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英雄志
34447500000232

第232章 君臣相佐

异语25

楼主:你所不知道的历史——剪刀直到15世纪才由达芬奇发明的。

二楼:二月春风似剪刀……

三楼:楼主滚出来,你再说一遍剪刀是谁发明的。

四楼:王麻子出来跟他说说

五楼:楼主吓尿了。

——————————————————————————————————————————《闲庭记趣》

卫青是个很厉害的人。

简单做个推断,公元前139年,17岁的刘彻去姐姐家,一眼相中了卫子夫。此时的卫子夫,年纪应该在15岁左右,不会比刘彻的年纪大。

随着姐姐在宫内地位提升,卫青也水涨船高。

公元前128年,宠幸十年之久的卫子夫为刘彻生下了皇子刘据。刘彻兴奋非常,自然讴歌一曲,命枚乘做了《皇太子生赋》。

二十八岁的刘彻,一生中一共有六位皇子,除第二位早夭外,其他都存活下来。这么晚才有儿子,刘彻将过错归结在皇后阿娇身上。

刘彻是有神论者,舅舅田蚡被窦婴、灌夫的鬼魂所杀,此事对他造成很大影响。当皇后阿娇巫蛊事发后,刘彻才明白,为何自己之前只能生女儿,为何一直没有儿子。

愤怒的刘彻废掉了阿娇,将那些巫师处死,第二年卫子夫就怀孕了,随即生下男孩。刘彻喜不自禁,心中对巫蛊之事,又信了几分。

中大夫主父偃上书请求刘彻立卫子夫为皇后,刘彻欣然应允,第二年更改年号为元朔元年,挑了黄道吉日,册封卫子夫为皇后,母仪天下。

诏书中:天地不变,施化不成;阴阳不变,物不畅茂。

一成不变不是好事,换个皇后明天会更好。

这大致是刘彻的核心意思,为了达成普天同庆的效果,刘彻还大赦天下,孝景帝三年以前的犯罪的,统统不与计较。

孝景帝三年以前,为何挑选这个时间点呢?

那年有场战争,叫七国之乱。

不过孝景帝三年,距今已经27年了,过了追诉期,当时犯罪的人都五十多了,事情也都过去了,追究起来没有多大意思了。

不过,即位之初,刘彻就已经对七国之乱中被牵连的宗亲贵族进行了赦免,还没被赦免的,估计就是罪大恶极了。

自卫子夫后,但凡册立皇后都会大赦天下,也算一种恩惠吧。

皇后上位,自然有臣子上贺表。枚乘写就一篇文章,呈献卫子夫,名曰——《戒终赋》。

文书称赞了卫子夫盛德,说她品貌端庄,性格温厚,是一位好皇后。而后话锋一转,说当初陈皇后阿娇当初也是如此,可惜后面行巫蛊之事,自毁德行,因为被废,希望你能善始善终。

卫子夫看过之后,深以为然,至此谨小慎微,从不居功自傲,盛气凌人。

如履薄冰冰未破,谨慎还要靠天托。

她虽是刘彻最后一任皇后,可终究没能走到最后。

卫青的性格和姐姐类似,两人都是年纪轻轻就得宠,一个为皇后,一个为大将军,名满天下。

《卫皇后歌》中: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卫家权势已极,可是姐弟俩的为人,着实值得称道。

卫青从骑奴起家,自少看惯了别人的脸色,养成了谦逊的性格,难得的是他得志之后,也没有改变。

卫青称得上是古之良将,功成名就之后也能身先士卒,又善待下属,王太后赏赐给他的东西,都分给下属,愿意为他效命的人很多。

淮南王刘安图谋造反时,对他忌惮非常,认为刘彻一定会派遣他平叛,可是此人又着实无懈可击。

思索再三,刘安派人去长安做卫青的门客,决定一旦起事就刺杀卫青。刘安事发自杀,没来得及起兵,卫青也躲过了一劫。

卫青在朝廷内,和将军公孙敖是结义兄弟,互帮互助。他本人也结交一些有才华的人,利用自己近臣的身份,将那些人推荐给刘彻。

主父偃郁郁不得志,他本人又由于性格缘故,人缘很差。卫青赏识他,将他举荐给刘彻。

主父偃非常感激,投桃报李,劝刘彻立卫子夫为皇后,成为卫青好友。

卫青曾派人去河东买马,见当地长官咸宣很会办事,于是将他推荐给了刘彻。咸宣是有名的酷吏,以执法严苛闻名,审理了之后的淮南王谋反案。淮南王是诸侯王,女儿刘陵在长安善意结交权贵,着实拉下水不少人,卫青的部下、好友也牵涉其中,咸宣自然不会让这件事烧到卫青身上,也算一种报答。

卫青成为大将军后,刘彻觉得要给点特殊恩宠,于是命大臣向卫青行跪拜之礼,卫青也没有拒绝。

汲黯不愿意,他家七代为官,在卫国时就是卿大夫。

他父亲内不避亲,保举他为太子洗马,自此成为刘彻太子党核心成员,平素里以严谨自持,威严很重。

刘彻即位后,行为随便,颇有刘邦的风范,接见丞相公孙弘,帽子都不带,见卫青更随意了,一边小解一边聊天,唯独见这位汲黯,必须正襟危坐。

这样的角色,刘彻虽然不愿意得罪,却也不愿意重用。

汲黯心里不平衡了,他认为自己怎么着也该当丞相、御史大夫风光风光的,可也不过传达命令的近臣,负责代替天子巡视,很不开心。

更不开心的是,如今要对小辈的卫青行礼,真是岂有其理。

汲黯见卫青,并不跪拜,只是行揖礼,而后离开。

卫青却不生气,他知道自己升得太快,资历太浅,对老同事非常尊重,向他请教一些疑难问题,礼遇程度超过了平常朋友。

当然,卫青这么识时务是很有缘故的,他久在刘彻身旁,连陛下都不敢对汲黯无礼,他更不敢了,不仅不敢,还要特别恭敬。

要是卫青对汲黯大为不满,传到刘彻耳中,刘彻会怎么想?

刘彻想,汲黯连我都不怕,要是汲黯怕你,那么你岂不是比朕都厉害?朕是天子,尚且尊重汲黯,你不过是大将军,仗着朕的恩宠,就想着无法无天了,朕死以后,你岂不要翻天了?

孝景帝对周亚夫的评价:此诚不足以辅佐幼君也。

卫青对汲黯尊重,是因为他是汲黯,跟刘彻关系莫逆。将无威不立,他既然身为大将军,爱戴士卒是应该的,可手下要是不听、不服他的,他自然也要有手腕制住他们,不然何以号令三军。

慈不掌兵,何况卫青还是建立大功的将军。

赵信投降匈奴,苏建战败,只身逃回汉军营寨。

卫青面临两难抉择,一方认为苏建兵少,苦战到底,兵败而回,不应该杀了他,不然以后败将都投降匈奴人了。

一方则认为,军中严明赏罚,苏建兵败,就该处死,不然令不行于三军,怎么可以。

将在外,刘彻给了卫青充分自主权,这件事卫青是可以自主决断的。

卫青却说,陛下虽有恩宠,他不敢擅专,于是命人将苏建押入囚车,将战况写明之后,交由刘彻裁决。

有人劝卫青,你就任大将军以来,还没有杀过将领,何不以苏建立威,事出突然,杀完之后再上报,陛下也不会不同意。

卫青摇摇头,我要那么多威望作甚?

居功不自傲,不想着树立个人威望,这也是刘彻对卫青放心的地方。

苏建回长安后,花钱宿罪,丢了官位。不过,他遭逢凶险,却没有投降匈奴,并将这一家风传了下来。

后来,苏建有了一个比他更有名的儿子——苏武。

回到长安之后,卫青发现,刘彻有了新的宠妃——王夫人。

据说这位王夫人也是平阳公主推荐的,毕竟卫子夫都30了,和刘彻也早过了七年之痒,留下更多的是尊重,而非宠爱。

历来贤后,都是以德行而立,没有以宠幸而扬名的。

李世民选择太子,无论怎么选,都是从长孙皇后的孩子中挑。他为什么喜欢长孙皇后,因为她贤惠,既能劝说自己听取大臣建议,又能挑选贤良的女人服侍自己。其他的女人,或许比长孙皇后漂亮,但又能漂亮多久,终究没有皇后那么贤良淑德。

羡美之心,人皆有之。

无论男女,喜欢都是年轻漂亮的人,卫子夫未必多喜欢刘彻,若是有的选,她也会选择比刘彻更帅气,更懂体贴的人。

可是身为皇后,卫子夫没得选,而刘彻有的选。

刘彻对卫子夫更多的是尊敬,觉得有她在后宫,后宫安稳啊,自己能少很多麻烦。

虽然尊敬卫子夫,可刘彻还是喜欢更年轻漂亮的,唱歌好听的,跳舞好看的,虽不至于冷落卫子夫,但去找她的次数也少了。

不过卫子夫倒也不怕王夫人,因为她是皇后,还是生下了嫡长子的皇后,她的儿子也终于被立为皇太子了。

公元前122年,六岁的刘据被立为太子。

为什么拖到这时候才立太子呢?

因为古代孩子的存活率不高,皇家虽然有御医在,看护的也好,可还是有夭折的概率的,故而得等到孩子长到一定年纪。

刘据和父亲刘彻一样,年纪轻轻就是太子了。刘彻当了十年太子,早早的继任,不过刘彻自身很能活,刘据当了31年太子,还是没撑乃父。

卫青比其他人更知道,宠妃的含义。卫子夫当年就是宠妃,替代了阿娇的地位,所以对待宠妃不能打压,而要拉拢。

宁乘对卫青说,将军能富贵,全靠了你姐姐。如今王夫人受宠,可是她家人还没富贵,将军何不送去千金,结交善缘。

卫青听从建议,取了五百金送给了王夫人家人。

此事传到了刘彻耳中,刘彻特意叫来卫青询问,卫青如实相告。

刘彻于是将宁乘提拔为东海都尉,调出长安。

卫青更加谨慎。

苏建曾经建议说,大将军应该多养一些门客,从古至今的达官显贵,没有不养门客的。

卫青摇头说,窦婴、田蚡都养了很多门客,陛下为此很不高兴,做臣子的奉公守法就好,养门客做什么?

作为刘彻昔日的贴身近臣,卫青知道了刘彻的好恶,向前面倒下来的前辈学习经验,总结教训。他能走到今天,不得不说,是因为见多了倒下来的人。

论宠爱,他不可以跟韩嫣比,韩嫣死了;

论资历,他不可以跟窦婴比,窦婴死了;

论亲疏,他不可以跟田蚡比,田蚡死了;

论贵贱,他不可以跟阿娇比,阿娇被废了。

卫青是真正意识到危机的人,所以他走到了最后,撑到了最后。

也有另一个人,和卫青一样不养门客——霍去病。

霍去病的母亲是卫青的姐姐,她是平阳公主的家奴,和平阳县的小吏霍仲孺生下孩子。

家奴的儿子,还是家奴。霍去病还是私生子,身份更加低微。

然而,随着卫子夫步步升高,霍去病也得到了刘彻的赏识。

当然靠山再硬,在军中也要一步一步来。

公元前123年,年近十六岁的霍去病被封为骠骑校尉,随卫青出征。

霍去病算是关系户,他之所以得到刘彻赏识,更在于刘彻也是青年才俊。霍去病不过是校尉,率领800骑兵,刘彻都是皇帝,统帅群臣了呢!

卫青已经够大胆了,他还要大胆。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大胆的抛弃辎重,深入远处,找到了敌人的薄弱地带,第一战就斩获了两千多人,被封为冠军侯,勇冠三军。

卫子夫一家,何其荣耀。

然而,一件事情打断了汉匈之战——淮南王谋反案。

刘安,公元前179年出生,比刘彻年长二十三岁,是刘邦的孙子。

他七岁封侯,15岁继承淮南王的王位,也算是少年得志。共

公元前154年,七国之乱爆发,二十四岁的淮南王刘安也接到了吴王的游戏邀请。

不过,淮南王最终渡过了这场危机,以一种很滑稽的方式。

对外宣言是这样的:

刘安想要响应吴王的号召,淮南国相非常兴奋的表示,微臣愿意为将军,替大王征讨刘启。

刘安非常高兴,将军政大权交给了他。

大权在握之后,国相将刘安软禁起来,守城对抗吴楚联军。正好朝廷大军来救,淮南王得以保全,事后也没有被追究。

如此看来,刘安倒像是一位偏听偏信的人,然而从事情后续的发展来看,并没有那么简单。

刘安是和国相演了一出戏。

淮南靠近吴、楚,贸然拒绝,很容易惹祸上身,可是答应了,就是乱臣贼子,吴楚兵败后绝对脱不了干系。

于是淮南王上演了这么一出戏。

吴楚赢了,只会杀国相泄恨,对淮南王冷言冷语嘲讽两句,并不会废了他封国;朝廷赢了,自己只能算是意志不坚定,淮南也算立功了,顶多废了自己王位,让自己儿子接任。

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做法,让淮南王躲过了危机。

刘安知道朝廷势大,动刀动枪抢皇位是不行的,要玩就玩点高含量的,名正言顺的。

怎么是名正言顺呢?

周勃、陈平诛杀吕氏,而后从天下诸侯王选有才德的人,伯父刘桓因为恭敬孝顺,又是高皇帝的子孙,所以被选为皇帝,谥号孝文帝,皇位也被他儿子名正言顺的继承了。

这就是名正言顺。

刘安于是先求名。

诸侯王求名的途径,莫过于礼贤下士,可是招那么多人,又不能用来造反,招他们做什么呢?

写书啊!

刘安自幼聪慧,博览群书,爱护百姓,很看重自己的声誉。自古以来,诸侯王多的不可胜数,可是留下名字来的屈指可数,还都是处在风尖浪口之上,才留下声名的。

如今海晏河清,自己在一方博有贤明,可是放在历史看,也就平平无奇,过不了多少年就被忘掉。要想不被忘掉,就得留下点能让后人记得自己的东西。

孔子无权无势,靠着《论语》《春秋》扬名三四百年,而且名声越来越大,可见写书是最好的方式。

可是自己身为诸侯王,哪有时间皓首穷经的写文章呢,就算写出来了,也未必多好。

没有人看的文章,是没有价值的。

可是刘安也有别人没有的东西——钱、权和地位。

刘安于是用自己有的东西,去换自己没有的——才气、学识和时间。

刘安召集数千人,用淮南之国力,写就了《淮南子》一书。

他本人也确实得以名扬天下,传之后世,历史课本上总免不了提他一句,虽然大多数人都没看过。

写好了书,那就要发出去。

刘安将书献给了太皇太后,书中推崇道家的清静无为,很合太皇太后的胃口。

当时,太皇太后和刘彻的权力之争,聚焦在道家和儒家的治国之争上。

刘安的举动再明显不过,博得太皇太后的好感,为太皇太后提供理论依据,支持她与刘彻斗下去。

不过太皇太后终究没有让刘安代替刘彻,毕竟刘彻是自己的孙儿,刘安是谁?

刘安的父亲刘长,被太皇太后的丈夫孝文帝发配而死,就算刘安大度,太皇太后心中未必不会想这一关节。

若是刘安当了皇帝,那么孝文帝这一脉,就废了。

后来太皇太后身死,刘安的算盘也并没有落空。他的女儿刘陵周旋在王室之中,为他积极奔走,只为一个缘故——刘彻无子。

很明显,若是刘彻有了意外,那么就要重新选人。

大臣们会选谁呢?

按照继承法来说,应该是孝景帝的其他儿子们。可是按照继承法,孝文帝根本没资格当皇帝,皇帝应该是孝惠帝的子孙。

可是大臣们将孝惠帝的子孙杀光了,迎立孝文帝。大臣们只关心谁上台对自己有利,反正都是你们刘家人,又轮不着我。

王太后没有其他儿子,那么刘安的机会来了。

刘安结交田蚡,得到了他的拥护,心中大定。田蚡是丞相,陛下死后他最有发言权,只要再拉拢其他大臣,到时候支持自己的大臣一多,那么王位非自己莫属。

应该说,刘安比皇后阿娇更有诅咒刘彻的可能性。

不过,即位这种事,谋划当然是好的,前提是出现意外。要等,也要靠运气,刘安运气明显不好。

他等了十二年,等到了皇长子出生,愿望破灭,心碎无痕。不过人生际遇难料,《淮南子》一书,给了他皇位都给不了的荣耀,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