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人妻神妻
34487800000073

第73章 渴时一滴如甘露 济人须济急时无

渴时一滴如甘露,

济人须济急时无。

幼儿磕倒他去拉,

挑着萝卜去买书。

他们每人写了一个小题目,两个人换过来看看,口气是不是一样,叙述的方式是不是一致。经过细心地品味、比较,王学奎的口气不如陈玉梅的柔和,叙述也不如陈玉梅的直白。王学奎又把陈玉梅的第一个小题目读了一遍,以便再写的时候应用这种方法。接下来的分工是陈玉梅写第三个小题目,王学奎写第四个小题目。

第三个小题目名为:《爱少儿渴时一滴,扶弱子济急时无》

我这个人打年轻就喜欢孩子。在街上,看见哪个小孩儿磕倒了,我就把他拉起来。给他擦擦脸上的眼泪,擦擦手上的泥。嘱咐他走路的时候要慢慢地走,眼要看路,要看脚底。

这大概是十几年前的事,我去赶集买豆子。拿了个包袱,扎在腰里。春天,日头大饭时了,不冷不热的。那时才六十来岁,走路比现在快,也比现在有力气。

走着走着,看见路边有一个小孩儿,也就是十二三岁的样子。他的脸上头发上全是汗,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正一只手扶着一个钩担,一只手擦脸上的汗。小袄也扒了,褂子也湿透了。他的脸前里有两大筐萝卜,他的汗就是挑萝卜压出来的。

我在他的脸前站住,对他说:“快穿上袄,要是闪着汗感冒了可了不得。”

小孩儿怪听话,马上就把袄披上了。

我问他:“挑着上集卖萝卜去?”

他答应着。

“挑不动了是吧?”

他也答应着。

“来,我给你挑着。”

小孩也不推让,把钩担递给我。我一挑,啊哟,少说也够八十斤。这个小孩儿还真是有劲,他是怎么挑到这里来的?我在头里走,他在后头跟着。我就问他:“这么多的萝卜怎么让你挑,你父亲呢?”他就一五一十的对我说。

他一家七口人,父亲出夫去了,他母亲和他姊妹五个在家里。他是最大的,正上着学。昨天是星期六,老师说了,到星期一支书钱。母亲说,他家里没有钱了,让他去萝卜窖里扒萝卜,今天上集去卖。卖了钱到明日支书费。

我对他说,两大筐萝卜又粗又长,很是鲜亮。二月里,正是缺菜的时候,到集上肯定是能卖个好价钱。这些萝卜,真够你支书钱的。小孩一听,心里很是喜欢。又对我说今早晨扒萝卜的事。

今早晨一明天,他就起来挑着筐,拿着铁锨上萝卜窖里扒萝卜。扒出的小萝卜他不要,留着自己吃,这是光拣的大的。他扒上了半筐头,挑着试了试还不沉。就再扒上几个,再挑挑试试。试着还能挑动,就再扒。一直试着挑不大动了,才不扒了。

他母亲还在家里烙煎饼,叫他挑着先走着。等她烙完了煎饼,她就拿着秤,拿着饭,来给他挑。挑挑子是越挑越沉,我也是六十多的人了,老胳膊老腿的,

有短劲没长劲了。走百儿八十步,就换一换肩。小孩怪知道好歹,他让我放下他挑着。

我就是再没劲,也比他强。我就对他说,我挑着不觉得沉,换换肩更舒服,不知他信不信。我正走着,忽然觉得后面一头儿轻了,我就把肩膀往前挪挪。再走一阵子,换一换肩,后面的一头儿又轻了,我就再把肩膀往前挪挪。

到了集上,找个中心处放下。回头一看,看见那小孩儿抱着两个大萝卜。我说是正走着后面的一头就轻了呢,这个小孩儿真是知道好歹,我头一回看见这么有心眼儿的小孩儿!给这样的小孩儿帮个忙儿,心里比吃顿包子还恣。

结语:

心里一团火,喜欢小孩子。

哭了擦眼泪,重担他来替。

渴时一滴水,滋味甜如蜜。

无时帮一口,终生难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