论所讲的那样,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都是由于海底扩张的原因由古大平洋孕育而成,那么,做为母亲海的古太平洋成因又该如何解释呢?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提出过许多关于太平洋成因的假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世纪中叶,乔治·达尔文(1879)提出的“月球分出说”。

达尔文认为:地球的早期处在半熔融状态,其自转速度比现在快得多;同时在太阳引力作用下会发生潮汐。如果潮汐的振动周期与地球的固有振动周期相同,便会发生共振现象,使振幅越来越大,最终有可能引起局部破裂,使部分物体飞离地球,成为月球,而留下的凹坑遂发展成为太平洋。

由于月球的密度(3.341克/厘米3(3右上角))与地球浅部物质的密度(包括地幔顶部橄榄岩层在内的岩石圈的平均密度为3.2~3.3克/厘米3(3右上角))近似,而且人们也确实观测到,地球的自转速度有愈早愈快的现象,这就使乔治·达尔文的“分出说”获得了许多人的支持。

然而,一些研究者却指出,要使地球上物体飞出去,地球的自转速度应快于24/17小时,亦即一昼夜的时间不得大于1小时25分。难道地球早期有过如此快的旋转速度吗?这显然很难令人相信。再者,如果月球确是从地球飞出去的,那么月球的运行轨道应在地球的赤道面上,事实却不是如此。还有,月球岩石大多具有古老得多的年龄值(40~45.5亿年),而地球上已找到的最古老岩石仅38亿年,这显然也与飞出说相矛盾。终于,人们摒弃了这种观点。

20世纪世纪50~60年代以来,由于天体地质研究的进展,人们发现,地球的近邻——月球、火星、金星、水星等均广泛发育有陨石撞击坑,有的规模相当巨大。这不能不使人们想到,地球也有可能遭受到同样的撞击作用。1955年,法国人狄摩契尔最先提出,太平洋可能是由前阿尔卑斯的流星撞击而成的。他还认为这颗流星可能原是地球的卫星,直径几乎为月球的两倍。此后,还有一些人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可惜多属臆测,没能提出足够的证据。

近年,我国学者在研究了月球等类地天体的地质特征后,对比月球上凹陷的月海,进一步论证了太平洋系撞击形成的可能性。

月海,是月球早期小天体猛烈轰击形成的近于圆形的洼地,其底部有稍后喷溢的暗色熔岩物质——月海玄武岩所充填。这一点已为现代科学的考察所证实。月球上最大的月海——风暴洋面积达500万平方千米。中国学者认为太平洋与月海具有八方面的共同特征。

月海在月球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集中在月球正面的北半球,太平洋也偏隅于地球一方,这反映了早期撞击作用的随机性。

月海具有圆形的外廓,并比月陆平均低2~3千米;太平洋也大致呈圆形,比大陆平均低3~4千米。

地球的大陆由年代较老、密度较小的硅铝质岩石构成,而海洋则由年代较轻、密度较大的玄武质岩石组成;月球也是这样,月海也由年龄较小的玄武岩组成。

地球上的大陆地壳厚度较大,介于30~50千米,洋壳较薄,一般为5~15千米;月球也有类似情况,月陆壳一般厚40~60千米,月海壳则一般小于20千米。

重力测量证明,月海具有明显的正异常:太平洋的情况比较复杂,但比周围大陆也具有较高的重力值。

月海周围有山链环绕,而太平洋周围也有山链。

在太平洋底发现有边缘和中央海岭,而在一些较大的月海中也同样可见有堤形的隆起,分布于月海中央和边缘。

太平洋东部具有以岛弧、边缘海组成的,从洋壳过渡为陆壳的过渡区,在一些月海边缘也可见有所谓“类月海”的过渡区。

这种比较说明,太平洋是在地球早期形成的巨大撞击盆地。一部分学者认为:

地球上的海洋形成于早期的地球大致上达到了现在的质量时。这时,地球具有强大的引力吸引周围的固体物质,致使周围的一些固态物质以极高的速度(11.2米/秒)撞向地球。如此剧烈的碰撞必然会产生极高的温度。这种温度估计可达100000℃,因而足以使碰撞物体本身和地球表面碰撞区的物质完全气化。碰撞以后,地球表面由此而形成的热点很快会冷却下来,留下一个坑陷区。过一段时间,接踵而来的碰撞又会造成另一些热点和坑陷。这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成了后来的古太平洋洋盆。

然而,这仍然只是一个推论。因为在漫长的地史时期中,太平洋盆地已经历了多次的改造,原来的古洋盆面目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要真正弄清太平洋来源,还要有大量的验证工作要做。

世界第一大洋会关闭吗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占全球总面积的32%,全球海洋总面积的46%,它比世界全部陆地的面积还要大。包括边缘海和海湾在内,太平洋的面积约1.7970亿平方千米,容积为7.237亿立方千米,平均深度为4028米。按顺时针方向,太平洋与南极洲、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群岛、马来半岛、中国、西伯利亚、北美洲和南美洲接界。

太平洋西南界的划分问题尚有争议。大多数学者认为,太平洋的西南界线,应从马六甲海峡开始,沿着新加坡的子午线向东,经过苏门答腊、爪哇、罗地岛、帝汉岛,与澳大利亚会合。这样就把帝汶海、阿拉弗拉海和卡奔塔里湾也算人太平洋内。有一些学者则不同意这种划法,他们认为,应该把这些水域的一部分或全部,划归印度洋。对沿澳大利亚东海岸到巴士海峡的边界线,也有两种划法。有些权威学者把界线放在巴士海峡的西面,另一种意见则主张把界线放在海峡的东面。

太平洋西部边界位于塔斯马尼亚岛的下方,东经147°线上。东部边界与西部边界相似,一般认为,在合恩角和南极半岛(西经68.4°)之间的最短距离线上。但有些人主张把界线划在斯科舍岛周围,按照这种划法,斯科舍海应包括在太平洋内,而不是大西洋内。

虽然有些人喜欢用横跨白令海峡西北端的东西线为界,但太平洋北部边界通常在白令海峡北极圈的纬度上。南面的边界是南极洲,除非把南大洋也划出是一个独立的大洋。如果是这种情况,边界线在南纬550上,另一种人的意见是在南纬60°上。

仍在不断缩小的太平洋

太平洋是最古老的海洋,5亿年前,地球就是由以太平洋为中心的一片古海洋和以非洲、南美、澳大利亚、印度洋和南大西洋合成的一块古大陆组成的。今天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当时全是汪洋。此后,太平洋逐渐收缩,伴随的是大西洋的不断扩张。自三叠纪(距今2.3~1.9亿年)以来,大西洋白手起家,从无到有,不断扩大其领域;而太平洋却节节“败退”,地盘越来越小。不久前,大地测量专家们测量到,北美洲板块和欧亚板块正以每年约1.9厘米的速度相背漂移。也就是说,大西洋仍在逐年变宽,而大西洋隔壁的太平洋仍在逐年变窄。由于澳大利亚向北移动,印度洋海盆也在扩大。不加夸张地说,由于这些大陆板块的蚕食,太平洋海盆也在扩大。不加夸张地说,由于这些大陆板块的蚕食,太平洋海盆正以每年9厘米的速度消失。正是由于周围压力的结果,太平洋海盆的边缘地带成为著名的“太平洋火环”,有比世界其他地区更多的火山和地震。海盆底还有大约1000座海山,比其他所有大洋海山的总和还多。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早期的探险者们,如达尔文和费希尔等都会产生这样一个想法:月球是从太平洋海盆中分裂出去的,从而给地球表面留下一个巨大的凹地——太平洋。

太平洋真的会关闭吗

前些年,地质学家们普遍有一种看法,由于大西洋的面积不断增大,太平洋将来很可能会被迫关闭,当然,这种事态应该发生在1~2亿年之后。届时,美洲西岸会与亚洲东岸相对接,而后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板块中间抬升起一条比喜马拉雅更加雄伟的山脉。不用说,那时的中国将会失去海洋,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内陆国家。

这事说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不过,从地质历史发展过程看,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想当初,显赫一时的古地中海(特提斯海),不也是由于印度、阿拉伯、非洲与欧亚大陆的汇合而关闭大吉,并在板块的碰撞下升起了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诸山脉吗?如果大西洋扩张的势头不减的话,大约1~2亿年后,太平洋恐怕真的要从地球上消失了。

大西洋真能把太平洋挤掉吗?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位地质学家利用电脑,对地球上各片大陆将来的漂移情况,进行了模拟推算。结果发现,太平洋目前的收缩只是暂时现象,将来会对大西洋进行全面“反攻”。电脑显示,在1.5亿年之后,大西洋将会被太平洋挤成“小西洋”,甚至有可能从地球上消失。

地质学家们还发现,在今天的大西洋诞生之前,地球上曾有过一个古大西洋。推算它存在的时间约在5亿年前的早古生代。当时这个古大西洋的宽度达数千千米。可是,到2.7亿年前的二叠纪时,这个古大西洋从地球上消失了。

太平洋是世界第一大洋,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它们似乎在为夺取或保住“世界第一”的桂冠而顽强较量,至于究竟谁斗得过谁,目前仍是众说纷纭的一个谜团。

北冰洋为何正好装下南极洲

如果说,太平洋是由月亮抛出说已经被抛弃,而一种类似的地质现象却直到现在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北冰洋为何正好装下南极洲。

众所周知,北冰洋与南极大陆分别位于地球的两端,一个是海洋,一个是大陆。看上去它们是毫不相干的。但当我们对它们进行仔细对比以后,将会发现它们之间竟然有着非常微妙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