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新编临床护理1000问
3339800000017

第17章 危重病护理(3)

答:①保证黏液纤毛系统运动正常;②减少热量丧失;③保证管路干燥;④减少细菌滋生,防止感染的发生;⑤操作简单,可以不需要每日更换,减少如加温湿化器因需加水而多次管路断开导致的交叉感染。但近期研究显示,湿热交换器并不能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333.何谓主动湿化?何谓被动湿化?

答:机械通气时的气道湿化包括主动湿化和被动湿化。主动湿化主要指在呼吸机管路内应用加热湿化器进行呼吸气体的加温加湿。被动湿化主要指应用人工鼻(热湿交换器)吸收病人呼出气的热量和水分进行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

334.气道湿化效果如何判断?

答:应根据病人的自觉症状和监测指标变化与病情相结合来判断,防止误判或延误病人的治疗。有以下三种判断方法:①湿化满意:痰液稀薄,能顺利吸出或咳出;人工气道内无痰栓;听诊气管内无干鸣音或大量痰鸣音;呼吸通畅,病人安静。②湿化过度:痰液过度稀薄,需不断吸引;听诊气道内痰鸣音较多;病人频繁咳嗽,烦躁不安,人机对抗;可出现缺氧性紫绀、经皮血氧饱和度下降及心率、血压改变等。③湿化不足:痰液黏稠,不易吸出或咳出;听诊气道内有干鸣音;人工气道内可形成痰痂;病人可出现突然的吸气性呼吸困难、烦躁、紫绀及脉搏氧饱和度下降等。

335.何谓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何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答:HAP是指病人入院48h后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主要由细菌、真菌或病毒引起的肺实质炎症,是一类严重的医院内获得性感染。

VAP是指机械通气(不包括非创伤性)48h后,或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后48h内发生的、新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并以发病时间在机械通气启动后<5天为界区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VAP。336.实施体位引流的禁忌证有哪些?

答:①循环极不稳定者;②病情十分危重者;③颅脑术后及有颅内高压的病人。

337.肝移植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答:①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成立专门特护小组,落实保护性隔离措施;②器官功能监护,包括循环、呼吸、腹部监护和实验室监测;③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如术后出血、肾功能损害、急性排斥反应、肺部感染、口腔溃疡、肝血管栓塞、胆道并发症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等;④移植肝是否存活的判断:氨基转移酶明显增高、高钾血症、意识障碍等提示供肝失活;⑤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糖和高热量饮食,术后早期可予以流质饮食,逐渐向半流质饮食过渡。338.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CRRT)如何建立血管通路?

答:①目前多使用单针双腔静脉导管作为CRRT的血管通路。置管选择的部位包括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②建立动脉静脉通路,将血液滤器置入动静脉环路,依靠动静脉压差,使血流通过滤器进行滤过,实施连续动静脉血液滤过。

339.血液滤过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答:①导管相关的并发症: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穿刺引起气胸、血气胸等;导管相关感染;导管异位。②血液滤过器及管道相关的并发症:滤器内漏血;滤器和管道内血栓堵塞;泵管破裂。

③与抗凝相关的并发症:肝素用量过大引起全身多个部位出血;滤器内凝血;血小板降低。④全身并发症:超滤液过多,置换液补充不足,导致血容量不足和低血压;补液不当引起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长期血液滤过的病人还应注意激素丢失引起的内分泌系统紊乱。

340.何谓置换液?

答:血液滤过滤液中溶质的浓度几乎与血浆相等,当超滤率为10~20ml/分钟时,需补充与细胞外液相似的液体,称置换液。341.何谓CRRT实施的前稀释和后稀释?

答:根据置换液的补充途径不同可分为前稀释或后稀释。前稀释法:将置换液在滤器前输入管道中。后稀释法:在滤器后的管道中输入置换液。

342.CRRT常用的抗凝方法有哪些?

答:①全身肝素抗凝法;②局部肝素化法;③低分子肝素法;④无肝素抗凝法;⑤局部枸橼酸盐抗凝法。

343.CRRT时应用肝素抗凝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答:①常规肝素抗凝法:肝素用量个体变动较大。参考用法:首剂量1000~3000U或20U/kg于动脉管路,以后持续注入每小时5~15U/kg。每4小时检测一次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PTT延长达到正常值的两倍。②存在潜在出血的抗凝:对于完整的血管通路,可控制的潜在出血(表面伤口、引流好的伤口、易控制的血肿),推荐用肝素首剂15~25U/kg,继续持续泵入每小时10U/kg,调整剂量使APTT比正常值延长15秒。

③出血倾向明显病人的抗凝:有易出血倾向,尤其是多发创伤、外科手术后,首剂5~10U/kg,继续持续泵入每小时5~10U/kg。调整剂量使APTT达到正常值便可。

肝素等抗凝剂应使用注射泵均匀输入,输注部位应在血滤器前,以保证滤器及管路内不发生凝血。

344.实施CRRT时,液体平衡如何计算?

答:血液滤过时,病人的液体平衡应将所有的入量和所有的出量考虑在内,一般每小时计算一次液体平衡。每小时的液体平衡=同期入量-同期出量。每小时入量包括同期输注的置换液量、静脉输液量、胃肠内营养等(病情较轻的病人应包括口服的液体量)。每小时出量包括同期超滤液量和其他途径的液体丢失量(尿量、各引流量等,特殊病人记录皮肤蒸发和呼吸)。

345.急性肾衰竭实施血液透析的禁忌证有哪些?

答:①休克或低血压;②严重出血倾向;③心功能不全或严重心律失常不能耐受体外循环;④恶性肿瘤晚期;⑤脑血管意外;⑥未控制的严重糖尿病;⑦精神失常,不合作病人。

346.何谓血液透析的失衡综合征?

答:指在透析中、后期或结束后不久发生的与透析有关的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症候群。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不安、头痛、惊厥、意识障碍及昏迷。

347.怎样预防和处理血液透析的失衡综合征?

答:①在血浆尿素氮不超过23.6mmol/L即开始透析。

②首次透析采用低效透析器,时间不超过3小时,逐渐过渡。

③适当提高透析液中钠浓度,静脉滴注甘露醇及50%葡萄糖是预防失衡综合征的有效方法。④已经发生失衡综合征时,给予对症处置。轻症病人给予静脉滴注高张溶液、镇静剂,缩短透析时间;重者应中止透析,静脉滴注甘露醇,静脉注射地西泮(安定);对昏迷者要注意呼吸道通畅。

348.何谓血液灌流?

答: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是指将病人的血液从体内引出进行体外循环,利用体外循环灌流器中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清除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物、药物以及代谢产物等,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临床上可用于急性药物和毒物中毒、肝性脑病、感染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危象等疾病的治疗。

349.急性药物和毒物中毒时,血液灌流的应用指征有哪些?答:①血药浓度已达或超过致死剂量;②药物和毒物有继续吸收可能;③严重中毒导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低血压等;④伴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导致药物排泄功能降低者;⑤能够产生代谢障碍和(或)延迟效应的毒物中毒(如甲醇、百草枯)。

350.急性毒物中毒时,应选择何种血液净化方式?

答:抢救严重药物和毒物中毒时首选血液灌流。对大分子量、脂溶性、易于蛋白结合的药物或毒物,血液灌流的清除效果明显优于血液透析。对水溶性、不与蛋白或血浆等成分结合的物质选择血液透析。对有肾功能不全的中毒病人,两者可以联合应用。

血液灌流可以与血液透析、血浆置换和CRRT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药物和毒物中毒。联合应用时,应根据病人病情、治疗目的、药物和毒物类型合理选用。

351.如何选择血液灌流的时机和时间?

答:一般认为,药物或毒物中毒3小时内行血液灌流疗效最佳,此时中毒药物或毒物浓度一般已达高峰。12小时后再行疗效较差。血液灌流每次2~3小时为宜,超过此时间,吸附剂已达到饱和,需要继续行血液灌流治疗应更换灌流器,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52.血浆置换的适应证有哪些?

答:急进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重症肌无力及其危象,狼疮肾炎,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溶血性尿毒症,肝性脑病,药物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高黏滞综合征,妊娠中产生Rh溶血,恶性黑色素瘤,结肠癌,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风湿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冷巨球蛋白血症,雷诺综合征,肾移植后急性排异,天疱疮,抗基底膜肾炎。

353.血浆置换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答:①低血容量/低血压;②高血容量和心功能不全;③低血钙;④心律失常;⑤发热反应;⑥感染;⑦血栓;⑧出血;⑨过敏反应;⑩溶血。

354.脑电监测的主要适应证有哪些?

答:脑缺血(氧)的监测、昏迷病人的监测、病灶定位、麻醉及手术中应用、诊断及预后评估。

355.影响脑电监测的因素有哪些?

答:个体差异、氧供情况、二氧化碳的影响、脑血流变化的影响、血糖变化、基础代谢、麻醉。

356.何谓脑内灌注压(cerebralperfusionpressure,CPP)?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脑内灌注压相当于平均动脉压减去颅内压。脑内灌注压自动调整于80~100mmHg。颅内压受生命体征和血液动力影响。脑血管扩张会使血流灌注增加。脑血管收缩会使血流灌注减少。

357.脑部手术后护理要点有哪些?

答:防止脑出血;防止继发性受伤;准确评估神经系统情况;升高病床床头约30°;维持气道通畅;提供机械通气支持;维持足够血循环;保持脑脊液引流通畅;尽量减低外来刺激;提供足够舒适环境;提供病人及家属心理支持。

358.脑部手术后早期护理目标有哪些?

答:及早发现颅内压升高;控制或减少颅内压升高原因;观察并防止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神经功能缺损;施以支持性护理;病人、家属情绪及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