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血液科速查手册
3366900000015

第15章 白细胞疾病(7)

(4)EB病毒抗体测定:人体受EB病毒感染后,可以产生膜壳抗体、抗膜抗体、早期抗体、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抗体、病毒相关核抗体等,临床虽可用于判断疾病不同时期,但VCA-IgM抗体意义最大,是急性期重要的诊断指标。

2.次要检查EB病毒培养很少用于临床。

3.检查注意事项

(1)骨髓象缺乏诊断意义,但可除外其他疾病如血液病等。

(2)嗜异性凝集试验在病程的第2日即可呈阳性,但显著变化一般见于第1~2周,最迟有数月后才开始升高,故必须强调多次重复检查的重要性,1~2次阴性结果不能否定诊断。另外约10%病例的嗜异性凝集试验始终阴性,大多属轻型,尤以儿童患者为多。

诊断标准

国内诊断标准如下。

1.临床表现

(1)发热:热型不定,持续1~4周或更长时间后骤退或渐退。

(2)咽峡炎:常有咽痛、咽部充血。

(3)淋巴结肿大:常见,全身淋巴结均可累及,颈后三角区最常受累。

(4)肝脾大:30%~60%病例有肝大,多数伴肝功能受损。

24%~65%患者有脾大,肝脾大多数在肋下3cm以内。

(5)皮疹:10%~20%病例有皮疹,多数为斑疹或丘疹。

2.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病程中不同阶段白细胞计数可增多、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异型淋巴细胞超过10%。

(2)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率第1周为40%,第2~3周为60%~80%,恢复期下降,体内持续时间为2~5个月。

(3)抗EB病毒抗体试验:抗病毒壳抗原(VCA)VCA-IgM抗体出现早,阳性率高,是急性期重要的诊断指标,但持续时间仅为4~8周。VCA-IgG阳性出现在临床症状开始时并持续终身。

3.除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具备上述第一项中任何三条,第二项中任何两条,再加第三项,可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

治疗要点

1.治疗原则该病多能自愈,故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

2.具体治疗方法

(1)急性期特别是并发肝炎时应卧床休息。抗生素对本病无效,仅在咽部、腭扁桃体继发细菌感染时选用,多采用青霉素,疗程7~10日。

(2)阿昔洛韦在体外试验中有抗EB病毒的作用,但很少常规应用于一般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对伴口腔毛白斑病的艾滋病者以及确诊为慢性进行性EB病毒感染者可考虑应用此类制剂。

(3)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指征是咽部及喉头有严重病变或水肿者,可使炎症迅速消退,及时应用尚可避免气管切开。激素也可应用于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心肌炎、心包炎等。

(4)尽管少见但应随时警惕脾破裂发生的可能,及时确诊,迅速补充血容量,输血和进行脾切除,常可使患者获救。

3.治疗注意事项目前通常认为该病无特殊治疗,继发感染可应用抗生素,但约95%患者通常在给予氨苄西林后1周或停药后发生皮疹,可能与本病的免疫异常有关,故在本病中不宜使用氨苄西林。部分患者应用克林霉素也会出现皮疹。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虽传染性不强,但流行时应将患者隔离。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为一组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增高,并伴有器官损害的疾病。病因不明,多发生在20~50岁以上的男性,儿童罕见。

临床特点

由于病变累及的组织器官不同,受损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受累的脏器常有心血管系统、皮肤、神经、呼吸系统、胃肠道、血液系统和肝脾等,可呈急性或慢性病程。

1.主要表现可有发热、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全身非特异性表现。全身各器官均可受累,以心血管系统病变最突出。

比较常见的体征有皮疹和脾大。

(1)约80%的患者心脏受累,典型为心肌内膜下血栓形成和纤维化、腱索纤维化导致房室瓣反流,最终发生进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损伤似乎与Eo升高的水平及持续时间无关。

(2)50%以上的有皮肤改变,皮疹可为荨麻疹、红斑、瘙痒性丘疹、色斑、结节或伴有溃疡、风疹、红皮病等。

(3)神经系统受累:常见血栓、栓塞、一过性脑缺血等表现,50%的神经系统表现为外周神经疾病,也可表现为脑病。

(4)肺损害:表现为血栓,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反复发作的血管性水肿、胸腔积液,少数肺纤维化。

(5)肾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氮质血症,肾活检发现多发性肾栓塞、肾间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

2.次要表现

(1)消化道:腹泻、恶心及腹痛较常见。偶尔出现血栓导致的小肠坏死。肝受累时可表现为活动性肝炎、肝静脉血栓形成等。

(2)风湿性关节病:最常见关节痛、肌痛。偶出现大关节渗出、雷诺现象。关节腔积液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眼:视力模糊、干燥性角膜结膜炎、巩膜炎等。

3.误诊分析在多个脏器病变,尤其心脏、皮肤、肺等脏器同时受累且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时,应考虑有该病的可能。但需除外多种疾病伴发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包括:

(1)反应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过敏性疾病、某些寄生虫感染、皮肤病等。

(2)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多与其他疾病伴发,如结缔组织病、肿瘤、内分泌疾病、免疫缺陷病、间质性肾病等。

(3)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恶性疾病。有人把有骨髓增殖性疾病或白血病标志,T细胞染色体异常或有发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T细胞淋巴瘤趋势的HES称为克隆性HES,包括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及骨髓增生性疾病等。其中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与IHES不易鉴别,如外周血中原始细胞>2%,或骨髓中原始细胞占有核细胞的5%~19%,或能证实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伴有遗传学的克隆变化,则应诊断为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辅助检查

1.首要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多为(10~30)x109/L,部分可高达50x109/L;大于90x109/L者很少见,嗜酸性粒细胞分类计数一般为30%~70%。

(2)骨髓象:嗜酸性粒细胞增生伴核左移,嗜酸性粒细胞占25%~75%。

2.次要检查

(1)血清IgE增高:循环免疫复合物增高,血清丙种球蛋白增高。

(2)肝肾功能:可有肝肾功能损害。

(3)心电图:可有ST-T改变、传导阻滞等。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增厚。

(4)X线检查:可有肺部浸润阴影,主要为肺间质浸润,少数患者可发生肺梗死。

(5)脑电图:可有异常。

(6)组织活检:各脏器活检均可发现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肾活检可发现多发性肾栓塞,肾间质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球系膜增生,基底膜增厚。肝组织活检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小肠活检可发现固有层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皮肤、肌肉活检显示血管周围和间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3.检查注意事项本病血及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组织活检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均为成熟无幼稚型嗜酸性粒细胞。

诊断标准

1975年,Chusid等提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沿用至今。

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1.5x109/L,持续6个月以上,或出现临床症状后,于6个月内死亡。

2.有器官受累的症状或体征。

3.未发现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病因。

治疗要点

(一)治疗原则

IHES应以重要器官受累和功能障碍作为主要治疗指征。

(二)具体治疗方法

1.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产生,对原发性和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均有效,如果累及器官不严重或诊断不明确,首先试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1)泼尼松1mg/(kg·d)口服,发病急者可给予相当剂量的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药,原量维持2周,然后在2~3个月内减至半量,再逐渐减量维持1年左右。若减量过程中病情反复,至少应恢复至减量前用药。

(2)一般认为以下患者对泼尼松的治疗反应较好:栙皮肤表现血管神经性水肿;栚血清IgE增高;栛口服泼尼松后嗜酸性粒细胞下降明显,持续时间长。

2.细胞毒药物

(1)对于白细胞计数增多明显,外周血中出现原始粒细胞,脏器浸润明显,病情进展快的重症患者以及皮质激素治疗疗效差者可加用羟基脲治疗,1~2g/d,口服,治疗7~14日后白细胞计数开始下降,至白细胞计数降至低于10x109/L后,用小剂量维持(每日或隔日0.5g)。长期应用羟基脲可导致贫血和(或)血小板减少。

(2)对嗜酸性粒细胞极度增高不低于(50~75)x109/L需紧急降低的患者亦可加用长春新碱,1~3日白细胞计数即可下降。

用法:每次1~2mg,每周1次。对于激素耐药和不能耐受羟基脲的患者还可用烷化剂如苯丁酸氮芥(瘤可宁),4~10mg/(m2·d),需监测血常规。

3.生物因子和免疫抑制药干扰素(1.0~6.25)x106U/d,皮下注射,连续应用,疗效不定。环孢素常用剂量4mg/kg,可以同小剂量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应注意其免疫抑制的不良反应。

4.其他治疗

(1)白细胞单采术: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绝对值>100x109/L的患者,可用白细胞分离机单采嗜酸性粒细胞,再用药物治疗。

(2)脾切除:IHES患者约43%有脾大,巨脾可出现脾功能亢进和脾梗死,导致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出现严重脾功能亢进和脾梗死时,可考虑脾切除治疗。

(3)骨髓移植:病情进展迅速,常规治疗无效,有染色体异常,年龄小于50岁,有HLA相合供者,应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4)心脏外科:合并心脏病变,50%的患者有二尖瓣或三尖瓣膜受损,可行瓣膜修补或瓣膜置换术。心脏外科治疗可改善心脏受累者的心功能,并延长其生存期。

(5)抗凝治疗:常规可用抗血小板凝集剂,如阿司匹林等,但有患者使用后仍发生血栓。

(6)对症:瘙痒者可用抗组胺药;皮肤病变可用补骨脂素及紫外线治疗(PUVA)等。

(三)治疗注意事项

1.治疗应个体化,若无明显器官受累症状,可暂时不治疗,但应密切随访。

2.单用白细胞单采术去除嗜酸性粒细胞效果不好,多在1日内反跳,增至术前水平,应在紧急情况下应用,并加用药物治疗。

疗效标准

1.完全缓解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正常(低于0.45x109/L);受累器官的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持续4周以上。

2.部分缓解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5x109/L或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症状及器官受累情况减轻。

3.稳定未达到部分缓解标准,但病情无进展。

4.无效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升高,器官受累持续存在或加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生物学特征是髓系细胞(粒系、红系、巨核系)一系或多系发育异常(或称病态造血)和无效造血,可以伴原始细胞增多。

临床和血液学特征是外周血细胞一系或多系减少、骨髓有核细胞增多且形态异常,可伴有原始细胞增多,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危险性明显增高。MDS男女均可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大多发生于中老年,但最近诊断的儿童病例有所增加。

临床特点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男女均可发病,男性多于女性。MDS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与外周血细胞减少有关且缺乏特异性。

1.主要表现许多患者可无明显自觉症状,因偶然的常规实验室筛检而明确诊断。部分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出现乏力、虚弱、运动不能、心绞痛、头晕等症状,常伴有粒细胞减少及功能障碍而易于感染,出现发热,或血小板减少及功能缺陷而出血。

60%MDS患者体检可发现面色苍白,26%可有瘀点、瘀斑,很少有肝、脾和淋巴结的肿大。

2.次要表现MDS的皮肤表现少见,但MDS合并Sweet综合征或急性热病性嗜中性粒细胞性皮肤病常预示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细胞因子如IL-6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导致的自分泌和旁分泌与其有关。绿色瘤也可能预示疾病进展。

3.误诊分析

(1)具有病态造血的其他疾患:病态造血并非MDS所特有,轻度病态造血还可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粒、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红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等)以及非造血组织的肿瘤。骨髓涂片及组织活检是鉴别的主要手段。

(2)溶血性贫血:MDS患者的骨髓中红系增生易与溶血性贫血相混淆。MDS时网织红细胞绝对值低于正常或正常,骨髓有两系或三系病态造血,有关溶血性贫血的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大多为阴性。

(3)巨幼细胞贫血:MDS患者的骨髓象常有红细胞系的“类巨幼样变”,应与巨幼细胞贫血鉴别,后者常有导致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的原因,血清叶酸和(或)维生素B12含量减低,对维生素B12与叶酸的治疗有良好的反应可资鉴别。

(4)再生障碍性贫血:MDS患者可有全血细胞减少,且少数患者骨髓增生低下,应与再生性障碍性贫血(再障)鉴别。MDS的骨髓小粒中主要是造血细胞,有时可见一小簇不典型的原始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小粒中主要是非造血细胞。

(5)急性白血病、红白血病和CML:MDS患者骨髓中均有一定程度的原始细胞增多,但均不超过20%。

辅助检查

1.首要检查

(1)血常规:50%患者诊断时可有血细胞减少,贫血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血小板减低或中性粒细胞减少(见表3-8)。

(2)骨髓象:骨髓多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少数病例可增生减低。

(3)骨髓活检:85%的病例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少数正常增生,个别增生低下。可见特征性的“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即3~5个以上原粒或早幼粒细胞聚集成簇,位于小梁旁区或小梁间区。ALIP可见于几乎所有的RAEB、RAEB-T和CMML患者以及半数的RA和RAS患者。ALIP患者更具有转变成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倾向。骨髓原始红细胞增多,表明红系成熟障碍,红系造血岛的细胞处于同一分化水平。部分患者红系造血灶缺如。骨髓中常见较多的巨核细胞,且多为小巨核细胞,可见单核、双核或多核。多数患者骨髓网硬蛋白纤维增生。

2.次要检查

(1)骨髓细胞培养:粒单祖细胞(CFU-GM)集落减少,无生长而集簇增多,集簇/集落比值增大,白血病祖细胞(CFU-L)集落增多。

(2)细胞遗传学异常:40%~50%的患者可检出染色体异常,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染色体异常相类似。常见者有-5、5q-、-7、7q-、三体8、20q-等。非特异性染色体改变,如环形染色体、双着丝点染色体及染色体断裂等。染色体的检查对预测预后具有一定价值,骨髓中有细胞遗传学异常克隆的患者,其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的可能性大得多,特别是-7/del7q和复合缺陷者,约72%转化为急性白血病,中位生存期短,预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