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我的草根人生
33240700000033

第33章 对象

王厚柱回到家里,向亲戚们介绍一路的见闻,听者感兴趣,说者也倍感自豪。

这种自豪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二儿子去上学了,暂时不用家里操心了,可是老大的婚事却是件头疼的事,有人在屯里放出话来,说王德田在屯里是找不到媳妇的。

就象当年的申权一样,申权的父亲悬赏二百斤大米,媒人也使出的浑身的解数,屯里还是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最后有个媒人在外地给他找了一个。

结婚后,两人恩爱有加,老申头最后兑现自己的承诺的时候还打了折扣,只给了一百斤大米,无耐木已成舟,不可能再去折散一对新人,媒人大呼上当。

现在,王德田成了申权第二,王厚柱一到晚上就睡不着觉,媒人不上门,也不能去硬拉,悬赏的事是万万不能做的,弄不好反而弄巧成拙,坏了儿子的名声。

反过来一想,儿了也不争气,如果不用媒人,自己搞个对象,则万事大吉,可儿子也不是那块料啊。

王厚柱越想越愁,以至于天天斜躺倚墙无眠,脑袋在墙上歪来歪去,愣是把墙蹭黑一片。

其实王厚柱不了解王德田的活动内容,上回王德高帮他打架那次,就是因为屯里的一个姑娘看上了王德田,而姑娘先前的对象举全家之力来修理王德田,不想被王德田哥俩给修理了。

自那以后,姑娘开始与王德田交往,再加上王家刚盖完的四间大瓦房,姑娘的父亲冯三心里有自己的算计,大女儿冯春找了一个不正调的老爷们,所有的活都压在她身上,天天累得跟老牛似的,老爷们天天喝酒、钓鱼,高兴了就帮着干点,不高兴了就不见踪影。

冯三看在眼里,气在心头,恨女儿不争气,也恨自己当初被大女婿的甜言蜜语给忽悠了。

大儿子冯夏也不争气,找了个媳妇没看住,离了,又找了一个,花了不少钱,屯里人都叫他大头,其实并不是因为他娶媳妇花钱多,而是他的头真的很大,再加上心眼不多,人称傻缺的那种,时间一长,屯里人倒忘了他的大名,正式的场合叫他冯大头,平时只叫他大头。

前面这两个人的婚姻都不可心,冯三不想再让二姑娘的婚姻出现什么问题。

老伴去逝的早,就只能由他这个当爹的给把关。

他在心里把崔家老二和王德田做了无数次的衡量,崔家老二,虽说长相行,身体也好,但家里条件差,负担重。

王德田,长相也行,身体壮实,说话笨嘴拙舌,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但要比崔家强。

更重要的是,王德田笨嘴拙舌,这在别人身上是缺点,要是做二姑娘的对象,那就是优点。

嘴笨的人不会耍心眼,二姑娘过门就不会挨欺负。

就在王厚柱愁眉不展的时候,王德田给他带来了好消息,

“爸,我处了个对象,就是咱屯冯三家的二姑娘,她爸让咱家找个媒人上门提亲。”

王厚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说谁?冯三家的二姑娘?你俩都说好了,她爸同意了?”

父亲怀疑的目光并没有让王德田生气,反而显得自豪起来,

“别人不说我找不到媳妇吗?我就找一个让他们看看。”

王厚柱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冯三家的二姑娘,身体好象有点小毛病,从小没了娘,不知道过日子怎么样?我去她家买豆腐,她豆腐帐算的倒是挺麻利。只要人家同意,咱们也没啥挑的,这事要是准的话,我明天就托个媒人去。”

王厚柱还是不相信这事是真的,按他心里的想法,马上就想找个媒人去。

但反过来一想,不能那么做,一是怕事情不准,给儿子一天的时间,如果一天之内没有变化,就说明这事是真的。

二是如果今天找媒人,显得男方急不可耐,那样会让女方自抬身价,反而得不偿失。

王厚柱以前晚上是愁得睡不着觉,今天晚上则是兴奋的睡不着觉。琢磨着找谁去好,成了后什么时候办喜事,结婚后财产怎么分等等,想了一夜,直到鸡叫头遍才朦胧睡去。

早上,王厚柱还是早早起来了,简单吃了点饭后,就去找赵氏,也就是赵四的媳妇,小个不高,嘴却象个机关枪,说起话来比别人高出一度。

听王厚柱说完,赵四媳妇欣然接受任务,很愿意帮这个忙,她心里清楚,这个是铁成的事,她的任务只是去捅破这层纸,马到就会成功,而且还会得到两家的恩谢,何乐而不为呢?

事情进展的很顺利,赵四媳妇两头传话后,这事就算成了,两个年轻人也名正言顺的走在一起,屯里人也不会说什么闲话了。两家有什么事需要沟通的,都经过越四媳妇中间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