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人妻神妻
34487800000032

第32章 挨骂一心出恶气 谁知这又讨没趣

挨骂一心出恶气,

谁知这又讨没趣。

一轮作业仔细做,

记叙文找六要素。

下了课,大家都去院子里跳舞唱歌。举例子的把骂人的叫住,你一句我一句地接着说在课堂上发生的事。

“你说,说几个‘好’的高兴得利害?”举例子的强压怒火,很认真地问。

“三个。”骂人的毫不犹豫,若无其事地说。

“你不是说好话重三遍狗也嫌吗?狗都嫌了你怎么不嫌?你连狗都不如!”举例子的释放着满腔的怒气。

骂人的一听就知道他还在因为那句玩话生气,漫不经心地说:“和你说着玩呢,你怎么当了真的?你这个样,谁还敢跟你说玩话?你的例子举得好,都知道的,你还耍开了小孩儿脾气儿,真是小气!”

举例子的虽然出了一口恶气,没想到被骂人的奚落一番,讨了没趣。正当他无地自容之际,陈玉梅拿着老师的备课本来往旋转黑板上抄作业。看见他俩还在屋里,就批评说:“怎么还没出去玩儿?”

举例子的低着头走出去了,骂人的挨了报复,气哼哼地跟在后面。

陈玉梅在往小黑板上抄四年级的作业时,发现有一个秘密。四年级第一轮的作业是“找记叙文,找文中的六要素。”第二轮是“看记叙的顺序,写作的手法,修辞的方法。”

课本上的记叙文有许多,《一个伤员的愿望》、《一条军毯》、《电线杆上的火花》、《刷墙》……课本上,除了几首诗歌和几篇说明文以外,别的都是。

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的顺序分:顺序、倒叙、插叙、补叙。

写作手法、修辞的方法有:拟人、比喻、夸张、排比、设问、反问……

课堂上,陈玉梅和她的五个四年级的同学,奋力地按老师的布置找记叙文,找文中的六要素。他们把属于记叙文的每一课,在题目上做上记号。

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类的文章。古代的记、传、序、表、志等,现代的消息、通讯、简报、特写、传记、回忆录、游记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人桥》、《寄菜刀》、《西瓜弟兄》都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小故事。故事虽然与小说不同,但所构成的主体根源是相同的,都在于叙事。也就是说,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因为它们是革命故事,题目上的记号就用一个五角星标出来,这个五角星还被用蜡笔涂上了鲜艳的红色。

寻找文中的六要素,他们不可能把所有的记叙文六要素都找一遍,只能找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陈玉梅选的是《西瓜弟兄》:

“解放战争时期,我们村里有姓李的兄弟两个,都靠种西瓜过日子。老大的瓜地在村东的大路旁边,老二的瓜地在村西南的大路旁边,两块地的西瓜都长得又大又甜。”

她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旁边注上了“时间”两个字;在“我们村里”“村东

的大路旁边”“村西南的大路旁边”注上了“地点”;“姓李的弟兄两个”是人物;“种西瓜”是事件和起因。

李春丽看见陈玉梅的这种找法太费事,提议说:“你直接把哪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写出来就是,这样一个一个地标,费了事了。”

陈玉梅也觉得自己这样很累,还把课本抹成了灶王爷,就干脆在自己的本子上写。

时间:解放战争时期、西瓜成熟的时候、过了不久。

地点:我们村里、村东的大路旁边、村西南的大路旁边。

人物:姓李的弟兄两个——老大、老二;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人民解放军——战士们、小号兵。

事件起因:种西瓜。

经过: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吃老大的西瓜;人民解放军来了;老二看西瓜;解放军夸西瓜;老二让西瓜;解放军不吃老二的西瓜。

结果:解放军遵守群众纪律,不吃老二的西瓜。

一课写下来,陈玉梅觉得很顺手,各个要素展示得很清楚。她向李春丽竖起大拇指,一来是表示感谢,二来是夸奖她聪明,想的办法好使。

结语:

骂人开玩笑,例子心胸窄。

解气讨没趣,两败受伤害。

记叙文好找,六要素难摆。

书上不好划,直接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