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电影求索路
33467800000004

第4章 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是遵循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具有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并能够体现时代感和民族性的一门具有形式美和象征意义的造型艺术。

建筑的艺术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之一,建筑曾被德国哲学家谢林比喻为“凝固的音乐”,后来德国的音乐家普德曼又将音乐比作流动的建筑。

纵观建筑艺术的发展过程,从审美价值和时代性特征出发,建筑艺术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形态也不同,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大致分为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欧洲中世纪建筑(哥特式建筑及拜占庭建筑)、文艺复兴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

1.古希腊现存于世的建筑物遗址主要是神庙、剧场、竞技场等公共建筑。

神庙最能代表古希腊时期的建筑风貌,总的风格是庄重典雅,具有和谐、壮丽、崇高的美。

古希腊建筑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基本符合黄金分割率(1:1.618或1:2)的平面构成样式。

中央的厅堂被周围的柱子所包围,形成环柱式的建筑结构,在阳光的照耀下,建筑各部分会产生很丰富的光影效果和虚实变化,很具艺术感。

第二个特点就是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这三种柱式的确立。

柱式的发展对古希腊建筑的结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对其后的古罗马建筑、欧洲建筑的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三个特点是建筑的双面披坡屋顶形成了建筑前后的山花墙装饰的特定手法,创造出了独特的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等装饰艺术。

第四个特点是崇尚人体之美以及数的和谐。

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的比例。

第五个特点是建筑与装饰的雕刻化。

2.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在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的基础上,沿袭亚平宁半岛伊特鲁利亚人的建筑技术,并在建筑的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都有所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

古罗马建筑在公元3世纪左右达到了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多样,有罗马万神庙、罗马庙以及巴尔贝尔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

古罗马的世俗建筑形制已经相当成熟,并且与功能性结合得很好。它的艺术成就还体现在建筑物的风格厚重、形式多样,在原有建筑形式的基础上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的表现手法。

3.文艺复兴建筑起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随着文艺复兴运动而产生,是15世纪至19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建筑风格。

这一建筑风格以文艺复兴思潮作为其理论依据,批判中世纪的神权至上,并提倡人道主义,在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提倡复兴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形式。因此文艺复兴建筑讲究秩序与比例,并且拥有严谨的平面和立面构图以及从古典建筑中继承下来的柱式系统。

文艺复兴建筑以意大利为代表,遍及欧洲,其中以佛罗伦萨美第奇府邸、维琴察圆厅别墅和法国的枫丹白露宫为代表。

4.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是20世纪中叶开始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

现代主义建筑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当时工业化社会的条件和要求的崭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被称为现代派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产生于19世纪后期,成熟于20世纪20年代,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风行全世界。

20世纪是现代主义建筑的鼎盛时期。

建筑艺术的特征。

建筑艺术首先是审美功能与实用性功能的结合体。

建筑艺术的实用性特征,使它成为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典型特征。脱离建筑的实用性来谈建筑艺术在审美层面的意义将毫无意义。

建筑的展示舞台是空间环境,空间的延续性与环境的特定性也成为建筑艺术一个非常重要的审美特征。

建筑艺术的第三个审美特征是正面抽象性与象征性的结合。建筑艺术就其所创造的形象而言,不像其他艺术门类那样具有多样性,建筑往往是中性的、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

建筑艺术采用象征、表现的方式来进行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