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北京遥望香巴拉
33441300000018

第18章 十九、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速失恋

无边的心灵,为你的雨露销魂

没有半点滴落给全能的如来

如若心海有涯,渡我回归本尊

拂水折断柔柳,泪珠亦能成佛

——仓央嘉措

拉萨河的水一年四季都清澈见底,但很少有人敢伸手去触摸她们。特殊的地貌使得青藏高原的绝大多数河流水温较低,即使在最炎热的夏天,阿妈们也得看住了调皮的孩子,不让他们下水,否则就会在整个冬天里闹肚子。

初一从第一眼看到拉萨河起,就深深地爱上了这条河。除了因为她一年四季有着不同的美丽之外,更多的是因为她能曾经无数次地包容过许多少女的心,以及初一的女儿泪。

2005年,大学毕业的第二年,初一被大学里好了四年的男友孙晨痛痛快快地甩了,用真正的“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甩了。毕业时初一不想回老家,选择留在北京,孙晨遵照父母的意愿回到了老家太原。分别时信誓旦旦地说好了只分开一年。一年后,无论混得好坏,两个人都要放弃一切回到同一个城市,要么北京,要么太原。结果,一年后,誓言还在,人却没了。

初一清清楚楚地记得,那年的国庆节和中秋节是同一天。两个人在电话里合计好他从太原赶到北京,和月儿、卓玛以及其他几个留在北京同学一起去房山十渡。结果十一长假整整七天都没等来孙晨。初一打电话关机,发短信不回,就连家里的电话都一直是忙音。上班第一天,初一本打算再打个电话到孙晨的单位问一句,结果一上班,她自己的电话反而到成了热线。

好几个关系要好的同学分别用很奇怪的语气给初一打电话,弄得初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尤其是每个人都会问一句:“你和孙晨到底怎么了……”

月儿和卓玛急急忙地赶到初一工作的报社时,初一正用嘴巴叼着笔,侧着脑袋接热线。“别接了,先看校友录!”月儿不容分说地挂了初一正接听的热线电话,打开了校友录。

初一始终忘不了自己当时最真实的感受。

她清清楚楚地听到自己的心碎成了片儿,一片一片地碎在地上,掷地有声。校友录整个页面被喜庆的大红色照片刷了屏。照片里,孙晨被打扮了新郎官模样,娇小的新娘子依在孙晨怀里,笑靥如花。大红色“喜”字贴满了窗户、大门和过道。象征吉祥的大旺火垒在院子正中央,图片里的那个院子初一再熟悉不过。

每年寒暑假,初一都会和孙晨一起坐火车回老家,一般都是先到孙晨家里玩几天。前几次去的时候还有点扭扭捏捏,到了后来就真把这个小院当成了自己的家。初一从小就因为自己无比普通的相貌自卑,可是到了孙晨家,她一直自卑的人高马大、浓眉大眼竟然在老人们的眼里全部成了优点,满头白发的奶奶总会拉着初一的手念叨个没完:这孩子长得真有福气,一脸旺夫相!

小的时候,初一就经常会听到老人们说一句话,用时下最时髦的语言翻译,大概的意思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的女人嫁到婆家时会遇到两个善良的大姑子,而奸懒馋滑、一无事处的女人一定会被老天爷安排两个难缠的小姑子。那几年,初一总会在月儿和卓玛面前秀幸福:“看,手机壳是孙晨的大姐给我买的……”“瞧,我和孙晨的二姐买了一模一样的钱包,她付的钱……”

照片里隐约能看到开春前初一和孙晨一起帮着妈妈种下的西红柿苗。初一清楚地记得,种下种子时孙晨趁妈妈进屋悄悄地吻了初一:“初一,好爱你!等到这些西红柿发芽开花、果实爬满枝头的时候,我们就订婚吧!”初一心里暖暖的,使劲儿点点头。

从大三结束的暑假开始,孙晨回到了老家当地的一家报社开始实习,初一则留在北京。每个周末,要么初一坐着火车一夜到太原去和孙晨团聚,在周日晚上再坐一夜火车赶在周一上班前回到北京;要么就是孙晨坐火车从太原赶到北京。这样的日子从分开一直持续,无数次的迎来送往,绿皮车,硬座一熬一夜。初一不但从来没有觉得累过,花一样的年纪里,有着花一样美丽的爱情。那些日子里,初一觉得自己忘记了童年,爱情的甜蜜充满了胸膛。

卓玛和月儿嘲笑两个人为中国铁路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三个人互相嘲讽着笑开了花。

西红柿没有爬满枝头,秧苗却被贺喜的亲朋好友踩得东倒西歪。初一觉得连同西红柿秧苗一起被踩碎的,还有自己的心……

初一怔怔地在电脑前坐了十分钟,一句话没说,吓坏了站在一旁的月儿和卓玛。“这个王八蛋竟然连个屁都不放说结婚了!咱们去找他!”月儿看着初一脸色惨白,心疼不已。“对,咱俩去找他要个说法!”卓玛随声附和。“初一,你好好说说,你们俩个之间到底怎么了?”“你们俩上个月不是还是在一起吗?”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却始终没有等出初一的一句回答。

报社大门口,初一分明看到脸上全是笑意的孙晨站在马路对面向自己招着手,强烈的阳光刺着眼睛,初一只觉得眼前一黑,晕倒在了路上。

初一跟部主任请了个病假。回不去童年治愈悲伤的无名山,起码可以一个人躲在小屋子里疗伤。

然而,初一想错了。本以为一个人可以静下来把很多事情想清楚,但是当初一把自己关在一个光线昏暗、安静得出奇的小屋子里时,她的心瞬间回到了童年:一个孤单的孩子,独自一个人面对一个封闭的空间,心里装满了恐惧,除了掉眼泪,初一找不到任何事情可做。

月儿和卓玛看着初一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几乎脱皮掉肉,整个人目光呆滞、神情恍惚,心里又气又急。

孙晨的新娘是实习单位社长的女儿,据说早在几个月前就订了婚,只是初一始终被蒙在鼓里。“初一,你总不能为了这个一个男人去死吧?”月儿磨破了嘴皮劝初一,没有任何效果,情急之下甩出这么一句话。

“初一,阿妈说今年九月初一布达拉宫后面的龙王潭里会有藏戏,你不是一直没看过吗?下周一就是九月初一,你陪我回一趟家吧?”卓玛生怕月儿的这句话再刺激到初一,赶紧把话接了过去。

“对对对,你们俩一起回趟拉萨吧,初一不是一直喜欢拉萨吗?”月儿点头认同。就这样,卓玛放下了手里的工作,带着初一踏上了去往拉萨的旅途。颠簸了将近两天之后,初一回到了阿妈丹增的家。

初一第一次见到了拉萨河。

藏语称为吉曲的拉萨河,也被拉萨人称为“快乐河”。拉萨河从罗布如拉发源,沿途流经墨竹工卡、达孜,最后经过拉萨市,在拉萨市的南郊汇入雅鲁藏布江。成为雅鲁藏布江的五大支流之一。之所以称之为“快乐河“,是因为拉萨人认为她的清澈可以洗去人们心头的烦恼和忧愁。

到家后,阿妈丹增始终没有问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默默地带着一脸愁容的汉族女儿来到拉萨河边,用双手捧起河里的水轻轻地拍打着初一的额头、脸颊,最后向着布达拉宫的方向默默地为初一祈福、诵经。

剩下的近半个月时间里,初一努力地让自己忘记孙晨、忘记北京、忘记童年。穿起阿妈亲手缝制的藏装,安静地跟在阿妈丹增身后围着布达拉宫一圈一圈地转着。在白塔前,初一学着阿妈的样子磕长头、转经筒,一遍一遍地诵着六字真言;在大昭寺,初一看着香炉里的桑烟袅袅升起,心一点点地被放空,心里的坚冰一点点被融化……

“阿妈,我不想回北京了,让我留在拉萨照顾你好不好?”初一伏在阿妈的怀里,喃喃地问。

“我的孩子,忧愁总会有过去的一天,你未来的路还长……”阿妈的话又一次让初一的泪水决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