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游戏三国之君临天下
3453100000183

第183章 司马徽

此刻的洛阳城外一片骚动,城墙上的士兵皆是看到自己的主公出城迎接司马徽,大家都不敢相信。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主公好气量”,然后士兵们便再次骚动起来。是啊,主公好气量,面对如此无礼傲慢的司马徽还能亲自出城迎接,这个主公是天下难寻的主公。城墙上的士兵皆是欢喜的笑着,他们庆幸能有陆峰这个主公。

陆峰领着众将大步行至城外,望着面前的两个人,应该便是司马徽和徐庶。这两个人倒是悠哉的很,全然不顾城墙上士兵发怒的神情。此刻听到城墙上士兵一阵骚乱,城墙下的陆峰等人以及司马徽、徐庶皆是看了一眼,随即便回过神来互相打量着对方。

“在下司马徽,这位便是陆将军吧。”司马徽望着领头的陆峰,见陆峰眉清目秀,双眉之间透露着一股自信和英气,果真是英雄出少年。

“在下陆峰,拜见水镜先生。”陆峰朝司马徽客气的一拜,不论这司马徽如何,毕竟他是客人而陆峰又是洛阳之主,这礼数要到。拜完之后陆峰便打量了司马徽一番,只见面前的司马徽一身青袍,面目慈祥,松形鹤骨,器宇不凡,峨冠博带,道貌非常。一看就是那种与世无争喜欢闲云野鹤的老人。陆峰不仅细细回想一番关于司马徽的记载:北方战乱,司马徽寓居襄阳。与襄阳大名士庞德公、黄承彦以及流寓到襄阳的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亮等均有交往,关系甚密。这司马徽还有一个趣事,如果有人问某人某事好坏,他都皆说“好”,大有“好好先生”之嫌,连他的妻子也不解地劝他说,人家有所疑,才问你,你哪能一概说好呢!你这样一皆说好,并不是别人问你的本意呀!司马徽便说:“像你这样说,也很好!”于是他有了好好先生之名。其实,司马徽并不是不讲原则的。刘备访问他,问天下大事,他在推荐诸葛亮、庞统时却态度坚决,语气十分肯定。他说:“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卧龙、凤雏。”刘备问是谁?他说:“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南征,刘琮率荆州降曹,司马徽也为曹操所得,欲大用,惜不久病死。

“这大礼老朽可受之不起。劳烦陆将军亲自出城迎接,老朽心中感激。”司马徽微微一笑扶起陆峰,望着陆峰真诚的眼神,司马徽倒是心中一惊,此子听闻自己必须让他亲自出城迎接竟然也不气愤,看来这陆峰的气量倒是不小。

“水镜先生哪里话?您乃是天下有名的大士,小子应当亲自前来迎接。至于这水镜先生所说的大礼则言过其实了,这只是普通的礼节而已。您比我年长,而陆某素来敬重水镜先生,我应当如此。”

司马徽满意的点了点头。面前的陆峰不骄不躁不生气,话语真诚不做作,倒真是少年英雄,徐庶要是能辅佐他倒是也值得。司马徽拉着徐庶介绍道:“这位是老朽的徒儿,名曰徐庶,字元直。颍川人。”

陆峰抬起头细细打量着司马徽身边的徐庶,年龄不大在二十四五左右,长的器宇轩昂,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这便是三国时期的大才徐庶。陆峰在脑海中细细搜索了一番《三国志》里关于徐庶的记载。这徐庶,幼年爱击剑,行侠仗义,常以仁侠自居。中平末年(188年),他替人鸣不平,将人杀死后逃跑,后被官兵捕获,但他闭口不说姓名,后多方营救脱险,改名单褔外逃。从此弃刀剑,遍寻名师,经过刻苦学习,学业大进,终于成为一代名士。当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徐庶与崔州平经常与诸葛亮畅谈天下形势,以后司马徽也因避乱寓居荆州,二人在庞德公家见面,畅谈天下时势,徐庶受司马徽劝,投奔刘备,备以上宾礼待徐庶,并命为军师,共谋天下大业。刘备称赞徐庶有王佐之才。徐庶称卧龙先生诸葛孔明才是天下奇才。“后引见,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感他知遇之恩,出山辅佐刘备”。后迫于曹操将其老母胁于曹营,而不得不离开刘备。但从不为曹操设谋。故后世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谚俗。魏文帝黄初年间(公元220-226),徐庶事魏国,官至中郎将、御史中丞。后数年,病卒。不得不说这个徐庶很给力,智谋也可以说不亚于诸葛亮,只是《三国演义》里他的出场并不多,但是每一次出场都让人耳目一新。以后徐庶就是自己人了,陆峰不禁幻想了一番徐庶为自己出谋划策的场景。

“久闻元直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陆峰客气的朝徐庶行了一礼,这徐庶今日过后可就是自己的军师了,徐庶一加入无疑便能让自己的实力大增。以后文有徐庶、陈宫、沮授、祢衡;武有赵云、张辽、太史慈、高顺。这将是多么激动人心的阵容啊。

“在下只是山野村夫,怎会有大名流传于世?不知道陆将军是如何久闻在下大名的!”徐庶回了一礼便朗声说道。

陆峰身后的赵云几人一听便欲上前教训这个徐庶一番,不想却被陆峰拦住。几人皆是怒气冲冲的望着徐庶,先是司马徽让自己的主公亲自出城迎接便让他们不爽,现在这徐庶竟然把自己主公的客套话当真话来听,这怎能不让他们几个生气?

陆峰望着徐庶,斜眼看了下司马徽,只见此时司马徽装作漠不关己竟然闭目养神起来,陆峰微微一笑,他知道定然是这徐庶想考自己一番。说实话,陆峰对这种事情已经有经验了。真定县陈宫在加入之前不就是先考核了自己一番?龙域里祢衡也是暗中考察了自己一番。凡是有才能之人都会有一些傲气,陆峰倒是理解徐庶的做法。

“元直兄幼年爱击剑,行侠仗义,常以仁侠自居。中平末年(188年),元直兄替人鸣不平,将人杀死后逃跑,后被官兵捕获,但你闭口不说姓名,后多方营救脱险,改名单褔外逃。从此弃刀剑,遍寻名师,经过刻苦学习,学业大进,现在应该算是一代名士吧。”

陆峰微微笑着将徐庶早期的一段历史说了出来。反观徐庶,他的表情却不自然起来。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多年,不想陆峰却知道的一清二楚。徐庶表情凝重的看了看陆峰随即望向司马徽,司马徽微微一笑。

“陆将军,那些陈年旧事就莫要再提了。”司马徽饶有兴趣的再次打量了陆峰一番。其实司马徽心里也是惊诧万分,徐庶的事情没多人知道,不想这陆峰却知道的一清二楚。

“水镜先生和元直兄勿要多想,这些事情都是领路者告诉我的,在下只是原话重复了一遍而已,还望你们莫要见怪。元直兄年少便有如此侠义之心,后经水镜先生指导,现在的元直兄已经褪去了当年的锋芒毕露而越发沉稳,陆峰觉得元直兄必定会在这乱世中有所作为!”陆峰自然看清楚了司马徽和徐庶不自然的表情,便将事情一股脑的推给了龙域那边的领路者,反正这司马徽好像挺尊敬领路者的,这层关系不用白不用。

“原来是领路者告诉陆将军的,那老朽便无话可说了。陆将军说的很对,现在的元直乃是我司马徽最得意的徒儿!”

徐庶自从师从司马徽之后,关于领路者的大名便听了很多次,每一次自己的师父说起领路者都面露尊敬之色,那时起徐庶便知道这领路者定然有一番大本领,否则不会让自己的师父如此尊敬。今日陆峰所说,徐庶方才确认自己所料不错,领路者好像什么都知道,果然是有大本领。

“陆某想邀请水镜先生和元直兄小酌几杯,不知道两位意下如何?”在城外的时间已经不短,倒是站的腿疼,此刻陆峰适时的发出了邀请。

“那便恭敬不如从命,请陆将军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