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明简史
3399400000013

第13章 汉朝(1)

楚汉之争刘邦入咸阳之后,与当地百姓“约法三章,秋毫无犯”,以此树立民心。并收集秦的档案、律令、户籍等等,为日后的统一做准备工作。项羽也在击破秦军主力后,率军抵达鸿门(今属陕西),准备与刘邦决战。刘邦自知不是项羽的对手,便采取谋士张良的建议,亲至鸿门与项羽言好。项羽则设宴款待刘邦,项羽的谋士范增在席上多次示意项羽下决心杀死刘邦,而项羽犹豫不决,刘邦席间乘机逃走,这就是著名的“鸿门宴”。随后,项羽进驻咸阳,杀秦王子婴,焚烧秦宫,收罗财宝,分割天下。尊怀王为义帝,不久又将义帝暗杀,自立为西楚霸王,占梁、楚等九郡。封刘邦为汉王,居巴蜀。又三分关中,封秦军降将章邯等人为王,以牵制刘邦,随后又陆续分封了十八个王。项羽的分封引起一些军事将领的不满,其中手握重兵却未得封王的田荣首先发难,起兵反抗项羽。刘邦伺机进入关中,从此开始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在四年的战争中,项羽的军队虽然作战勇猛,但却经常腹背受敌,疲于奔命。而刘邦知人善任,拉拢其他各派势力共同对付项羽。经过一系列战争之后,前203年,项羽同刘邦讲和,划鸿沟为界,分割天下。以东属楚,以西属汉。讲和之后,项羽罢兵东归,刘邦也欲引兵西退。刘邦手下谋士张良、陈平等力劝其趁机灭楚。于是刘邦集结各方力量,共同征讨项羽。诸路大军约四十万将项羽包围,项羽不敌,败退至垓下(今属安徽),在四面楚歌声中自刎于乌江(今属安徽)河畔。楚汉之争,力量较小的刘邦之所以能取胜,是因为刘邦善用计谋,拥有一批贤臣武将,又知人善任,加上有关中作为其战争的大后方,资源充足,故最终由弱变强。反观项羽,自恃勇猛过人,迷信武力,妒贤嫉能,又残暴好杀,使得许多谋士武将离他而去。其后方虽然面积广大,但各个割据势力充斥期间,缺乏一个稳定的大后方,致使他在战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并最终导致战争的失败和其个人的悲剧人生。

历史发展

西汉的建立和巩固西汉建立之初,由于连年战争,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经济凋敝,人口锐减。为应对这一系列困难局面,汉高祖刘邦采取一系列恢复经济的措施,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与民休息,逐步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复员军队,恢复生产。按军功给复员士兵分配土地,使他们成为自耕农,从事生产。一些较高职位的军官,则获得爵位,分封到了大量的土地。(二)招募流亡,组织生产。一些在战争中丧失土地或者少地的农民被组织起来,再次获得土地,安心从事生产。(三)释放奴婢。由于自秦末以来的连年战火,许多人因饥饿而被迫卖身为奴,致使国家控制的人口锐减。汉高祖规定,因饥饿而卖身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在采取以上种种措施之后,西汉政府控制的人口有所增加,社会生产发展,整个阶级社会的矛盾得到了缓和,总体上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西汉政权的稳固。

文景之治汉初,鉴于秦亡的教训,汉高祖刘邦在政治上实行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这种思想主张在文帝、景帝时期得到进一步推行,社会生产得到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整个社会的经济也呈现出初步的繁荣。因此,这一时期被史学家们誉为“文景之治”。

七国之乱汉高祖刘邦亲历了秦末农民起义,他错误地认为秦亡是由于没有实行分封制,以至于在国家危难之际无人救援。于是在西汉建立后不久,汉高祖就“惩戒秦孤立之败”。在相继除去几个异姓王之外,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杀白马立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然而事与愿违,这些诸侯王势力迅速膨胀,开始对中央集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并最终在汉景帝时期酿成了“七国之乱”。面对严峻的形式,汉景帝与分封的齐王谈判,在谈判未果的情况下,景帝派出太尉周亚夫前去平叛。仅仅历时三个月,叛乱被迅速平定。诸侯王实力大为削弱,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

1.西汉的强盛时期

汉武帝统治时期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16岁即位,在位54年。他即位后继续汉景帝生前推行的养生息民政策,并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只能由嫡长子一人继承王位。并以皇帝恩泽的名义把土地再分封给诸侯的子弟,表面上看起来是皇帝厚待他们,实际上却使每个封国的面积都化整为零,渐渐缩小,再也不足以与中央朝廷抗衡,进一步削弱了诸侯的势力。同时又利用“酌金夺侯”削减许多列侯的爵位。前112年,汉武帝以列侯的酌金成色不足为由,消夺了一百零六个列侯的爵位。此外还颁布“左官律”和“附益法”,规定在王国的官为“左官”,低于朝廷同级官吏,以示歧视;“附益法”限制士人与诸王的交游。同时汉武帝引入了刺史的官级,监察地方。在经济上加强中央

集权,将冶铁、煮盐、酿酒等民间生意改为由中央管理,同时禁止诸侯国铸钱,使得财政权集于中央。他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学在古代中国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但汉武帝在宣扬儒学的同时亦采用法规和刑法来巩固政府的权威和显示皇权的地位,属于“外儒内法”。对广大百姓宣扬儒道以示政府的怀柔,而对政府内部又施以严酷的刑法来约束大臣。在军事上,汉武帝北击匈奴,东征朝鲜,南服西南夷,大大扩张了西汉的领土面积。对外关系上,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加强内地与中亚各国的联系。汉武帝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得西汉进入了鼎盛时期。但是在汉武帝末年时期,由于连年对匈奴和西域用兵,又举行封禅和祀神求仙,使得贫民徭役加重,苛捐杂税增加,农民大量破产流亡。局部地区爆发了不同规模的农民起义,这使得汉武帝不得不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开始安抚流民,并在轮台下《轮台罪己诏》,以示自己犯下的错误。这些举措确实也起到了一些作用,使得汉武帝末年风雨飘摇的政权重新稳固,并为即将到来的昭宣中兴打下了基础。

昭宣中兴汉武帝死后,汉昭帝和汉宣帝相继当政。他们继承了汉武帝晚年的政策,实行轻徭薄赋,整顿吏治,平理刑狱。这些措施缓和了阶级矛盾,发展了社会生产,使得一度陷入危机的西汉重新兴盛起来,史称“昭宣中兴”。

2.西汉末年的危机与王莽篡汉

西汉末年危机和王莽改制西汉末年的危机自汉武帝晚年已经初见端倪。一些皇亲国戚、豪强地主和私商大贾肆意兼并买卖土地,使得土地日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造成许多自耕农破产,阶级矛盾日趋恶化。统治集团内部,外戚宦官干政,皇权旁落。汉成帝时期,外戚王凤和其兄弟轮掌西汉政权。哀帝上台后,收回了王氏把持的大权,可是自己也受制于祖母傅氏和生母丁氏,傅氏和丁氏两家族长期把握西汉晚期的政局。到了哀帝晚年和平帝时期,外戚势力膨胀到了极点,外戚出身的王莽篡夺汉室,自立为帝。

广大平民百姓在统治者的残酷剥削之下,走投无路,他们为了生计,或卖身为奴,或四处流浪以致饿死。整个劳动人民的生活陷入绝境,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反抗西汉的统治。成帝时期,爆发了颍川铁官徒申屠圣、山阳铁官徒苏令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到了西汉晚期,一些小规模的农民起义更是连绵不绝。在人民起义的打击下,西汉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外戚出身的王莽乘机拉拢各方势力于公元8年夺取汉室政权,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王莽上台之后,为应付一系列严峻的社会危机,缓和社会矛盾,也采取了许多改革措施。主要是限制土地兼并和买卖奴婢,平抑物价,改革币制,统一度量衡等等。除了这些基本措施以外,王莽还对一些官职名称、各地名称,甚至国号也做了多次更改。王莽的这些改革措施,是应对西汉末年以来社会危机的一次尝试,或多或少地触及了当时社会矛盾的焦点。但是从后来王莽政权迅速崩溃的结局来看,这些改革措施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成为王莽政权迅速失败的催化剂。从根源上讲,王莽改制触犯了一些大地主和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币制改革矛盾丛生,许多商人和贫民因此破产,民怨沸腾。加上王莽用人不当,吏治腐败,一些官员在改革中以权谋私,造成官民关系紧张。在改革的同时,王莽又相继发动对周边少数民族的不义战争,这些战争不仅劳民伤财,而且破坏了西汉以来同周边民族的友好关系。种种矛盾聚集在一起使王莽政权陷入了空前危机,一场酝酿已久的绿林、赤眉大起义即将爆发。

绿林、赤眉大起义和王莽政权的覆灭绿林起义军因长期活动在绿林山(湖北大洪山)而得名。起义军领导人为王匡、王凤兄弟,西汉末年王氏两兄弟因饥馑率饥民起义。赤眉军以樊崇为首领,为与官军相区别,军队中的每人皆用赤色涂眉,故称“赤眉军”。绿林、赤眉起义后不久,队伍迅速壮大,绿林军在湖北京山大破官军,缴获大量物资,取得一系列战果,一时间声名大振。在农民起义烽火燃起之时,一些汉朝宗室也加入到反对王莽政权的斗争之中,他们与绿林、赤眉军汇合成一股强大的反对王莽政权的势力。公元23年,起义军和王莽政权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在昆阳展开,这就是著名的新汉昆阳之战。在这场战役中起义军人数虽少,但他们斗志旺盛,意志坚定。王莽军队人数虽多,但骄傲轻敌。刘秀派王凤、王匡固守昆阳,自己则带十余人冲出包围,集合了偃、定陵等地的起义军驰援昆阳。起义军里应外合,勇往直前。在各路起义军的打击下,莽军大败,自相践踏,溃不成军。此次战役基本摧毁了王莽的主力军队,从根本上瓦解了王莽政权。昆阳之战后,起义军乘胜西进,攻克关中,王莽被杀。经过各路起义军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推翻了王莽政权的反动统治。在取得反抗王莽政权斗争胜利之后,绿林、赤眉起义军却因内部矛盾相互火并,双方损失惨重。加上地主豪强势力的围追堵截,起义军最终在公元27年遭到镇压,其他各地起义也相继失败。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历时十余年,波及黄河、长江流域,最终用武力推翻了王莽政权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迫使后来的统治者不得不采取一些让步措施,部分无地少地的农民夺得一些土地,大量奴婢也获得了人身自由。他们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

3.东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在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大起义中,许多汉朝帝室贵族也乘机投身于反抗王莽的斗争之列。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便是其中一个。刘秀是西汉宗室之后,他以恢复刘氏汉室为己任,起兵反抗王莽。刘秀依靠一些地主豪强的支持,采用分化、瓦解和利诱等手段,收编起义军,逐渐扩充自己的势力,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称帝后,开始全力镇压农民起义军,经过十余年的斗争,相继消灭了各地农民起义军和封建割据势力,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东汉初年的统治东汉建国之初,国家经过长期动乱,灾荒连年,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东汉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恢复和发展经济。首先是安抚流民,释放奴婢、囚徒,缓和阶级矛盾,增加社会劳动力。其次是裁汰冗吏、复员军队,既减轻农民的负担,又增加了劳动力。最后是减轻赋税和实行“度田”,恢复西汉建国初年的“三十税一”制度。度田是为便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调徭役而推行的一项调查土地数目的政策。此举遭到了地主豪强势力的激烈反对,后来逐渐流于形式。但度田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地主豪强势力,有利于东汉政府的赋税和徭役的征调。

明章之治明、章二帝在位时期,继续推行光武帝刘秀的一些政策。对内禁止外戚和王室专权,兴修水利,奖励农耕,发展生产。对外北击匈奴,沟通西域。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持续向前发展,国家出现了较为兴盛的局面。史称“明章之治”。

政治制度

汉承秦制,同时也创立了一些重要的政治制度,其中许多制度对中华文明的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汉朝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央行政制度汉中央政权也实行三公九卿制,汉朝的三公包括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他们共同行使宰相之职,其中丞相权力居首。丞相这一职位早在秦国武王时期就已经设立,并为后来的秦、汉两朝所延续。丞相的主要职权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随着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相权和君权之间逐渐产生了矛盾。经过秦汉两朝改革,皇权不断得到加强,相权受到削弱。到了东汉时期,丞相地位和权力已经大不如前代。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协助丞相处理政务,同时负责对丞相及百官行政活动的监察。东汉时期,三公名称有所改变,称为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尽管声名显赫,但无实权。光武帝为防止重蹈王莽篡汉的历史覆辙,不再设立宰相之职。尚书台实际上成为中央最高权力机关,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台的主副官分别为尚书令和尚书仆射。九卿制源于战国时期,秦汉乃成定制。九卿包括太常、光禄勋、卫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和少府等官,分管皇帝的宗庙、皇宫禁卫以及建筑、刑狱、财政等事务。

汉朝的地方制度西汉建立之初,汉高祖错误地认为秦亡是没有实行分封,以至于在农民起义时孤立无援。一度出现郡县制和封国制并存的局面,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封国的存在,对于中央政权始终存在威胁。经过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和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等一系列措施,诸侯国仅剩其名,实质上与其他郡县并无二异。郡的下属机构是县,县以下为亭、乡、里。设有亭长和里长,均由郡县任免。乡则设三老:有秩、啬夫和游缴,均以年长者担任,不参与实际行政,也没有俸禄,主要负责基层民事、诉讼和税务等。秦实行的是郡县制,到了汉朝逐渐演化成州、郡、县三级。州出现在汉武帝时期,最初是为实行监察而设置的,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派刺史监察各地官员的活动。刺史之名曾经多次变更,或称州牧或称刺史。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刺史的权力日重,州也逐渐成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