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奇幻山海经传奇之决战昆仑
33449100000025

第25章 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

在古代是没有火柴和打火机的,远古时的人们是怎样生火的呢?早在神农氏之前,人们过着采集渔猎的生活,随着季节的变化需要经常迁徙,去别的地方获取食物。在神农氏传授人类如何种植五谷、豢养家畜,原始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粮食产量基本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后,人类才开始过上定居的生活,这时住房的重要性才开始逐渐显现出来,而人们也才有了进一步改善住房条件的要求。到了夜晚,房内无火,算不上真正的住房。

对现代人来说,用火是一项很简单的技术,有火柴,有打火机,十分方便简单,不过即使现代在一些边远山区,农民至今还随身携带著取火用的火链,因为它不用汽油火石,随时用,随时取,所以沿用了几千年,一直到现代,火链最早是谁发明的呢?

在远古时代,人们都是茹毛饮血,直到燧人氏的出现,钻木取火的时代才正式开始,他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是人工生火的发明者。关于他的神话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界的火,进化到人工生火的情况。《礼古文嘉》云:“燧人始钻木取火……遂天之意,故为燧人。”在远古时期,用火并不是简单事情,远古先民对于怎么生火、用火也是搞得一头包,头大得狠,即使后来燧人氏传授了人工生火的方法,但对怎样保管火种和精确用火还是很烦恼,因为早期的房屋多数是茅草房,草木材料,一旦失火,危害很严重,所以早期的先民还没有在房内用火的习惯,只有进一步了解火的性质,并掌握了更加全面的用火技术以后,才敢在房内用火。

一点薰风舞绿槐,祝融衮火从南来。海棠落地蜂蝶去,池馆无人莲未开。话说火神祝融依照女娲娘娘的嘱咐,从南方远道而来,给昆仑山天门中的新生人类传授生火的方法,在到达授课地点之后,开始讲课,对人类小孩循循善诱,也讲了一些关于自己的故事。

祝融说:“我先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我祝融是怎么发明‘击石取火’的呢?是怎么做到的?”火神祝融端起桌边的一杯水一饮而尽,然后清了清嗓子,开始讲他的故事。

自从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后,到了黄帝时期,人们已开始用火烧熟食物,用火取暖,用火驱赶毒虫猛兽,用火打仗。可是在那时,人们只知道用火,却不会保存火种,这对于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的人们来说很不方便。他们必须经常带火种远行,每到一个地方,头等大事就是用火种生火煮饭,烧过饭后又得把火种小心地保存起来。

有一年,黄帝带着部落的族人,由南向北转移。中途忽然遇到暴雨,山洪暴发,遍地是水,祝融负责管理火种,他随身携带的火种也被暴雨扑灭了。一连几天,雨一直下个不停。人们暂住在山上石洞里饥寒交迫,因为失去火种,无法生火做饭取暖。祝融想用钻木取火的方法取火,可是带来的木柴全是湿的,钻了很长时间,也没有钻出火星。眼看天黑了,祝融累得满头大汗,毫无效果,一气之下,把手里的钻头狠狠地扔出去。不料,钻头碰击在石洞的岩石上,溅出了不少火星。祝融心里顿时灵光一闪,他找来一些干燥的岩石块,用力互相碰击,只见火星不断飞溅。可是,怎样才能使火星燃烧呢?这又成了一个难题。

众人一起讨论怎么解决这个难题,族人中有位叫常先的人说出了他的办法。他把自己缠腰的腰围解下来,用劲撕开,从容掏出一团花絮,对祝融说:“你把这些芦花絮放在石头下面,再击石取火。”祝融按他的建议把芦花絮摆好,再击石,火星溅落的越来越多,点燃芦花絮的声音越来越大,祝融用口轻轻一吹,随著一股浓烟窜出了火苗。取火成功了!有了火,人们就有了生存的希望,石洞里的大人小孩无不欢呼。后来黄帝还专门为祝融举行了庆功会,给他记了大功,封他为“火正”(官职)。祝融发明的“击石取火”,使人们不再为保存火种而发愁,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因为火是红色的,所以后人也把祝融称为“赤帝”。

火神祝融讲完了他的故事之后,我们知道了用火技术的不断成熟是在祝融氏部落时期,祝融发明了击石取火的技术,最终把火成功引入到住房内,为上古先民创造了温暖的家,这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重要事件,这一段漫长历史不应该被遗忘,这也许是传说中祝融氏被定为“三皇”之一的原因。

《山海经?海外南经》中说:“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从山海经中可知祝融的坐骑也是龙,乘坐的可能是陆地恐龙、应龙翼龙或蛟龙。“祝”字甲骨文的象形,像一个人跪在神前拜神,开口祈祷,其本义指祭祀祷告,引申为希望实现对人、对事的美好愿望。

学习、培训在接收新知识的同时,也会升起枯燥的感觉,女娲娘娘给人类小孩们安排的学习内容主要就是上述的一些课程,当76年才能一遇的哈雷彗星经过地球时,女娲娘娘为了舒缓一下小孩子们紧张的学习压力,准备带他们一起去看流星雨,并告诉他们向流星雨许愿的正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