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万历保安团
34602600000047

第47章 成du四人众招兵

严悟远不明白众人的反应,为何会如此之大,对于他来说,思考一下李四喜刚才说的“面粉爆炸”,似乎更有现实意义。他说,很多物质密度达到了一定程度后,其爆炸威力不亚于火药。见了鬼了,什么叫做密度?什么叫做临界值?…..

王子朱奉铨一个人走在队伍前面,脸上阴沉如水:如果严悟远说的属实,那么蜀王府和四川面临的局面,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与父王之前的预计。朝廷、鸡缸杯、张乾、王好贤,东大乘教,还有黑虎羌和降胡人,他们怎么都搅到一起了….

朱奉铨阴冷的眼神在岷江之上扫过,英俊的脸上浮现出前所未有的担忧。这次去都江堰,需要事事谨慎,一招走错,万一激起民变,四川本就危如累卵的局面,立刻就会失控。到那时,自己与父王除了自杀谢罪,再无他法…..

李四喜现在也是忧心忡忡。如果东大乘教和张乾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那就太可怕了。万一四川有个什么风吹草动,他们立刻就能趁乱起兵。虽然他们现在还不敢,但黑虎羌和降胡人做的事就是在为这个准备。还会不会有什么想不到的情况?要是手里有兵就好了….

雅吉不忍心见到朱奉铨愁肠千结的模样,便走上前好言安慰道:“朱公子,此事需从长计议。你大可不必如此。”

朱奉铨看了看雅吉,又看了看身后的人,思考了片刻,便将严悟远的卖身契拿了出来:“你先看看这个,刚才情况比较混乱,你可能没有看清楚。”

雅吉疑惑的将卖身契接过来,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眼光落在证明人一栏上:“朱奉铨…”轻轻念出来后,雅吉急忙将卖身契往王子手里一塞,立刻双膝跪地:“都江堰白兰羌头人雅吉,拜见蜀王王子。日前不知王子身份,还请王子赎罪。唐霸,快过来参见蜀王王子殿下。”唐霸一听,便匆忙几步上前,懵懵懂懂地跪了下来,脑子里一时没转过弯….

朱奉铨虚扶一下笑道:“不知者不罪。出门在外,很多事身不由己,还请雅吉首领见谅。”

“不敢,不敢。我等让王子身处险境,还请王子责罚。”雅吉这会儿说话都带着颤音。饶是唐霸胆大包天,这会儿脑袋上的冷汗,也顺着面颊往下淌:我的妈呀,如果那天黑虎羌杀上来,王子死在白兰羌…..

“我都说了,不知者不罪。起来吧,雅吉,我们去边上谈谈。”朱奉铨说完,便转身向前踱步而去。雅吉急忙紧紧跟在了王子身后,再也不肯向前多走一步。

“王子要和雅吉首领谈什么?”唐霸起身后看了看,便问道。

“我怎么知道。”黄大搓着牙花说。

“朱公子怎么会是王子呢?我们雅吉首领这还嫁的出去?”

李四喜没好气地拍了拍唐霸的肩膀:“王子可是一言九鼎的人。放心吧,没问题。你看雅吉首领现在像不像个小媳妇儿?”

“哎,别说,还真像,哈哈。”

……………………………………………………………….

“雅吉,我隐瞒了你这么多天,但我也有苦衷。希望你能理解。”

“不,王子,这个是应该的。”雅吉揪着衣角说到。

“嗯?王子?怎么,这么快就变称呼了?”

“我….”

“叫我朱公子,或者奉铨都可以。”

“那….我还是叫你朱公子吧。”雅吉说完抿着嘴笑了一下,心里安心了不少。

“好,随你。我想和你说说,关于白兰羌的事。”

“朱公子请讲。”

“如今蜀地危局,我必须要找信得过的人才行。我就想知道,你是什么态度。”

“我,我是什么态度你还不知道?”雅吉有些娇嗔地说道。

“好。这次从都江堰回来后,你便回白兰羌整军备战。你们的物资供应随后就到。”朱奉铨说罢,双手捏了捏,便毫不迟疑地抓住雅吉的手:“去了都江堰后,我要先回成du一趟,把你我的事情向父王说明。雅吉,我朱奉铨此生绝不负你。”

“朱公子,好多人看着呢。”雅吉话音羞涩,但却紧紧抓住了王子的手,她鼓起勇气说到:“奉铨,我信你。我定会重整白兰羌。为你把守好这条通道,等你来接我。”

“嗯,我相信你。但我们现在手头几乎没有可用之兵。你白兰羌兵用来自保可以,但是想要照顾整个商道太难了。”朱奉铨说罢,心里有点怨恨李四喜:这小子总是说没有合适的人员,无法招募他说的什么精兵。可如今都火烧眉毛了….

“奉铨,你招兵干什么?难不成你想….这不成的,你们打不过朝廷的。哎,罢了,你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反正在这么下去,也是个死,不如杀出个未来。”雅吉咬牙切齿的说道。这几年朝廷逼迫的太狠了,与其窝窝囊囊地死去,不如拼杀一把。

朱奉铨哭笑不得地说道:“雅吉,你这是从何说起?记住,这些话以后可不能乱说。你啊,可是一族的首领,怎么说话还是这么调皮。”虽然雅吉的话大逆不道,但王子心中却十分温暖,不觉将雅吉的手握地更紧了。

王子宠溺的话语,让雅吉都快飞起来了,她满脸娇羞道:“你不说你要招兵嘛,我还以为你要干什么大事。对了,你招兵干什么,据我所知蜀王府可是只能有自己的护卫啊。”

“这个问题,李四喜早就想好了,他会以保安团的名义去招兵。用来护卫商道安全。额,保安团类似于镖局的镖师。”

“额?原来如此。但镖师不是哪儿都可以招吗?为何到现在都没招募?”

“李四喜说,这一路的山民或村夫都不合格,又不可能招募外族士兵,我正为这事烦恼。”

“额,这样啊,奉铨莫急。我们在看看吧,一定有合适的兵源。”

“李四喜说,我们要招募的士兵,一定要什么思想政治合格,还得是吃苦耐劳之人。他说戚继光的招兵之法,只能招募一时的强军,而不能作为明军的普遍招募标准。他甚至讥笑说,手长腿长就能当好兵?那山里的猴子更合适。”

“噗嗤,他真这么说?”

“可不是,这小子啊,点子多,可嘴巴也大,什么话都敢说。哼,而且向来不尊重上官。”

“李四喜倒是个趣人,那奉铨给我讲讲,他都有什么鬼点子?”

“干嘛,为何要听他的事?我难道不聪明?”

“聪明,王子殿下当然最聪明。”

“嗯,这还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