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狂人痴语——与虚空的对话
34581500000017

第17章 伤心桥下春波绿与恨不相逢未嫁时

花满楼:衣衣姑娘所言极是,虽然百晓生作兵器谱只把小李探花的飞刀排在第三名,但若以神奇莫测而言,必然是天上地下独一无二的小李飞刀。

我:说到《多情剑客无情剑》这部书,我一直有个疑问。

衣衣:什么?

我:这部书主角当然是李寻欢,他的飞刀也正如花公子所言,不但在本书中,在整个古龙的武侠世界里都无疑是首屈一指,可是为什么书名却和刀无关,而与剑相关呢?

衣衣:呵呵,其实这个缘故说穿了毫不稀奇。我们现在所说的《多情剑客无情剑》其实是由最初的两部书合而为一的。

我:哦?

衣衣:原来的《多情剑客无情剑》只到“梅花盗”的故事结束,也就是现在通行版本的第二十五章——剑无情人却多情,很显然书名中的剑客指的是阿飞。而之后有关“金钱帮”的故事原名《铁胆大侠魂》,是作为续作独立成书的。

我:现在则合并成一部书了?

衣衣:对,可能是因为这两个故事结合的太紧密吧,或者也许别的什么原因,总之《多情剑客无情剑》就成了现在这样子,《铁胆大侠魂》也基本看不到独立出版的。

我:你对这部书的评价如何?

衣衣:无论是文字运用的功力还是故事的布局结构,都可以看的出古龙的功力更上一层楼了,尤为难得的是,这部书不管是从逻辑上还是从细节上都比较严谨,看得出古龙对这部作品是用了心的。你要知道,古龙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用心,他的成就几乎完全来自于他的才华,如果他能像金庸一样把他的作品重新梳理修订一遍的话,他的成就应该会更高。

花满楼:可惜先生英年早逝,只能徒唤奈何了。

衣衣:只怕未必。古龙就是活到今天,他大概也不会去修订作品,以他的为人……

我:衣衣,咱们不谈人,只谈书。

衣衣:哼,好吧。之前我们谈到古龙的人物刻画有模板之嫌,但那只是大体上而言,就像评书中的“开脸”,虽然这个“脸”开的差不太多,但是每个主要人物也还是有不同之处的。比如说,在女人这方面沈浪就比楚留香洁身自好的多,所以我比较喜欢沈浪,而不太喜欢楚留香这个人物,而我最讨厌的,就是李寻欢。

我:为什么呢?

衣衣:因为不但他的悲剧完全是自己造成的,而且龙啸云、林诗音、龙小云一家三口的悲剧也是他造成的。

我:以现代的眼光看,他把心上人像礼物似的送给别人这确实是不可取的。

衣衣:作为女人,我必须郑重地向你指出:在任何时代他这种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而且,在古龙之后的作品中,多次鼓吹李寻欢的人格如何如何伟大,这就更令人讨厌。除了感情处理的一团糟之外,他还干了什么?所谓“独力挫败金钱帮的阴谋”也是硬加在他身上的光环。

花满楼:小李探花与上官金虹的决战,至今在江湖中传为美谈,姑娘何谓之硬加在李大侠身上的光环?

衣衣:其一,作者并没交代清楚金钱帮到底有何阴谋,虽然上官金虹这个人物被刻画的阴鸷冷酷,但金钱帮在书中并没有什么十恶不赦、人神共愤的行为,上官金虹与李寻欢之间的争斗不过是江湖人的正常状态而已,谈不上谁高尚谁卑鄙;其二,就算金钱帮是恶势力,可是李寻欢也并没有主动去对抗它,更多的是上官金虹要对付他,他不过是没有逃避而已。

我:你这么说有点求全责备了吧?那并不是本书的主题啊。

衣衣:是的,那确实不是本书的主题,从这一部书来看也基本没什么影响,但是从古龙小说的总体来看,古龙确实有这么个短板。

我:什么短板?

衣衣:在所有武侠小说名家中,他是最擅长把节奏紧凑的故事写的精彩纷呈的作家,但同时他也是最不擅于在长篇大作中写的面面俱到的作家。

我:确实如此,古龙的经典作品中所叙述的故事大多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中完成,不像金庸可以写很长的时间跨度还写的大气磅礴。

花满楼:先生所写的本就是江湖的一个缩影,江湖人的一个片断。

衣衣:这一点我并不反对,舍己之短,用己之长,不但是古龙的聪明之处,也是非常正确的策略,而他擅写短篇的特点,在《萧十一郎》中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当然,所谓“短篇”是相对于那些动辄几十万字的小说,其实《萧十一郎》应该算是中篇吧。

我:我听说《萧十一郎》是先有的电影剧本,再有的小说。

衣衣:是的,很可能就是因为如此,所以这部小说写的节奏明快、画面感极强,整个故事读起来行云流水,“玩偶山庄”的设计也令人耳目一新,绝对是古龙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我:难得听你推崇什么东西。

衣衣:我已经说过了,我本来就很喜欢古龙的小说,他写的不好的我固然要批评,但是写的好的我当然要推崇。唯一遗憾的是,这部书依然是个“开放式结局”。平心而论,这部书虽然没有交代萧十一郎和逍遥侯的决战结果,其实也是个可以说的过去的结局,甚至可以说在古龙所有的小说结局中,这几乎算得上是第一流的结局。所以,与其说这部小说的结局不能让人满意,还不如说是古龙一而再,再而三的用这种手法让人不满。

我:古龙的早期作品不算的话,那么我们已经说过了《大旗英雄传》和《桃花传奇》,这部书恰好是我们说到的第三部“开放式结局”。

衣衣:但这并不是最后一部“开放式结局”。

我:咱们还是慢慢道来吧,还是先说这部《萧十一郎》。

衣衣:这部书我只想说三点。

我:哪三点?

衣衣:第一,风四娘是我的偶像。

我:……第二呢?

衣衣:第二,我小时候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记得书中那把刀的名字是“刈鹿刀”,不知道现在的版本为什么变成了“割鹿刀”,虽然只是一字之别,可是感觉如云泥之判啊。

我:第三呢?

衣衣:第三,是我很好奇这个阶段古龙发生了什么情况?先是在《多情剑客无情剑》中对别人的老婆可望不可及,到《萧十一郎》已经准备横刀夺爱了。

我:……是谁说自己不八卦来着?

衣衣:只可惜一直到《火并萧十一郎》中这个“夺爱”也没有明确的结果。虽然如此,但《火并萧十一郎》依然是古龙最好的续集作品,没有之一。

我:之前楚留香的故事,之后陆小凤的故事,难道都没有这一部好?

衣衣:第一,我感觉确实没有这部书好;第二,楚留香故事和陆小凤的故事每一篇都相对独立,属于系列作品,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续作。

我:那你认为这是一部最好的续作的原因何在呢?

衣衣:通读古龙的作品,你可以发现古龙是极不擅长写续作的,不管是早期还是后期。但是这部书可以说弥补了古龙的这一弱点,它完全是延续了原作中主要人物故事并继续发展,而且情节的展开也比较合理。不像之前提到的《桃花传奇》、《新月传奇》和《午夜兰花》那么牵强。

我:说实话你说的那三部小说我也没觉得有多牵强。

衣衣:那只能说你还是读古龙读的少,古龙的小说,除了早期作品,我每一部都读了不只一遍,有的都不只两遍三遍,当你越熟悉古龙的文字的时候,你就会越明显的感觉到,有的书很可能他就是一气呵成,你读的时候也会手不释卷。而有些书则明显的让人读起来吃力,没有那种阅读快感,这种感觉很难解释,只有足够熟悉他的小说才能体会的到。

我:你的意思就是说我要不认同你的观点就得承认我不如你了解古龙的作品,要不然我就得同意你的观点。

衣衣:嘿嘿,你变得越来越聪明了。

我:好吧,我惹不起你,可是别的朋友能认同你的观点吗?

衣衣:其实,对于文学作品总是会有争议的,你喜欢的我未必喜欢,我欣赏的可能他不会欣赏,我只能挤兑你,可没打算挤兑别人,我说的只是一家之言。

我:总算你还没上天。如果我们今天请的不是花公子而是朱七七,说不定早揍你了。

衣衣:朱七七来了,我也是这么说,这就是我真实的感觉,即使到古龙的文笔已经很成熟的时候,有些小说还是让人觉得是在挤牙膏。也正因如此,才显得这部《火并萧十一郎》特别优秀,在读到连城壁回无垢山庄偷东西那一段时,我甚至觉得这部书有可能超越原作。

我:听你的口气似乎最后你给的评价并没有超越原作?

衣衣:是的,还记得上次我们讨论关于电影《活着》的话题吗?

我:当然。

衣衣:在读到连城壁在无垢山庄与沈壁君重逢的时候,我就想如果最后的大反派不是连城壁的话,那我对这书的评价一定是超越原作的经典。

我:连城壁是最后的大反派又怎么了?我觉得古龙把他那种伪君子的形象刻画的挺好的,在反面人物的刻画方面,连城壁也就仅次于王怜花。

衣衣:我同意你的观点,但可惜的是,古龙成功的刻画了一个人物,但是却错过了刻画一种宿命。如同我们在《活着》那个话题里谈到的,没有坏人的时候才更能体现那种命运纠结的无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概未必会遇到连城壁,但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那种无奈,没有什么人故意害你,但是却因着各种原因,你会受到各种伤害。

我:或许还会伤害别人。

衣衣:是的,所以刻意的阴谋只能写好某一个人,最多是某一类人,但是无意的伤害却是大多数人的悲哀。当然,尽管如此,《火并萧十一郎》依然是一部优秀之作。只是古龙最终没有突破自己而成为像金庸一样的一代宗师,或许从此就埋下了伏笔——他总是想把个体的人性写到极致,却忽略了只有共同的人性才更加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