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现代管理学
3337200000033

第33章 管理预测和决策(3)

预测是以过去为基础,依据现有的已知条件对某一事物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动态事先进行科学地推测与估计。这种推测和估计不是凭空的想象,而是运用科学方法去说明在将来可能出现的某种条件下,如果不采取措施和行动,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根据预测的结果,人们便可以做出正确的计划和决策,即采取什么措施和行动来改变现在的条件,并对未来做出安排和布置,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由此可见,预测是根据历史的和当前的有关资料,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和手段,探索未来发展趋势,并定性或定量地对未来作出估计和判断。预测是对当前的组织内外部环境所作出的陈述。有人用数学语言描述预测的概念,说“预测等于过去和现在的函数”,因此,预测成为联系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二)预测的意义

任何一个组织,无论是制定经济计划还是进行经济决策,都必须对未来情况进行估计,并以此作为计划和决策的依据。如果缺乏必要的预测,将会给组织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所以说,预测是进行计划和决策的前提,它在管理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体来说,预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预测是使管理具有预见性的一种手段

预测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其理论大多是其他学科理论的应用、延伸和扩展。科学的预测是应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及其变化趋势进行预见、推测,为制定计划和做出决策提供十分客观、不带偏见的数据和资料,给计划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使人们能够充分合理地运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和机会,制定出一个最佳方案,并且能以很大把握来实现它。可见,科学预测是计划的先决条件,能提高管理的预见性。

2.科学的预测可以使计划和决策避免片面性和局限性预测过程必须对管理系统的内外情况及其内在联系进行全面地分析、估计,对事物发展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必须全面考虑,这样,科学的预测就可以使决策和计划避免片面性和局限性。这不仅为管理者制定计划和进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在发生非常情况时,使管理者具有适应客观条件变化的能力,或者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的应变能力。

3.预测有利于管理者高瞻远瞩

通过预测,可以促使各级管理人员把目光放得更远,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

4.预测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预测,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工作在哪些方面缺乏必要的控制或者失去控制,以便及早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5、预测是决策的前提

组织活动可以划分为若干过程,每一过程都有自身的特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各个阶段都离不开决策。但没有科学的预测,就没有可靠的决策。

6、预测是计划的依据

组织的战略目标确定后,就要对如何实现目标作出方案的选择。即要具体确定有关的财务计划、生产计划、人力资源计划、供应计划、营销计划等等。在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组织内外部的环境要素是会发生变化的,通过预测可以尽量了解并把握这些变化,对未来的变化了解的越全面,计划才能越符合未来的需要,由于变化给组织带来的损失才能降低。

7.预测是掌握经济活动规律的必要条件

预测本身是根据预测对象过去和现在的情况,分析和研究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从而推断未来的发展趋势。科学的预测能够帮助人们了解规律,并按规律办事。对于经济活动来说,就能够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另外,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科技进步可能引发新的需求,也可能改变原有的需求,掌握科技进步的规律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新的市场机会。

(三)预测的特征

预测是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方法对预测对象在未来的状态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估计和推测的过程,它具有不确定性、科学性、近似性和局限性等特点。

1.不确定性

预测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是未知的,作为预测基础的过去或现在的事物也可能是未知的,具有不确定性或随机性。未来的不确定性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预测的目的是尽量减少不确定性的影响,以求得对未来情况的了解,把握其发展趋势。预测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准确,预测要将影响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找出来,并使之极小化。

2.科学性

预测是在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的基础上推断未来的,是有科学根据的;同时,预测依赖于科学的预测方法,并经过一定的科学步骤对未来发展状况作出判断,它是一个有根据、有论证、有结果、有建议的系列活动。

3.近似性

一方面,预测是在事物发生之前根据事物过去和现在的发展规律作出的推断;另一方面预测的结果与将来的实际情况存在着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前或后的偏差,不可能完全重合,只能大致接近。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人们运用预测技术的日益熟练,这个偏差逐渐缩小,但很难完全消除。

4.局限性

预测对象的许多因素,因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具有随机性,从而对预测对象的方向和强度的影响出现随机性,加上人们认识上的限制,或者因为资料不齐全、不准确,或者因为预测所涉及的因素过于复杂,在建立预测模型时,不得不舍去一些因素和条件,并拟定某种假设,以致预测不能表达事物发展的全貌,使其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预测的种类

1.按预测时间分类

按预测的时间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

(1)长期预测。长期预测的时间一般在5年以上,大多属于长期宏观预测,它是组织制定长远规划的科学依据。

(2)中、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在3年-5年之间;近期预测在一年内,短期预测是以季度、月、旬为单位的,它们大多属于微观预测,是制定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度生产经营计划的依据。

2.按预测范围分类

按预测的范围可以将预测分为宏观预测和微观预测。宏观预测一般指国家、地区或部门的预测;微观预测一般指具体的某个组织对某一事物的预测,如企业的产品产销量预测、市场占有率预测等等。当然,所谓宏观微观的划分也是相对的。

3.按预测方式分类

按预测的性质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

(1)定性预测。定性预测主要是依据以往的经验和现有的资料对现象进行主观的判断和估计,它着重于事物发展方向的分析和推测,而不是对事物进行数量上的估计。

(2)定量预测。定量预测是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处理,将一系列定性问题都转化为定量问题,然后运用数学方法,研究事物发展状况及其结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模型推测出数量预测值。它着重于对事物数量方面的分析判断和推测。如分析生产、销售和市场需求等各种趋势,并探索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对未来的市场发展作出定量的估计。

定性预测的方式简便易行,省时、省力,但主观性较强;定量预测的方式相对复杂,费时、费力,但准确性、可信度要高于定性预测。因此,实际工作中应该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

4.按预测内容分类

按预测的内容分为社会预测、经济预测、技术预测、科学预测、政治和安全预测。

(1)社会预测。社会预测是用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技术和现代生产的发展而产生的种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趋势所进行的分析、预见和设想,目的在于利用社会发展的规律,控制社会发展的趋势,预防社会发展中的不良后果。

(2)经济预测。经济预测是通过对经济现象客观规律性的研究,对经济过程及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和推测。从宏观来看,经济预测是为国民经济长远规划、年度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服务的,主要预测国民收入变动情况,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因素的变动对社会生产和市场供求的影响;预测科技发展前景对经济的影响;预测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的情况;预测最终产品的需要量、各种非生产性的社会需要及再生产的社会条件等。从微观来看,企业组织的经济预测主要是经营预测,包括对经营方向、市场需求、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预测,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3)技术预测。技术预测是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社会实际需要的变化趋势,对技术发展趋势、技术发明、应用效果以及由此引起的技术结构变化进行估计、推测和判断。由于科技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快,要求管理者要有战略眼光,密切注视新技术发展的动向。技术预测的对象包括:可能出现的技术发明及其应用领域;可能出现的新机器、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及其在各领域中的推广的可能性;社会各领域对新产品的需求状况及其应用后的社会经济影响等等。

(4)科学预测。科学预测是通过对现代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各个领域的内在联系的研究,对科学未来发展进行预测、估计、分析和推测。因此,科学发展的趋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比例关系,重点科研项目和研究课题的选定等,都是科学预测的内容。

(5)政治和安全预测。政治和安全预测分为战略性预测和战术性预测。战略性预测对一国而言,是对长期性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大环境作出预测,是通过对敌对和友好双方的经济潜力、科学潜力、政治潜力、军事潜力的研究,对世界大事或战争的发生、进程和结局进行的估计、推测和判断。战术性预测是根据安全及实际情况,对和平、国防和战争中的各个具体方面或种种现象进行估计、推测和判断。

对一般组织而言,政治和安全预测就是预测与本组织业务相关的政治环境和安全环境的变化,紧紧围绕本组织的业务工作作出预测。战略性预测和战术性预测的区别在于时间长短、具体与一般、重点与全面等方面。

三、预测的步骤

整个预测过程可以归结为五步:明确预测目标,收集资料,确定预测方法,作出预测,分析预测结果。

(一)明确预测目标

明确预测目标就是要确定预测的任务,即阐明要对什么问题作出预测,同时也能够在组织形式上保证预测工作的顺利进行。预测是耗时、耗力、耗钱比较多的工作,因此,一定要在预测开始之前,就预测的课题和任务进行分析。

(二)收集资料

预测的目标,任务明确后,就可以围绕着它收集有关的资料、数据。为了保证预测的可靠度,我们不仅要了解与问题有关的过去的信息,也要了解现在的状态;不仅要掌握有关的国内信息,也要了解国际信息;不仅要收集组织内部信息,也要收集外部的环境信息。收集信息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为了确保资料的全面、完整、准确,有必要在组织中建立数据库,充分利用计算机存储、整理并传递信息。当然,我们所收集的数据资料不是越多越好,因为经济性问题需要随时考虑。收集资料过程中强调的是资料的真实性、可用性。

(三)确定预测方法

预测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定性预测法,一类是定量预测法。这两类预测方法特点和区别在预测种类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定量预测方法又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模型,一种是时间序列分析模型,一种是因果分析模型。

(四)作出预测

预测的方法和预测模型确定之后,就可以将数据带入模型中进行计算了。根据管理决策的目标是追求满意解的原则,我们就可以得到有关问题的答案,即求出了预测值。

(五)分析预测结果

预测结果出来以后,不能立即提供给决策部门作为决策依据。因为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很多,因此,必须对预测结果进行经验分析或评估,查看预测结果的准确度及偏差。通过对预测结果的分析评估,可以给出一个适当的预测区间或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

预测的基本步骤可以用一个框图来表示,见图4-3所示。

四、预测方法

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测方法的选择。据不完全统计,预测方法有一百多种。这些方法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即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

(一)定性预测方法

定性预测方法是预测者依靠个人的经验、知识、分析和判断能力,根据已掌握的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对预测对象的未来变化趋势作出判断的预测方式。这种预测方法简便易行,虽然这种方法只能对事物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提供一个大致的估计和判断,但它仍不失为一个很有用的方法。

常用的定性预测方法主要有:直观判断法、集合意见法和专家意见法等。

1、直观判断法

直观判断法是管理人员根据有关的预测资料,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对事物的未来状态作出的估计判断。这种预测方法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测者的技术业务水平、分析能力和洞察力,以及资料的准确程度。这种预测方法的长处是能够迅速及时地作出判断,不受群体与权威的压力和影响,能够最大限度地运用管理者的经验、知识、分析能力和洞察能力。其不足之处是容易受个人经验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受个人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的影响,预测的结果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要避免这些缺点,使预测符合实际,在运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尽可能地掌握准确而全面的资料,为使主观判断符合客观实际提供可靠的依据。第二,力求把定性的分析转换成定量的估算值,并用概率方法加以评估,以使预测判断更准确一些。第三,运用多种直观判断的方式进行预测,然后把各个预测值加以比较,从中选择出由不同方式获得的比较接近的预测值作为预测的结果。

2、集合意见法

集合意见法就是把管理人员、工作人员以及各方面专家的估计和判断集中起来,进行综合归纳,利用集体的智慧对预测对象的未来状态作出判断的方法。这种方法的长处是:简便易行,能够比较迅速、及时地得出预测结果,花费的代价较小;上下结合能相互讨论,相互争论,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能从各种不同的见解中寻找共同的观点和看法;可以鼓励各方面的人员关心将来的发展.使工作人员能够养成根据社会的政治、经济、技术的发展去考虑问题的习惯。这种方法也有其不足:在讨论过程中地位高的人、威信高的人的观点易影响其他人的意见。由于某些原因,有的人不愿意发表同多数人对立的意见,还有的人不愿意当众承认自己观点中的缺陷,固执己见。这就会使预测的结果不能真正得到充分的讨论与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