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纷纭三国归一统
3431700000042

第42章 密室沙盘,沔阳攻略(上)

黄霸安排的接风宴席,十足的野战军气派,一溜长席上,肉是整块的酱肉、烧肉、整只的炖鸡,二十几斤重的鲫鱼、鳜鱼,横七竖八的摆在长几上,几道素菜是大锅炖煮的野生蘑菇混着小油菜。只有孩子那席上,特别准备了煎鸡蛋、桂花糕、干果等精致小吃。当中几口行军锅,里面热气腾腾的煮着大排骨,烫着酒,没有丫鬟服侍,从上到下都是五大三粗的丈二汉子在操持一切。

黄霸也不拘常礼,招呼祖渊等人席上就座,便大声喝骂着让兄弟们上席陪酒。满桌子的菜未动一筷,黄霸已经领着干了三大碗米酒。打过仗上过战场的汉子,这点酒下肚都没事,只有黄先勉强陪了三碗,觉得酒意上涌,胃里火烧火燎的难受,顾不上形象,便头一个抓起一条鸡腿大啃特啃。有人带头,其他人也一哄而上,赶紧找硬实菜填填肚子。黄霸也陪着吃了几块肉,夹了几口鱼,便领着祖渊、黄先他们一一介绍他的护卫头领:傅亮、谢庆、桓甘、王训、李次。除了李次,其他都不是汉人,是沔水各蛮族的头目,归附了黄家,因屡立战功,得以提升至黄霸亲卫并担任侍卫长。黄霸的亲卫都是脱产的,每天除了训练和巡逻,剩下的时间全部自己支配,自己不用干活,家里也免除着地租,还每月拿着军饷。挂着亲卫的头衔,走到哪里都是男人羡慕,女人仰慕的存在,而侍卫长,地位比那些豪门世家的头目丝毫不差,权势还有过之。

黄霸挨个介绍过去,除了李次,每一个之前都与黄霸在战场上有过交手,都有故事。五个侍卫长介绍完,黄霸他们又是几碗酒下了肚。好在黄霸也到此为止了,没有把席上的侍卫挨个介绍,不然光这介绍酒就要把他们喝趴下。

傅亮他们久随黄霸,对盛方等人大名也是如雷贯耳,今天终于见面,又是同道之人,当然要以酒会友,酒桌上先战上三百合了。

从清醒到兴奋,再到迷糊,也不知这接风宴持续了多久。反正等祖渊宿醉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身处黄家老宅的一间干净卧房了,室内窗明几净,床边上还站立着一个俏生生的丫鬟在伺候着。见祖渊睁眼,丫鬟忙递过热毛巾给祖渊擦眼,然后端上酸梅汤醒酒,等祖渊穿戴整齐,方微笑着说黄霸已经在外面书房等候,吩咐祖先生起来后就可随她一起去,说是有正事要谈。祖渊忙跟着丫鬟赶过去,只见黄先、盛方、盛成、武沛、林安都已在那里,不禁暗叹年岁不饶人,身体到底是比不过这些年轻人。

黄霸见人已到齐,便与傅亮、傅盛一起推开书橱,露出密室口,一道斜阶向下延伸,看不见尽头。小小书房里竟有如此布置,众人都感到有趣,又有一股探险寻宝的冲动。

黄霸带头,一阶阶下到底,四周点起蜡烛,只见整个地下密室空荡荡的,只有当中摆了个巨大的沙盘,祖渊上前一看,眼前一亮,兴奋失声喊道:“这是江夏城守沙盘图!”

黄霸得意道:“正是,这沙盘上,整个江夏军事要地:沙羡、鄂城、安陆、汉阳、沔阳、黄州、邾城、西阳、岳州、通城、下雉、崇阳等城镇以及周围山川水流、险关隘口,各地的驻兵配置,都标注的很详细。可以说,此图在手,江夏郡一览无余。”

除了黄先,其他人都是行伍出身,都贪婪的趴过去,仔细研究起来。只有带兵打仗的人,才会明白,这样一个沙盘,对一场战斗,甚至一场战役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黄先对沙盘不感兴趣,却疑惑的问黄霸:“二哥,你不是已经不问军政,隐退沔阳了吗?怎么会有这玩意?难倒你还想重出掌兵不成?”

其他人这才意识到这点,都从沙盘上抬起头,盯着黄霸。

黄霸笑道:“不必这么看我,既然带你们来到这里,当然要告诉你们内情了。这话还是要从当年我与老爷子一起隐退说起,老爷子自己,那是游山访友的自在了,却把我安置在老家。这里经过这么多年动荡,朝廷早就顾不上,只要当地蛮族别造反生事,断绝水道就成。起初我觉得是个闲差,还不是很情愿呢。等来了才发现,这里朝廷虽不管,也没有赋税任务,可是那些蛮族野民,日子还是不好过。当地汉人大族太强势,对他们压迫又太狠,不是抢他们的水田,把他们赶进山,就是抓他们当奴隶,为大族开山挖矿、种地捕鱼,再不就是给蛮族摊各种捐税,一个普通人家一年辛苦有时还不够上缴的。结果好多蛮族不堪压榨,整族的搬迁进山,靠打猎捕鱼维持生计,断炊了就下山抢吃的。造成前些年蛮汉之争年年不断,我刚来时,只是带着兄弟们四处灭火,发现人抓了不少,也杀了不少,但是那些蛮族该反的还是反,该抢的还是抢,我的兄弟倒是在剿匪中死了好几个。后来,我向老爷子请教怎样才能彻底平息蛮族匪患,老爷子反把我骂了一顿,说让我来沔阳是为了黄家今后的保障的,你去那里大肆杀人,以后黄家有事,谁来替黄家卖命?骂过之后老爷子就跟我一起重新定下经营方略。再返沔阳,我着重做了几件事,一是丈量土地,二是围山垦荒,结果账面上多出了上万顷优质水田。然后我便强推十一租税,不管是谁家种地,都要上缴收成的一成,地分上中下等,年成也分好中坏等,不同的土地不同的年份,上缴的标准也不同,咱得给别人留活路,大家都能吃的上饭,我们家的日子才好过。

还有就是在沔水、汉水、巴水、蕲水等水道边或加固河堤,或引水上山,变淤泥湾为水田,变下等地为中上等地。做完这些活,我便派人进山与那些蛮族接洽,告诉他们别窝在山里了,现在沔阳是我们黄家的地盘,在这里种地生活,我们黄家只收一成租子,再无别的捐税徭役。需要人工时,我们黄家会按日付酬征召壮丁干活。同时也告诉他们,在山里住也没关系,只是你们缺粮的时候可以拿别的东西跟我们黄家换,木头、毛皮都行,实在没有,黄家也可以赊给你们,日后你们有了再无息返还就成。开始各族还都有顾忌,不敢随便下山,毕竟双方打了这么多年仗,互有死伤,怕黄家使得诱敌计。我也不急,也不强求。后来慢慢陆续有人下山,渐渐开始每年都有大批蛮族野民来黄家登记。只要在我黄家登记,就可以分得土地耕种,每年按时交租,黄家就会保证他们的家园不受侵扰。这样,几年下来,蛮族匪患终于平息,现在已是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景象了。”

林安问道:“原先那些豪强大族岂会容你这么干,他们没反抗?”

黄霸冷哼一声:“怎么没有,只是他们势力再大,能大过我们黄家?那些识时务的便选择依附我家,不识时务的那就撵走了事。当然也有些顽固派被灭族的。”

盛成问道:“这么大块地方,你在这里发展一家势力,公开施惠收买人心,州府、郡衙不管不问吗?”

黄霸说道:“这就是老爷子去协调了。我只做好份内的活就是。之前还没什么动静,这几年,我每年都要往江夏县输送十万斛米粮。再多的话,江夏县就要拿出银子来买了。”

黄先惊讶道:“十万斛?那我们一年能收多少租子?”

黄霸说道:“差不多十二三万斛吧。”

黄先摇头道:“这不几乎全部收入都交了出去吗,那我们还有什么油水可赚的?”|

黄霸笑道:“账不是这样算的,这租子是我们每年的固定进项,上下浮动不大,用它来应付江夏郡官里的缴纳已经足够。其实我们的收入主要是靠买卖来的。你想,这些年江夏县战事不断,短缺的可不仅仅是粮食,柴米油盐酱醋茶哪样都缺,量又很大,自然有很多的商家来往做买卖,他们的货一般不直接运送到江夏,而是先到沔阳转手给我们,再由我们卖到江夏去,光这里的利润一年就不下十万两银子。”

黄先既喜又疑道:“江夏可有那么多银子吗?”

黄霸笑道:“没有银子就卖地呗,我们在这里是为了家族的保障来的,赚多赚少在其次,民心和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傅亮在旁笑道:“三爷可去打听打听,在沔阳地面上,人人只认黄家,不知官府。黄家要是揭竿造反,我敢保证三天之内就能凑出三万整装的精锐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