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3462800000015

第15章 腹满寒疝宿食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心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病者痿黄,燥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

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一云痛。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

注曰:此言腹满寒疝,皆由寒中于内,然腹满间有实者,寒疝则概属于寒,而于发有不同也。谓腹满本脾胃家病,脉莫切于趺阳,趺阳脉微弦,微者阳虚,弦者客寒,虚而受寒,腹者脾主之,焉得不满?《内经》曰藏寒生满疾。设不满,是脾胃素有热邪,即避实而袭虚,故寒束其热,而便反难。邪袭两胁而结于其下,乃两胁胠痛,微弦脉见于下之趺阳,而痛发于胁胠,自比风从上受者异,故曰“此虚寒从下上也”。内寒不可表散,得温即去,故曰当温药。若竟腹满,虚则无形之寒,不痛;实则有形之邪,而痛,故可下。因胃热而舌黄,下其热则黄随热去,见非下不可也。腹满有增减,则非藏真粘着之病,所以得阳即减,得阴加满,故曰此为寒,当温药。若下虚寒应腹痛,而肾更虚极,不能自固,以致寒壅脾气而为痿黄。痿者,黄之黯淡者也。

以致肾寒,上入不渴而燥。[以]致胃中实有寒邪,下焦自利不止,此[非脾]加强而不满,乃元气太泄,欲满而不能,故曰“利不止者,死”。若寒疝,则邪之所起不止于脾胃,故脉专责之寸口脉,既得弦,则是卫气为寒邪所结而不行,风[寒]与肝相得,胁者肝之府,故胁下拘急而痛。邪从[表来],故啬啬恶寒。然中寒家每先自皮毛与阳明俱入,故肺之合受邪而清涕出且发热,邪侵胃而欠,邪不行表而色和,然不行表之经,则走表之窍,故善嚏。假令所中之寒,不行于表,而侵于里,为下利,此邪乘虚入,故知里虚。然其外邪牵制于内寒,则大气不能全走于窍,故欲嚏不能,知其肚中寒。若绕脐痛,风冷稽留之也。瘦弱则更无痰之可疑。设或便难,乃是胃寒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则下焦以本虚而邪袭,又误下以动肾气,则必气冲。设或不冲,是肾中之阳尚足以御之,故脐中风冷,并滞于心下而为痞。

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

注曰:此有表,复有里,但里挟燥邪,故小承气为主,而合桂、甘、姜、枣以和其表。盖腹之满初虽因微寒,乃胃素强,故表寒不入,而饮食如故。但腹满发热,且脉浮数,相持十日,此表里两病,故两解之耳。若寒多,加生姜至半斤,谓表寒多也;若呕,则停饮上逆矣,故加半夏;若下利,则表里气本虚寒,去大黄。

厚朴七物汤方

厚朴半斤甘草三两大黄三两大枣十枚枳实五枚桂枝二两生姜五两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

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注曰:此方妙在粳米,鸣而且痛,腹中有寒气也,乃满不在腹而在胸胁。是邪高痛下,寒实从下上,所谓肾虚则寒动于中也,故兼呕逆而不发热。以附子温肾散寒,半夏去呕逆,只用粳米合甘、枣调胃,建立中气,不用术,恐壅气也。

附子粳米汤方

附子一枚(炮)半夏半升甘草一两大枣十枚粳米半升右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

注曰:痛而闭则燥热之久,阴气消亡,故药不嫌峻,而用小承气,比大承气无芒硝,非外邪内结之比也。不即曰小承气而曰三物汤,以别于七物之两解耳。

厚朴三物汤方

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注曰:此亦两解之方,但此为太阳已传少阳者设也。谓按之心下痛,此有形为病,故曰实而当下。用大柴胡者,不离于小柴胡之和解,而稍削其有形之邪耳。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枳实四枚(炙)大黄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五两右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方

见痓病中。

注曰:前有腹满时减当温之一条,故此以“减不足言”者别之,见稍减而实不减,是当从实治,而用大承气,此比三物汤多芒硝,热多故耳。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注曰:此以下皆治寒痛之法也。谓心胸中本阳气治事,今有大寒,与正气相阻则痛,正气欲降而阴寒上逆则呕,胃阳为寒所痹,则不能饮食,更腹中亦寒气浮于皮肤,而现假热之色,乃上下俱痛,而手不可近,此寒气挟虚满于上下内外。然而过不在肾,故以干姜、人参合饴糖,以建立中气,而以椒性下达者并温起下焦之阳,为温中主方。

大建中汤方

蜀椒二合(炒,去汗)干姜四两人参一两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粥,温复之。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注曰:此较前条同是寒,但偏痛,为实邪,况脉紧弦,虽发热,其内则寒,正《内经》所谓感于寒者皆为热病也。但内寒多,故以温药下之,附子、细辛与大黄合用,并行而不倍,此即《伤寒论》大黄附子泻心汤之法也。

大黄附子汤方

大黄三两附子三枚(炮)细辛二两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寒气厥逆,赤丸主之。

注曰:此即《伤寒论》直中之类也。胸腹无所苦而止厥逆,盖四枝(肢)乃阳气所起,寒气格之,故阳气不顺接,而厥阴气冲满而逆。故以乌头、细辛伐内寒,苓、半以下其逆上之痰气。真朱为色者,寒则气浮,故重以镇之,且以护其心也。真朱,即朱砂也。

赤丸方

茯苓四两半夏四两乌头二两细辛一两右四味,末之,内真朱为色,炼蜜丸如麻子大,先食酒,酒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

腹满,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抟即为寒疝,远脐痛。若发则白津一云自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

注曰:此寒疝之总脉证也。其初亦止腹满而脉独弦紧,弦则表中之卫气不行而恶寒,紧则寒气痹胃而不欲食,因而风冷注脐,邪正相抟,而绕脐痛,是卫外之阳、胃中之阳、下焦之阳皆为寒所痹,因寒脐痛,故曰疝。至发而白津出,寒重故冷涎也。

手足厥冷,厥逆也。其脉沉紧是寒已直入于内也。故以乌头一味,合蜜顿服之,此攻寒最专之剂,即后人所谓霹雳散也。

乌头煎方

乌头大者五枚(熬去皮,不必咀)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二升,煎令水气尽,取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差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

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注曰:寒疝至腹痛,胁亦痛,是腹胁皆寒气作主,无复界限,更加里急,是内之荣血不足,致阴气不能相荣,而敛急不舒,故以当归、羊肉兼补兼温,而以生姜宣散其寒。然不用参而用羊肉,所谓形不足者,补之以味也。痛多而呕,加橘、术,胃虚多也。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

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一斤右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若寒多者,加生姜成一斤;痛多而呕者,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

注曰:起于寒疝腹痛,而至逆冷,手足不仁,则阳气大痹,加以身疼痛,荣卫俱不和,更灸、刺、诸药不能治,是或攻其内,或攻其外,邪气牵制不服。故以乌头攻寒为主,而合桂枝,全汤以和荣卫,所谓七分治里,三分治表也。如醉状,则荣卫得温而气胜,故曰“知”、“得吐”,则阴邪不为阳所容,故上出而为中病。

乌头桂枝汤方

乌头右一味,以水二升,煎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解恐是合煎之,令得一升后,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右五味,剉,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

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数弦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

注曰:此言弦紧为寒疝主脉,然有数而紧,与大而紧,俱是[阳]中有阴,皆当下其寒。故以此总结寒疝之脉之变,谓紧本寒脉,数而紧,紧不离于弦,但如弓弦,按之不移,因其紧而有绷急之状也,“如弓弦”七字注紧脉甚切,故下即言数弦,不复言紧,谓弦即紧也。然虽数,阴在阳中,故曰“当下其寒”。若紧大而迟,大为阳脉,挟紧且迟,则中寒为甚而痞结,故曰“必心下坚”,即所谓心下坚大如盘之类。若单大而紧,此明系阳包阴,故曰“阳中有阴,可下之”,即前大黄附子细辛汤下之是也。

附方:

《外台》乌头汤治寒疝,腹中绞痛,贼风入攻五藏,拘急不得转侧,发作有时,使人阴缩,手足厥逆。方见上。

注曰:此即前大乌头煎方也,《外台》亦用之,取其多验耳。

但治症相仿,而注云贼风入攻五藏,则知此为外邪内犯至急,然未是邪藏肾中,但刻欲犯肾,故肾不为其所犯则不发,稍一犯之即发,发则阴缩,寒气敛切故也。肾阳不发,诸阳皆微,故手足厥逆。

《外台》柴胡桂枝汤方治心腹,卒中痛者。

注曰:外邪内入,与里之虚寒不同,故桂枝柴胡汤合,则表邪之内入者,从内而渐驱之为便,故曰治腹卒中痛者,谓从表入者,从半表治也。

柴胡四两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半夏六枚大枣六枚生姜一两半甘草一两桂枝一两半芍药一两右九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外台》走马汤治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

注曰:中恶心痛,此客忤也。腹胀,不大便,是正气不复能运。此时缓治,皆不暇及,故须以巴豆峻攻,杏仁兼利肺与大肠之气,一通则无不通,故亦主飞尸、鬼击,总是阴邪不能留也。

巴豆三枚(去皮、心,熬)杏仁二枚右二味,以绵缠,槌令碎,热汤二合,捻取白汁饮之,当下,老小量之,通治飞尸、鬼击病。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

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

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若下利,不欲食者,此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方见前痓病中。

注曰:凡人不问表病里病,宿食之化不化,因乎其人之胃气,不必凡病尽有宿食,然而有者须别而治之,谓有形之邪不去,则无形之邪不能化耳。如寸口主阳,浮,太阳脉也,非必主宿食,然谷气壅而盛,亦能为浮大。但饮食不节则阴受之,阴受之则血先伤,故按之反涩。然涩脉不专主宿食,知其宿食,涩在浮大中也。尺中尤阴之所主,阴生于阳,血中之阴既为食伤,且中焦食阻,气不宣通,而下失化源之生,故亦微而涩。邪属有形,故宜大承气峻逐之。若数滑为阳脉,尤滑为内实,此非谷气有馀而何?若下利,胃不和也。更不欲食,岂非伤食恶食而何?故不必察脉,而知宿食,皆宜大承气,总属有形,不容缓治也。

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

注曰:宿食在胃中者多,然有骤食太多而不能下,或气壅在上,则是食未下胃。在上者越之,故用瓜蒂少许,所以涌之,加赤小豆以去其阴之逆也。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赤小豆一撮右二味,杵为散,以水合煮汁,温服之,不吐者加之,以吐为度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