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末路镇长和他的情妇
33747000000014

第14章 想死

他想死,与其生不如死,不如去死,死是最好的解脱。

有一次,他爬上楼顶,看着楼下,高高的刀削般悬崖似的墙壁,有风凛然吹过,他空前镇定从容。以前每次从高处往下看,他都有种本能的恐惧,奇怪的是这次他内心没有一丝一毫的恐惧,那种仿佛生死置之度外,超脱凡尘的感觉,让他很享受。他想,只需要纵身一跃,大概几秒钟之后,生就成了过去时,死就变成了完成时。

完成时多好,事情就怕没完没了。

他现在觉得,其实死亡一点都不可怕,甚至都有些诱惑力了,死亡多好啊,死了,再也不用担忧被举报,被调查,被双规,被判刑,被人嘲笑,被人唾骂,再也不用遭受白天的危机,夜晚的噩梦,未来的绝望,万劫不复的恐惧,从此天地平和,万物俱静。

另外他冒险般地想感受死亡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是生命慢慢消失,意识也渐渐模糊?还是生命瞬间强大,意识瞬间清晰?是不是有传说中的极致体验,天堂般的感觉呢?会有洁白的天使,带着甜美的笑容,散发着芳香的气息,奏响悦耳的旋律,唱着动人的歌曲,闪耀着明亮的光环,在祥和幸福中来迎接吗?

想象死亡的美好,让他对死有了些向往和期待。他跨过了对生的留恋,开启了死的路途。现在剩下的就是选择死亡的时间和地点,以及方式。

这也是一件烦心的事情,当真正开始准备死亡,他才意识到,死也不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应该怎么死呢?什么是最佳的死亡方式呢?

不同的死法,意义是不同的。他要追求最有意义的死法,死亡的价值也必须最大化,人生最后一件事,必须安排得妥妥当当。

平白无故地自杀,落下畏罪自杀的名声,如果再被加上最自绝于人民的结论,那就更是永世的耻辱了,这断不可取;那么人为的意外呢,比如车祸,比如不慎坠崖,这样的死,无褒无贬,没有骂名,亦无颂歌,属于平常平淡之死。有没有更好的呢?因公死亡,对,这是最完美的了。可是这样的机会却可遇不可求啊。要是能来一场特大洪水就好了,

于是他日日盼望天降暴雨,洪水滔天。

可是天一直少雨,到了夏秋洪讯期,依然少雨,往年这个时候暴涨咆哮的河流现在几乎处处浅水,每次到河边看到快要干涸的死焉焉的河水,他心里遗憾而恼怒,觉得老天不作美,处处跟他作对,连死的机会都不给,真是天要绝人啊,连条死路都不肯给!

活路已断,死路亦无,他经常莫名地发笑,笑声怪异奇特,连他都感觉惊讶,仿佛那笑声不是他发出的。无端怪笑是疯狂的前兆,他想是不是自己快要疯了。

他常常会想起和父母在一起的那些时光,很温暖,很快乐,很踏实,无忧无虑,可是很短暂,从他上小学六年级开始,他就住校了,每周末才回一次家,后来上了高中,到了县城,基本是一两个月回一次家。工作后,大多数时间都忙于应酬了,忙于领导的事情,有空也常常是到岳父家,因为岳父决定着他的前途,尽管心里经常想回家和父母吃饭聊天,他喜欢那种在家里的感觉,特别喜欢与父母在饭桌上的感觉,无论吃什么都香,都舒坦。

可是现在一切都晚了,父母一去不回了,永远地离去了,隔着天与地的距离,隔着无法想象的距离,隔着让人心碎的距离,那距离遥远到让人绝望得心痛,让人心裂开,却流不出血来。

世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与离开的亲人的距离,那是怎样一种距离啊,只有耗尽生命,死后才可以走到吧。

一天他去了父母的坟上,很多年没有来过了。坟已经被人拆了石头,铲去了坟头,曾经庄严肃立的碑也被人扔到了荒草中,慈父,慈母几个字还依稀可见。

悲愤羞愧交加,他疯癫似地似哭似笑,感觉心被划了无数道横七竖八的口子,每道口子里面都流淌着悲愤和羞愧的血。他没有想到,会有人仇恨他到跟离世的人过不去。

他想自己死后,如果有坟,被掘的命运是无法避免的了。

深重的悲凉如四合的暮色湮没了他。

也许这就是报应吧,尽管他掘人坟墓是因为国家政策有火化任务,可实质不都一样吗?掘人坟墓者,被人掘坟墓。

正是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