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口气咽不下,
一拳打掉一颗牙。
虽然一时很痛快,
接着下来麻烦大。
时隔不久,张华的又一件事让陈玉梅感到十分棘手。那一天,王克亮双手捂着下巴,嘴唇红肿,满口鲜血,踉踉跄跄地推开办公室的门进来:“报告老师,张华他……他把我的门牙打下来了!”
看样子,确实是打得挺厉害。望着王克亮嘴里滴出来的那一滴滴殷红的鲜血,陈玉梅气得两眼直冒金星。她顾不得问清原因,便迅速地舀了清水倒进了脸盆里给他洗。这时,她突然发现门玻璃上有一张脸贴在那里往里看。这张脸不是别人的,就是张华的。他知道自己作下了不是,来探听消息的。
陈玉梅马上把头一扭,继续给王克亮洗着嘴。张华见状,就推开了门垂头丧气地走到陈玉梅的面前,用几乎听不到的声音叫了一声“老师”。他的到来,陈玉梅早就看见了。他的叫声,陈玉梅也听见了。但是,陈玉梅就像没看见、没听见一样,继续给王克亮洗脸。洗好了脸,她又从小药箱里用镊子夹出了一块药棉,蘸上酒精,让他咬着。然后对他说:“走,上课去。”
张华站在那里,看看老师和王克亮都走了,他被撇在那里,弄了个乌鸦大晒蛋。
作为一个教师,就应该善于审时度势,善于审慎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尤其对待那些已经建立了师生感情的同学,有时也可用自己的神态、表情、手势来表示赞许或者是批评。让学生知道,老师对待他的错误是不能容忍的,但又使他们感到老师的态度是诚恳的、严肃的。这样的效果,往往胜过冗长的谈话或严厉的训斥。
经过了解,原来是王克亮的老毛病并没有根除,说话做事时变着法的欺负他不顺眼的同学。张华本来并不想动武,只是警告王克亮别再这样变相的欺负人。可王克亮却不服气,他对张华挑衅道:“现在,你是学校的宣传部长了,当了大干部了,能管人了。你还敢打人吗?你要是敢动手,就朝这儿来!”他用手指着自己的胸部。
正如拿着蟋蟀草引逗蟋蟀开牙一样,经他这么一挑,张华咽不下这口气,一拳飞了过去。这样,他就闯下了大祸了。由此看来,张华打人的错误还是有情可原的。
陈玉梅不理不睬的态度,让张华如坐针毡。一天到晚总是千方百计走近陈玉梅的身边,无话找话地和她套近乎儿,老师长老师团。有时候陈玉梅被他逼急了,就冷冷地地点一下头。从前对他的那些关注、热情荡然无存,就好像她早就不认识他了,他们之间就像隔着千座万座山。他知道自己的行为伤了老师的心,把老师的心凉透了。没有办法,他流着眼泪黯然走开。
陈玉梅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就是有意让他难受,让他感到内疚,让他进一步认识到打人的错误是严重的。
就这样过了三天,张华终于想出了新的办法。这一天,他拿来了一块钱,规规矩矩地来到办公室,站在陈玉梅身边。他把下巴放在胸膛上,用赎罪的口吻小心翼翼地对陈玉梅说:“老师,把这一块钱赔给王克亮……您原谅我吧!”
看来,他是为这个事后悔了,也动了脑筋了,可没有认识到打人错误的性质。陈玉梅连看都没看他一眼,严肃地说:“钱有什么稀罕,你有多少钱能买到人家的受罪?你有多少钱能买到人家的心理创伤?”
张华一看老师和他说话开了,高兴得直扒嘴。他把头抬了起来诚恳地说:“老师,只要您能原谅我,您叫我怎么着我就怎么着!”
“你说话又不算数,说了也是白说。”陈玉梅不屑地用白眼瞄着他,不轻不沉地说。张华羞愧地重新低下了头,眼睛里闪着晶莹的泪花,痛苦地说:“老师,您不信任我了吗?您不喜欢我了吗?”
“我喜欢的是前一阶段学英雄见行动的张华;我喜欢的是那个讲文明、讲团结、讲礼貌的张华;我信任的是言行一致、说话算数的张华。”她一边说,一边观察他的面部表情,揣摩他内心的变化。只见他满面悔恨,嘴唇微微地抖动着,向老师走近了一步,他说:“老师,我愿意给他赔不是;我愿意天天去看他;我愿意去他的家里给他父母亲磕头……”
陈玉梅一听他说出这话,差点儿笑出声来。她强忍着把头背过去,脸朝着墙呆了好一会儿,才把情绪缓过来。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冷静地分析问题了。陈玉梅不失时机地让他坐下来,帮助他分析了错误的根源和危害。饥不择食寒不择衣,她讲一句,他就点一下头。谈话结束,他猛地站起来,用拳头敲打着自己的脑袋说:“老师,相信我吧!我记住了,我永远也不打人了!”
结语:
一句话的事,掉了一颗牙。
老师伤了心,气得不理他。
乌鸦大晒蛋,找茬说好话。
拿钱赔不是,一顿好秃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