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游戏三国之君临天下
3453100000228

第228章 长安

当陆峰一干人风尘仆仆来到长安之时已经日落西山,这几日连夜赶路倒是着急了不少,不过看到耸立在自己眼前的高大城墙,陆峰觉得这一切都值得。自从那日告别了甄宓,陆峰便领着陈宫、赵云以及甘宁连夜出发前往长安,临行前和大家又是一番告别,这让陆峰心中感动,因为他感觉到了一种实实在在的送别不舍之情。

“这便是长安吗?”陆峰饶有兴趣的望着耸立在自己面前的高大城墙,长安是陆峰第一次来,自从来到这个世界陆峰从洛阳开始,足迹只是在冀州兖州等地,倒是从未来过长安。面前这个长安显得气势非常,只是总感觉有些别扭。因为陆峰感觉这长安城处处透着一股“钱味儿”,本来是一座繁华的都城,但是总觉得内涵不在。

“主公,这便是长安,长安意为长治久安,乃是大汉朝的陪都。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陈宫在一旁当起了导游。

陆峰点了点头,长安的含义他也知道,长治久安。对于现代社会来说,长安是一座标标准准的历史古城,先后有十七个朝代和政权建立于此。长安乃是中华文明及东方文明史上最负盛名的全球著名都城,是许多外国人心怀景仰而来顶礼膜拜的伟大中国城市。在建都长安的诸多朝代中,汉朝、隋朝和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当时的长安已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说起长安在东汉王朝的地位,倒是不及洛阳。这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东汉建立时,国家残破,特别是长安所在的关中,大量的物资需要从外地运进来,为了减少人民物资运输之劳,所以没有建都长安,而是建都洛阳,因为洛阳位于天下之中,地理位置好,有利于物资的运输,而且社会生产没有受到特别毁坏。后来虽然东汉的皇帝也想迁都长安,但是还是因为经济实力有限而没有实施。最终东汉以洛阳为首都,长安则为陪都,是仅次于洛阳的政治中心,历朝皇帝常常前往长安祭祀宗庙,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长安是一个好地方,可惜现在却被董卓提领,若是有机会必当拿下长安,这样洛阳长安便能连成一线,霸业可成!”陆峰微微一笑,第一眼看到长安便喜欢上了这座城市。

“主公有这份大志,我等必当竭尽全力,这长安的地理位置极好,比洛阳过之而无不及。”陈宫点了点头捋捋胡子哈哈一笑,可见这陈宫也甚是喜欢长安。

关于长安的地理位置,陆峰自然一清二楚。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渭河平原南缘、秦岭北麓。东临蓝田县,南接宁陕、柞水县,西与户县接壤,北和雁塔、灞桥区为邻,从东、南、西三面拱围长安。

这长安为什么受到历朝历代当权者的青睐?八百里秦川,土地富庶,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在农业经济时代,这是经济优势,所以长安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成为十七个朝代和政权的坐落之地。长安独特的地理优势也决定了此处是个香饽饽。关中之名,一般认为西有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取意四关之中。四方的关隘,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西面大散关亦称散关,这里山势险峻,层峦叠嶂,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为“川陕咽喉”;东面函谷关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起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南面武关,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关城周长1.5公里,城墙用土筑,略成方形。东西各开一门,以砖石包砌卷洞。西门上有“三秦要塞”四字,东门有“武关”二字,内门额上有“古少习关”四字。关西地势较为平坦,唯出关东行,延山腰盘曲而过,崖高谷深,狭窄难行;北面的萧关,地处环江东岸开阔的台地上,是关中的北大门,同时更与长城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将关中北部完全笼罩在防御之中。

说起长安,则不得不提当年汉高祖定都之事,当时汉高祖打算定都洛阳,但是留侯张良在劝汉高祖定都关中时,把这里称作是天下的咽喉,由此可见,它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特别是函谷关,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我们知道,在我们和敌人搏斗的过程中,要迅速致敌人于死地,必须扼住他的喉咙。对于封建王朝而言,这样的咽喉要地,肯定是作为城首选。另外,他还说,“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高祖听从了张良的建议,将帝都定在了长安。想起这段,陆峰倒是又想起了曹操所修建的潼关。史书记载,曹操在函谷关对面修建了潼关,更加坚固了关中的防御,而修建成不久曹操便与马超在潼关大战,马超大败而归。这潼关位于黄河边上,与崤函古道东口的函谷关遥遥相对,守卫着这条古道要津的西口。因其守望着崤函古道中百余公里的桃林而又称为桃林塞。因为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出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主公,长安位于关中之中,西有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以及那函谷关对面的潼关,这五方方的关隘,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让长安有了独特的地理优势。周朝兴起于关中西部,最终向东发展,灭掉了商朝;秦朝建立在关中平原,经过变法最终吞并六国完成霸业;高祖刘邦更是在关中发家,随即打败秦朝完成统一。主公,若是能拿下长安,那当真是天大的利好!”陈宫对于长安的地理优势在清楚不过,当下便略微解释了一番。

“潼关?现在便有了潼关?”陆峰大惊,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曹操是在建安元年,也就是公元196年建立了潼关,现在只是公元191年,那这潼关从何而来?难道是因为自己这些穿越者的到来,而改变了历史让潼关提早存在?

“对,潼关和函谷关遥遥相对,乃是最主要的防御城关。”陈宫看到陆峰惊讶,心中疑惑便赶忙解释了一番。

“这潼关是何人修建?公台军师可曾知晓?”陆峰只好压住心中的惊讶出口询问,这潼关竟然提前存在,这倒是让陆峰心中郁闷。提前存在就标志着董卓在潼关一定设有重兵,若是出兵前来攻打肯定会在困难一步。陆峰静下心来,方才回想起刚刚陈宫所说,这周朝灭商、秦朝统一六国以及汉朝灭秦皆是由关中起兵,中国历史上西灭东的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倒是值得人深思。不管怎么说,长安乃是一座好城市,一座天大的好城市。若是拿下,那长安洛阳连成一线,天下霸业可成!

“据史书记载,潼关修建于战国时期的秦朝!不知道主公询问这些为何?难道有何不妥?”陈宫疑心更重,陆峰总是这样的语不择调,说的话也让他听不懂。

“没事没事,天色已经不早,我们赶快进城吧。对了,咱们这样可进不了城,那些守城士兵眼睛瞪得一个比一个大,我们几个可都是董卓的老熟人了。这样吧,大家乔装打扮一番在进城也不迟!”

陈宫三人点了点头,随即陆峰一干四人便跑到了一个偏僻的角落,开始乔装打扮。其实这古代混人耳目的乔装打扮完全没有技术含量,要么往自己脸上撒点土,要么就是粘个胡子,这要是在现代根本无法蒙混过关。现代人倒是有一个方法,那便是整容,只是一不小心或许人就不在了。容没整好,人不在了,最大的杯具。

不大一会儿陆峰四人便化妆完毕,乍一看倒是与原来的面目有一番区别,但若是仔细看看便会越看越相似,所以说这乔装易容便是与时间赛跑。董卓最恨者莫过于陆峰也,陆峰知道的一清二楚,所以他特意给自己的脸上加了点作料,那便是地上的泥土……

“公台军师啊,这长安倒真的是一个好地方。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好诗好诗,好一句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主公好才华。”陈宫捋了捋胡子深意一笑,他情不自禁的在陆峰所念叨的诗句场景中遨游了一番。

陆峰正欲说话,这时却听到一阵掌声传来,陆峰望向来声,却见只有一辆马车,那马车装饰的甚是豪华可见马车的主人非富即贵,那掌声便是从马车中传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