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明简史
3399400000010

第10章 周朝(5)

墨子及其思想墨家的创建者是墨子,著有《墨子》一书。据《墨子》可知,墨子思想有十条五类纲领,据《墨子·鲁问》所云:“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从中可以看出墨子的思想分为五类,共十条纲领,兼爱和非攻是十条纲领的核心内容。他坚决批判挑起战争的国家和骄奢淫逸的行为。他认为战争是万恶之源,是人们好勇斗胜、争夺利益的心态造成的,这就必须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他呼吁人们要“兼相爱,交相利”,并进行一系列实践活动。如墨子为了劝说楚王放弃攻宋,先给楚王讲了一个有“窃疾”的人的故事,这个患有“窃疾”的人自己家里有很多好东西,却偏偏眼红别人家里不好的东西,甚至还去把别人家破烂的东西给偷回来。墨子给楚王讲这个故事的用意在于提醒楚王,楚国本来就是个大国,国力强盛,物产丰饶,没有必要去做攻打宋国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楚王听完故事无言以对,但这并不足以打消楚王攻打宋国的念头。楚王为此找了个借口,“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这句话就是说,公输盘是很有名的工匠,他制作的云梯很先进,攻下宋国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何乐而不为之呢?墨子见楚王一意孤行,决定采用模拟战争的形式彻底说服楚王放弃攻宋。几番模拟战下来,公输盘的新式武器云梯在墨子的防备工具前占不了任何便宜,最后,墨子告知楚王,自己已经将防备工具送往宋国,楚王见实在没有便宜可占,遂打消了攻宋之念。另外墨子的思想也包含着朴素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判断事物,不能凭个人的猜想判断是有还是无,而要以眼睛看到的或耳朵听到的为准。虽然墨子强调感觉经验的真实性的认识论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墨子并没有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还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逻辑思想体系。墨子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并要求将“辩”作为一种专门知识来学习,这在中国逻辑学术发展史上是一个历史性的创举。

天人关系的演变西周时期,周公及大臣们提出了天命转移的“以德配天”说。这意味着神权法思想的一次重大变化。周公相信世上是有天命的,但并不固定,只有品行高尚之人才能承受天命,然而若此人德行不再,天命就将改变,另择有高尚品德之人。这就是“惟命不于常”,“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尧有德则启立夏,桀失德则夏亡;汤有道则代夏而兴,纣无道则夏亡周立。一方面,“以德配天”这一说法很显然还承认天命的存在,也就是说当时还没有摆脱神权法的桎梏。只要有天命存在,统治者相信,他们只要保有德行,就可以保周朝统治千秋万代,延绵不绝。领域方面,由于商残暴失德,以致失却民心,才导致灭亡的下场。周朝统治者吸取了商朝灭亡的教训,要珍惜天命,注重君王德行的修养,维护民心,否则就要为天命所弃。从侧面讲,“以德配天”说的提出表明了统治者开始注意人民的力量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春秋时期,天人关系朝着人的地位提高、天的地位下降的方向发展。从此,对于天人关系的探讨主要出现了两个新的方向:立足于人和立足于“道”。立足于人的主要是儒家学派的代表孔子和孟子。孔子重视和强调人的主观努力但又不完全否定天命,承认天命的存在有不完全宿命。孟子从人性的角度研究天人关系,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有天赋的善心,把人性、天道和人道统一起来,对天人关系作了天人合一的回答。立足于“道”的主要是道家学派的代表老子和庄子。老子提出“道”的概念,直接探讨天道,并由此引出人道,认为人道法自然。庄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气的变化、道的体现。他把人完全看做是自然的一部分,认同万物一体。在天人关系上,荀子的思想和儒家的两位主要代表有很大区别。他提出了“天人相分”的思想,强调天人是两个不同的领域,认为人应该在区分天人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除了儒家和道家两家外,还有墨家对天人关系也进行了探究,主要是墨子的反对天命论的观点。墨子提出,只有劳作才能维持生活,人的一切都取决于努力而不是天命。

周朝的文化艺术和自然科技

散文、诗歌西周及其前两代王朝是我国散文的形成时期。其代表作有《尚书》和《逸周书》。《尚书》中的《周书》记载了西周的历史。《周书》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其记录方式、叙事论述都趋于完善。其中,《顾命》和《金滕》两篇作品的叙述风格颇有特色,为后世散文写作树立了榜样。《逸周书》中的《克殷》是一篇成功的纪实文学作品。西周时期的诗歌精华均集于《诗经》之中,《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从《诗经》看,史诗是西周诗歌的主旋律,这些史诗既有民生篇,也有歌功颂德篇,还有政治讽刺篇,而以描述民生的诗歌最多。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主要是“楚辞”,这一时期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散文分为两类: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经历了从语录体、对话体到专题论文的发展过程,其特点表现为论述由简洁易懂趋于详细严明。这一时期诸子散文的主要作品有《论语》《孟子》《庄子》《荀子》和《韩非子》。《韩非子》的文体富于多样性,意味着先秦论说散文已经成熟,《荀子》和《韩非子》可以说是先秦论说散文的高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散文主要有《左传》《国语》和《战国策》。《左传》善于描述战事,且融文学性与史学性于一体,实为不可多得。《国语》善于细节描写,生动真切。《战国策》以人物为核心展开记述,文学性较强。“楚辞”是战国时代楚国人创作的诗歌,以屈原为典型代表。在汉代,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被刘向编辑成集,名为《楚辞》。《楚辞》中有很多历史资料和神话传说,以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保存最为完整,史学价值非常高。《楚辞》是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艺术的发展这一时期较为出众的艺术形式主要有乐舞、绘画和雕塑,其中雕塑艺术尤其出众。西周时期是乐舞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其主要内容就是宫廷乐舞。到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一种快节奏、热情奔放的曲调——“新声”应运而生。“新声”一改宫廷乐舞主要以鼓、钟、磬这些打击乐器伴奏的方式,采用丝竹乐器,主要以竽为主。“新声”和丝竹乐器的兴起代表了音乐的进步。战国时期已懂得八度位置和增减各种音程的乐理,这标志着战国时期音乐文化的繁荣,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整套编钟证明了这一点。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一种艺术水平较高的舞蹈——《万舞》,以楚国的舞蹈特色最为鲜明。楚舞表演性强,注重舞蹈造型美。有人研究《楚辞》中的《九歌》,发现楚国的祭祀群舞已经出现了“人物”和“情节”,它那种大场——小场(歌、舞,或有情节的小品)——大场的结构,一直到今天都还是我国民间歌舞主要的结构形式。

春秋战国时期的绘画艺术主要有壁画、铜器画、漆画、帛画四种形式。这一时期的绘画并不成熟,但是出现了一种很新奇的绘画艺术——荚。《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关于这种绘画方式的记载。这种荚实际上是一种微型画,通过物理学上小孔成像的原理将其放大成彩色大画面即可,微型画的出现充分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能。

西周时期的青铜雕塑艺术风格逐渐淘汰了商朝艺术中神秘恐怖的气氛,向写实的方向发展。主要以人和动物为雕塑对象。刖刑奴隶守门鬲是青铜器中人物形象雕塑的代表作品。已知的刖刑奴隶守门鬲有两件,这两件作品都是通过具体生活环境来表现人物的。其中一件出土于陕西扶风庄白家1号窖穴,此器形状像房屋,正面右门,门左侧有一个裸身、脑后有发髻、双足被刖的守们奴隶。另一件收藏在故宫博物院,也是房屋的形态,门左侧同样有一个守门的奴隶,裸身、刖去左胫。这两件人物雕塑非常明显地体现了西周奴隶的悲惨生活并揭露了残酷的阶级压迫关系。这两件作品还非常具体地再现了西周时期的房屋形态。陕西扶风西周宫室建筑遗址出土了两件中亚人形象的蚌雕人头像,深陷的眼窝,高挺的鼻子,还戴有护住耳翼的帽子。这两件头像间接表明了西周时中国与中亚国家已有往来。西周动物形象的雕塑作品,多数表现出明显的写实倾向。如出土于辽宁喀左旗马厂沟的青铜鸭尊,身上有简单的浮雕与线刻纹饰,口开于背,整体写实,为周初燕国铜器。陕西眉县李村出土的驹尊,是典型的兽类雕塑形象,是贵族为了纪念参加周王举行的“执驹”之礼受赏而铸造的,雕塑工匠的写实水平非常高,对于动物身体比例和身体结构的勾勒也相当准确,且线条优美,如实地展示了马的生动形态。雕塑艺术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繁荣局面。这一时期首次出现了代替活人陪葬的人物雕塑陶俑和木俑。动物雕塑在战国中期最为丰富,形象生动且变化多端,最著名的是1923年河南新郑出土的立鹤方壶。

自然科学的进步周朝的自然科学知识比夏商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医学等方面。在天文历法上,西周已用十二地支来计时,并出现了一种计时工具——漏壶。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的进步非常显著。人们不仅创立了立圭表侧日影的方法,二十四节气,还确立了岁星计年法。春秋战国的天象观测成果更为惊人,有世界上关于天琴座流星雨的最早记载,有最早的陨石记录,有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还留下了丰富的日食观测记录。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天文学专著——《甘石星经》。该书的问世说明当时人们对于行星天象的观测已日趋精密。

在数学上,西周沿承了商朝的十进制计数法,且人们掌握了“勾三股四弦五”的知识,这说明我国发现勾股定理至少比西方早了一个世纪。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数学知识。如四则运算和筹算的方法已趋于发展成熟,分数也常被使用。墨家学派的著作《墨经》记载了不少数学知识,但着重论述了几何学问题,可以说是理论几何学的萌芽。

春秋战国时期还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物理学。《考工记》和《墨经》代表了当时物理学知识的水平,其中,《考工记》主要研究了力学知识,而《墨经》则专于光和成像,同时对时间、空间、运动和时空的相关性也做了研究。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地理学的初创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地理学专著,如《禹贡》《五藏三经》《管子·地员》等。其中《管子·地员》是一部生态地理植物学著作,它根据农业生产的情况对地理类型进行了分类,地理学价值很高。此时已出现绘制地图,而且手法已经相当精准。战国时期已开始使用“制图六体”的原则。

医学上,西周时医学已有分科,并重视病例的记录和报告,已初步了解某些疾病和季节变化的规律。西周最重要的医学贡献就是总结出了“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生死,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的医学理论,开启了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学理论先例。在春秋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专职的医生队伍。同时,专门医学著作也陆续问世,如长桑君授予扁鹊的《禁方书》,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等。其中《黄帝内经》确立了以脏腑经络气血为核心的医学理论体系,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医学还吸收了名家的所有关于生理、病理、养生、治疗等的哲学思想,促进了医学理论的完善和形成。春秋战国时期还普遍使用复方,出现了方剂学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