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英雄志
34447500000037

第37章 兵之圣者

异语3

古希腊,埃斯库罗斯出生于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一生****获得了13次雅典诗人比赛的最佳奖。但他死的却十分背运。

乌龟是老鹰的美食,但是老鹰吃它们却是一大难题,为了打破乌龟坚硬的外壳,老鹰会将它们带上天空,然后再抛回地上,砸碎硬壳享受美餐。那天埃斯库罗斯正在路上散步,不幸被老鹰丢下的“午餐”砸到头,倒地死亡。

2016年11月6日SH多云,东北风微风,16~23°,空气轻度污染(113)

宜:破屋、坏垣

伍子胥说要攻打楚国。阖闾同意了,只要想到吴王僚的弟弟在楚国,他就寝食难安,一想到他们日夜怀恨在心,一有机会说不定就当了带路党,带着楚国的军队杀了过来,实在威胁太大。

此时的伯嚭和伍子胥都是为了报仇,相处还算融洽,目的一致的可以做朋友,这话真不错,看起来一团美好。

当然只是看起来。吴国虽然是姬姓,但却被封到蛮荒之地,还是个子爵。后来见楚国自称为王,也自大了一把,但是,楚国出兵中原,饮马黄河,吴国却始终蜗居在一地,论实力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好在,上天要成就一个人,会把所有的东西都替他准备好,而为伍子胥准备的,可谓是中国的第一战神——孙武。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人,尊称兵圣或孙子。但凡中文书,写得再好也很难翻译出去,但这本孙子兵法是例外,他写的孙子兵法,已成为中国国际上最有名的一本书,之前也多有引述。

不过,春秋能够扬名的绝非无名之辈,孙武也不例外。孙武的祖父是春秋时期陈国公子陈完,陈国内乱时跑到齐国,齐桓公很赏识他,封他为齐国的客卿。

孙武在齐国的时候,齐国国君是齐景公,相国是晏子。公元前517年,孙武四处游历,最后到了吴国。这实在很难理解,毕竟吴国在当时并算不上大国,若是想一展抱负,完全可以去秦国、楚国。只能说上天想要这段历史热闹点。

此时的孙武已经写好兵书了,但是当时都是竹简不方便传阅,同时孙武也打算把它作为传男不传女的手艺,所以知道孙武的人很少,这很少的人里偏偏有一个伍子胥。

专诸,伍子胥认识;孙武,伍子胥认识。人以类聚,可见伍子胥的眼光和为人。

伍子胥举荐给阖闾,阖闾看了孙武的兵书之后大加赞赏,然后给了他一百个宫女进行训练,自己在城楼上观看。

孙武虽然感到屈辱,却并没有撂挑子走人,他知道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丢的,要想阖闾看重自己,还得拿出自己的本事。

孙武把宫女分为左右两队,指定吴王最为宠爱的两位美姬(伏笔)为左右队长,同时指派自己的驾车人和陪乘担任军吏,负责执行军法。

孙武只是简单的练一下左转右转,宫女们嘻笑惯了,没走几步就捧腹大笑,队形大乱。

孙武便召集军吏,根据兵法,斩两位队长。

阖闾见孙武要杀掉自己的爱姬,马上派人传命说,“我已经知道将军能用兵了。没有这两个美人侍候,我吃饭也没有味道。请将军放了她们。”

应该说阖闾已经给了孙武面子了,识相的就着台阶下了,等阖闾给自己一个带兵的差使就好了。

孙武不干,他说:“臣既然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孙子兵法原文)。”

话虽如此,毕竟王命说不杀,那个敢动手!

关键时候还是自己人靠谱,孙武一开始就命令自己的车夫担任执法官(深谋远虑),管你什么吴王,于是砍了两个宠姬。孙武任命两队的排头充当队长,继续练兵。当孙武再次击鼓发令时,众宫女前后左右,进退回旋,跪爬滚起,全都合乎规矩,阵形十分齐整。

孙武便亲见阖闾说,“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这是兵家的常法,为将治军的通则。对士卒一定要威严,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听从号令,打仗才能克敌制胜。”

阖闾彻底没脾气了,眼前这个人的倔强给了他很深的印象,虽然想杀了他解恨,但是毕竟自己失礼在前,何况又是名士,还是伍子胥介绍的,实在不好下手,何况女人死了就死了,漂亮的还有很多,只好说,“我知道了,将军先下去吧!”

孙武毫不客气的说,“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

公元前513年,阖闾任命孙武当将军,这是个很明智的决定,毕竟孙武杀了自己喜欢的人,要是不用他别人会说自己不能容人,但实际上,自己捡了一个大便宜。

公元前512年,阖庐执政的第三年,便迫不及待的要攻打楚国,随军的有伍子胥和伯嚭,把吴国的两位公子抓了回来。其实那两个弟弟也很无辜,领兵在外,突然哥哥被杀,现在犯上作乱的反倒气势汹汹,天理何在!史书上没说他们下场如何,不外乎被杀和被囚两种结局。

在权力的游戏中,只有赢了才有正义,弑君也好,嗜杀也罢,只要赢了,自然会有一堆人争着为你正名,最后博得一个枭雄的名号。

阖闾激动了,楚军被杀的惨败,他要杀向郢(ying)都,伍子胥和孙武肚皮不同意。

孙武说,“民劳,未可,且待之。”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而伍子胥的反应很耐人寻味,当初他千方百计的让吴国攻打楚国,现如今机会终于来了,他没有被胜利冲昏头,他知道这是他仅有的资本,他要冷静。他已经等了很久,他不在乎再等一会儿。

此时的吴国还不够强,此时的楚国,实力还很雄厚。实力强不要紧,一点点耗下去,一个人可以吃一整头牛。

第二年,吴国攻打楚国,杀人夺地而还。

此时的越国也崛起了,开始蠢蠢欲动,于是第三年孙武与伍子胥攻打越国,杀人夺地而还。

公元前509年,楚国终于要反击了,楚昭王派遣公子囊瓦(楚庄王的孙子)攻打吴国。但是,伍子胥和孙武率军,在豫章(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大败楚军,杀人夺地而还。

并不是我偷懒,而是相关的资料太少。吴国能够动员的兵不超过三万,而且江南之地水多雨水,道路狭窄,不利于骑兵,相当一部分水战。其实,伍子胥和孙武这种组合,历史上我再也没见过,能够横扫当时,也只能这样畅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