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纷纭三国归一统
3431700000048

第48章 巴丘相聚,赋诗助兴(上)

出得偃月城,乘船前往巴丘,祖渊伫立船尾,默默的看着渐渐远离的巍峨的偃月城,思绪起伏,感慨良多。长风吹大浪,涛涛江水流,热火朝天处,码头吞吐忙。一边是如巨兽般吞食粮秣物资的偃月城,一边是初具雏形,一片繁忙的鲁山城。双城伫立,如门神般守卫夏口,不禁朗声吟道:“天地为棋盘,河川充棋子。乾坤经纬线,阴阳纵横间。长江浪滔滔,走舸橹摇摇。帷幄落子起,韬略奔走忙。”

盛成听见祖渊吟诗,放下手中的活,走来说道:“还是头一次听祖老吟五言诗呢。方才林安他们还说呢,祖老吟诗,肯定是万事已经成竹在胸。此次去江东,所有关节、疑难祖老都已经解开了吧。”

祖渊笑道:“未见庞统,不知孙权何许人,哪谈得上解开。只是方才远眺偃月城,想到孙权迟迟不攻破城池,突然想起一人,或许这就是原因呢。”

盛成好奇道:“谁能让孙权放下杀父仇人不管的?这可是孙权对外立威的最好机会,若有一丝可能,孙权都不会放过黄祖。这得是多大的威慑!”

祖渊笑笑,“你说会不会是黄霸!他可是六年上就来到沔阳了,说是退隐,可他手上可是握着黄家的精锐武装。想想看,若孙权全力攻城,黄霸突然出手,等若二黄联手,孙权还有何胜算?”

盛成眼前一亮,思忖一会,越想越觉得黄承彦这步棋走的妙,点头笑道:“孙权八年上又恢复对江夏的攻击,若其原因是孙权与黄承彦达成了某种默契,孙权得到了黄霸不会出手的承诺,那就更能说明问题。这个黄老头,平日里看似游山访友,不务正业的,暗地里竟搞出这么多道道来。你说是不是人越老,就越喜欢偷摸做事,享受阴人的快感呢?”

祖渊踹了盛成一脚,笑骂道:“打击面太宽了啊,什么偷摸、阴人,正面的舞台是你们年轻人的,老人见识多,给你们出出主意有什么不好。”旋又笑道:“是否如此,我猜庞统小友会给我们答案的。”

由于中途遇到风雨,耽搁了行程,直到第三天上,终于望见了巴丘的城楼。码头上,庞统带着一队士兵在那里等候多时。等船靠岸停稳,黄先抢出去抱住庞统,夸张的寒暄:“可算见到亲人啦!”庞统一阵恶寒,推开黄先,嘲笑道:“少来,山人能掐会算,这一路上你可风光的很呢,整个药王山都成你的产业了!你家老爷子人前可没少夸你。这次你再回襄阳,我那弟弟都想跟着你混了。以后你也是有小弟的大哥啦。”

黄先得意道:“老爷子总算看出我的厉害啦!算庞林那小子有眼光,跟着我飞黄腾达,轻松!”

庞统丢开黄先,不再说笑,一一与祖渊等人见过,便让手下士兵帮忙卸东西搬运进城,自己领着祖渊一行简单逛了下巴丘城,略略领略八百里洞庭的秀丽风光,便回府为他们接风。

得知祖渊希望见周瑜一面,庞统笑道:“不巧,公瑾去柴桑见仲谋去了,一时半会回不来,要见周瑜只能另找机会了。”

祖渊连说无妨,若事情进展不差,以后有的是机会见面的。

庞统说道:“应该是差不了,家父来信说,蒯、蔡两家又拉上了王家,正在加紧运作投降的事宜。不出意外,刘琮继位时,就是他们公开投降日。”

盛方笑道:“我们特意绕路过来,就是要了解目前的局势如何,士元你可不能像那些老头子似得藏私,把知道的都要告诉我们才成。”

庞统不答,却笑骂黄先道:“我就知道你们无事不登门,什么衷肠、离情,写的情深意重的,害我白感动一场。”

黄先早乐得哈哈大笑,前仰后合,捶胸顿足。众人不解,庞统从袖子里掏出书信,丢给林安,林安接住,展开一瞧,噗嗤笑出声来,半天方忍笑道:“我给大家念念:庞兄:近日无恙否?离别有年,弟甚是挂怀。入夏以来,世局变幻,兄劳心费力,寄人篱下,独撑大局,弟甚为不忍。故率二百神兵,直出襄阳,杀奔江陵,攻夺沔阳,平复夏口,兵锋所指,所向披靡。巴丘弹丸之地,敢阻天兵?兄若求平安,速置办酒席,弟与兄酒场分输赢,通宵诉衷肠。离情别绪,片纸难书。望好自为之。弟先手书。”

在座之人无不大笑,黄先笑的最为夸张,简直称得上呼天抢地了。引得彭威、铁锁等人都从小孩席上走过来瞧个究竟。

庞统陪笑一会,觉得无趣,便索性自个喝酒,待大家笑过,庞统方言道:“这事不提了,”话音刚落,又惹来一阵大笑,庞统也不禁失笑。等笑声落下,方又说道:“我这些年长跑江东,对江东地面上的事还算熟悉,其他方面,我未必有你们知道的多。”

祖渊揉了揉笑得有些抽筋的腮帮,说道:“我们去江东,自然是要了解江东人事。”

庞统招呼大家喝了酒,想说什么,不知从何说起,笑道:“还是你们问吧,硬要我说,还不知从何处说起呢。”

祖渊沉吟不语,正思索如何发问,盛成已抢先问道:“孙权明明可以拿下偃月城,为何迟迟不动手?可是跟背后的黄霸有关?”

庞统笑道:“这个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你说的不错,这黄祖用兵远不是孙权敌手,其实襄阳那边心里也是明镜似得,可是江夏是黄祖的地盘,换将是不可能的,这也算是荆州一本难念的经了。所以当年黄老才会安排黄霸驻守沔阳,就是要协防江夏。而孙权这边也有他的难处:江东内部山头林立,山地险峻处远未归附,对内作战要占用孙权大部兵力。若孙权一意孤行打掉了黄祖,把背后沔阳的黄霸惹出来到江夏前线,那江东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一来黄霸非黄祖,可不会死守不攻的;二来黄老历来是主张对江东用兵最力的,一旦黄霸掌握江夏兵权,肯定会引兵东下,到时候孙权内外交困,即使勉强击退黄霸,也会大大削弱孙氏实力,平白便宜了吴郡四族。对这点有着清醒认识的孙权,肯定不会做此蠢事,宁可先埋头平定内乱。”

盛成又问:“八年时孙权又恢复了用兵,却仅限于小打小闹,是何缘故?”

庞统道:“那时黄老已经有了移居江东的初步设想,具体内情我虽不知,但可以肯定黄老与孙权达成协议,黄老不干涉孙权复仇,孙权同意黄老内迁。可是孙权还希望拿下偃月城,这个是黄老所不能接受的。所以,孙权才会小规模用兵,一来试探黄老诚意,二来麻痹黄祖,让他认为孙氏老二用兵不过如此。一旦时机成熟,孙权必会给予黄祖致命一击。黄祖难逃一败,能否逃得性命,只能听天由命了。”

盛成再问:“现在黄老安排我们去江东择地安居,是否意味着他与孙权已经达成一致?到底谁妥协了?”

庞统道:“事实跟你们预想的差不多,黄老是与孙权达成了一致,这还是在我们之间对峙万山的时候。只是妥协的不是黄老,而是孙权!别这副表情,刚得知时,我也是大吃一惊,按说我们襄阳六姓更加着急,要妥协也是我们才对。但仔细一想也就了然:我们六姓既非主公,又非掌权世族,苦于自己能够做主的地方太少,很多事情需要各方势力都点头才行。江夏为荆州重镇,荆州不可能放弃,我们六姓在这方面无决定权,又不便游说,注定无法妥协。而孙权在江东是掌权者,他可以自主决定进退。一旦他认清形势:北方曹操是大家共同的敌人,需要联手对付方有可能取胜,而荆州可结交的朋友只有我们六姓。为了共同对付曹操,孙权妥协,就是必须的决断。”

祖渊笑了笑,补充道:“也未必就是妥协呢,在孙权眼里,江夏怕已经是他嘴里的肉了,岂能轻易放弃。不过,为了拉拢六族一起抗曹,他只是暂时不吃罢了。一旦我们联手击败曹操,江夏城********,那还不是谁实力大谁说了算!别忘了孙权驻沙羡是有重兵的,要取江夏,谁人有他手快?”

庞统接着道:“孙权也不吃亏,他放弃偃月城,是以黄老答应不争夺交州为交换的。交州虽偏僻,但好歹凑个万人军队,还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