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我的草根人生
33240700000031

第31章 送站

客车到莱城农校大门外,王厚柱爷俩跟着人群下了车。来到此地的都是学生和家长,因为有共同的话题,互相交谈热烈。

王德高站在学校大门外,左顾右盼。学校座落在莱城市郊区,道路不算好,学校的大门倒挺壮观的。

走进校门,一条笔直的路,通向学校的一栋办公楼,道两边是葱郁的松柏,一字排开,紧密相连,树与树之间完全没了空隙。

右边是一个大的操场,操场的北面是一栋办公楼,看样子刚建完没多长时间,左边则是一片小树林,树林的北面是教学楼。在教学楼与新办楼之间,也就是老办公楼的前面,是一个大花坛。

一行人说说笑笑的,来到大花坛前。花坛前有几张桌子,桌子前面有几张小黑板,上面一字排开贴着纸,纸上标着各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及所在的宿舍。

王德高在纸上找到自己的班级、宿舍,有高年级的学生工作者,领着他们到宿舍。

走进宿舍,王德高多少有点失望,一个宿舍里,放了三十个床位,也就是住三十个学生。

一打问,才知道,即便这三十个学生,也不是一个班级,一个专业的。

王德高找了一个下铺,放下行礼,爷俩把行礼打开,展铺到床上。看到有不少学生从外面买来脸盆、饭盒、暖壶之类的用具,王德高也下到楼外打问着,找到校内的商店,买来必备品,放好后,便没什么事可做。

待到学生来的差不多了,进来一位长着络腮胡子,有三十多岁模样的男人,

“各位同学好,我叫宫长义,是农学9364班的班主任,你们现在有什么事不明白的,可以问我,我会帮助大家的。”

一些同学都围了过去,问东问西,王厚柱让王德高上前与老师打个招呼,看着老师与学生们交流得很热烈,王德高也只有听的份了。

学生之间也时不时的交流着,互想问候,姓甚名谁,家住哪里,场面十分热烈。

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们跟着交学杂费,买饭票。

一圈下来,王德高虽然有些累,但还是很高兴。不是因为他考入这个学校,而是学校收的学费并不高。

四年的学费才一千多元钱,而且每月还有二十七元的助学金,这样一来,交完学费,以后的费用就是吃饭、穿衣了,如果省着点花,再加上助学金,四年也花不了多少钱,这也让王厚柱心里轻松不少。

办完一切,王厚柱要带儿子到市里转一转。

明天王厚柱就想回去,所以他更急于到市里看一看。

儿子安全到达,这四年大部分时间要在这里渡过,而他则只是一个过客,送完儿子,他还是要回到家里,该干什么干什么,这次能出这么远的门,全托儿子的福。

即然来了,就不能白来,至少到莱城市里看看,也不枉此行。

爷俩走着到市内,边走边东张西望,一切都那样新鲜,道路宽广,街区也比较规整,越往市中心走,越显繁华,人流如织,这是王德高长这么大来到的最大的城市。

眼花缭乱中,爷俩也仅限于感受一下,兜里那点钱不能花,也不敢花。

王厚柱来到莱城,到了农校,看到那么多穿戴整齐的学生,着实觉得不给儿子买套衣服说不过去。

大商店不敢去,找到一个路边摊,买了一条裤子,买上衣的时候,王德高坚持不让买,一是怕父亲买的东西不适合自己,二是上衣比较贵,王德高现在还不想买,到必要的时候自己再来买。

爷俩最后到小吃部,一人吃了一碗面。出来后,王厚柱一个劲的感慨莱市消费实惠,面给的多而不贵。

但爷俩有个共同的感受,就是风有点大,有不少妇女头上都蒙了一个沙巾,盖住脸,想必是遮风挡灰用的。

回到学校,正好是晚饭的时间,虽然两人在街里吃了面,王德高还是想到食堂打饭,一是怕晚上再饿,二是想感受一下这里的食堂伙食。

到食堂门前,看到好多学生等在食堂门口,不到点,食堂门是不开的,到开门的时候,这些学生象饿狼一样朴进去,争先恐后的往前挤。

王德高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会这样,早一会晚一会又能怎样呢?

王德高排在了后面,轮到他的时候,他才知道,经济实惠的菜没了,剩下的不是贵的就是一般人不愿吃的。

王德高并不在意,他按两个人的量买了饭,又买了两样好菜。

回到宿舍,王厚柱看着伙食,小声的说,

“这里的伙食不错,以后你要多吃一些洋杮子做的菜,听说对肺有好处,再一个你不要象别的同学那样,到操场上玩那个球,乓当乓当的,起灰不说,还对肺没好处。记得按时吃药,不要让同学看到”

王德高点头应允着。

王德高不饿,王厚柱吃了一些,晚上,俩人在校内转了转,熟悉了学校的整个环境,王厚柱再三叮嘱,不要把得病的事让同学和老师知道。

王德高自我感觉病已经好了,虽然没有去医院复查,凭他的自我感受和身体的外在表现,跟健康人没什么两样了,所以对父亲的话也不是太在意。

晚上,全宿舍还有两三个没来报道的,空下的床位让王厚柱不必出去找地方睡觉了。

王德高找了一个空床位,躺下休息。刚到的学生们都比较兴奋,谈兴很浓,虽说都是省内的学生,但说话口音也不一样。

农学班的同学男生不多,彼此熟悉后,一些同学对王厚柱表现出特别的关心,围过来问长问短。

王厚柱很高兴与同学们攀谈,直到半夜才渐静渐悄。

第二天一早,王厚柱要回家,王德高陪着他到火车站,帮着买了票,再买了些吃的。

王厚柱坚持让他回去,便一个人往候车室去了,王德高目送着父亲,发现人群中的父亲越发的矮小,背更驼了,看着他在人群中渐行渐远,慢慢的只能看到他那顶发白的蓝帽子在人群时隐时现,直至消失在人群中。

王德高突生感怜,感叹于父亲当牛做马的活着,默默的耕耘,累得弯腰驼背,他所付出的一切,没有哪一项是为了自己,他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儿子的身上,将所有的责任都扛在了自己的肩上,回到家里还得象磨道上的毛驴一样熬日子,一辈子也转不出那个圈。

王德高的眼睛湿润了,回来的路上也无心再看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