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这样定的,假期结束,开学的时候,王德高没有马上到学校去报道,这也是他的自尊心使然,总觉得重读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开学一个月后,学校的老师听说王德高没有去二高中念,都觉得不可思议。要知道,很多学生想考入二高中都很难,而王德高考上了居然不去。
这样的学生如果拉到学校来重读,第二年肯定会考个好成绩,会对学校的升学率有很大的贡献。
学校主动出击,稍信给王德高:如果他重读,学校将免收他一半的重读费。
这对王德高来讲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王德高又踏入了虎洞乡十五中。
他以一名留级生的身份坐在了教室里。
当然,初中的知识他基本烂熟于胸,前几次的考试,他都名列前矛,学校鉴于王德高的表现,又免去了他一百元的重读费。
当他拿着钱回家交给父亲的时候,王厚柱还是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王德高也知道,他重读的机会来之不易,学习起来不敢有半点的马虎,为了省钱,第一个学期他选择通勤走山路上下学。
早晨早早的上路,到学校时,连本地的学生都没来几个,住宿的学生都没来到班级。
放学的时候,他一个人静静的走,边走边背着烂熟于胸的英语单词。
冬天的时候,每走一段时间,王德高的鼻子都会被冻得发黑,掉一层皮,而且是规律性的,就象蛇蜕皮一样。
现在,这个班主任对王德高也是很看好,数学老师有时候某个题做不出来,还找到王德高,让其帮着做,待到王德高做出来找到老师后,老师说他也做出来了。比较完他俩做的方法后,还是老师的更简便。
王德高怀疑老师是变项的鼓励他。
王德高的学习是轻松的,对于一天来回二十多里的山路,王德高也是足下轻松,天天走,身体素质渐强,再加上身体正在发育期,一米七的个头严然象一个成年人了。
家里的房子盖完了,放学回来没事的时候,王德高会到新房子里到处转转,砖墙、水泥地、大窗户,宽敞明亮。
王德田天天负责点火烧炕,炕要是不潮了,就可以住人了。
王德田之所以这么热心,他也知道这个房子早晚会由他来住,至少四间房里有两间铁定是他的。
没过多长时间,王德田让家里买一块炕板铺上,拿着自己的行礼便住了过去,王德利也拿过去一套被褥,两头住着,好在新房子与老房子都在一条街上且只间隔两家。吃饭方便,有时候在老房子喊一声便可。
这样一来,王德高有了自己的一个小屋,谁也不会打扰他学习,只是灯光依然昏暗。
日子按部就班的过着,王德高也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一天,班里的一个住宿的郭姓同学,受到一群朝族学生的威胁,说晚上要来收拾他。
郭姓同学害怕,找到王德高研究怎么办,王德高找到家在虎岗村的一个同学,三个人约定,晚上自习课时在学校集合,以应对不测。
放学后,王德高没有回家,而是到了离学校只有三里地的姐姐家里,这是他第一次到姐姐家里。
在那里吃完饭,告诉姐姐晚上到学校有事,一定给他留门。
王德高找了一根棒子,趁着黑夜向学校走去。
到了学校,一片静悄悄的,并没有什么异样,王德高来到班级窗前趴窗向里望,郭姓同学也看到他了,赶紧走出来。
虎岗村的那个同学来得更早,跟着从班级里出来,三个人来到学校后的河边,抽起烟来,
“******这些**货没来,想是不敢来吧,害得你还跑了一趟。”
郭姓同学愧疚的说。
“不来不更好吗,还省咱们的事了,我还以为得有一场大仗呢,现在看来没事了。”
王德高把棒子扔进河里。
“要不咱哥仨拜把子吧,按生日大小排。”
王德高没有反对。
王德高居大,虎岗村的杨全发老二,转山村的郭忠良老三,三个人用烟当香,煞有介事的拜了三拜。
“大哥,咱们到班里呆一会吧,待到下自习了,我和全发送你回马耳山村,路也不算远,就当溜达了。”
王德高对这样的称呼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心里不受用,但又不能表现出来。
晚自习后,三个人抽着烟,有说有笑的走向马耳山。王德高到他姐姐家后,两个人又折回去,一个回家一个回了学校。
第二天姐姐问他干什么去了,王德高撒了个谎敷衍过去。
王德高所做的一切并没有影响他的学习。
一次,学校要参加市里组织的物理知道竞赛,王德高的物理成绩在班里名列前矛,老师选了几个同学参加,王德高是其中的一员。
参赛考完后,整体成绩不错,学校给每位参赛者发了一个精美的日记本。
王德高自感学习比较轻松,就利用日记本开始写日记。
一开始,他先在草纸上写,认为可以后,再工整的抄到日记本上。后来,就直接写到RB记上,久而久之,写日记成了他扔不掉的一个习惯,学习再忙,也会抽时间写上几句。
放学回家,他还是习惯性的吃完饭,就到自己屋里学习,累了就到院子里转一转,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姐姐在家时有一个机械手表,出嫁前给了王德高,被他视不心爱之物。每天学习,上学都用得上。
自己在一个屋里,早上起得早与晚都没有人去叫醒他,在家里,学习、上学都是他自己的事,父母也习惯了不干予,王德高也习惯了不****予。
马春芬只负责早上给他做好饭,把饭盒里装好饭,王德高自律性也很强,早上到点就起,在锅台上吃完饭,装好饭盒,在父亲还没有起来的时候,自己就上路了。
晚上回来,吃完饭就进自己的小屋,有时候,一天也见不到哥哥弟弟的身影。
他们就象两条不相交的铁轨一样,都沿着自己的轨迹行进着。也只是在假期里,王德高会同家里人同吃同劳动。
至于家里的收成什么样,一年的收入什么样,土地收入多少,副业收入多少,他心里都没数,只知道家里因盖房子欠下不少债。
王德高将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更深一层考虑就是:如果他考不上,家里的负担会更重。现在的四间房子,解决了哥哥和弟弟的婚房问题,如果他考不上,家里还得再盖新房,再加上给哥仨个办婚礼,把老两口骨头砸碎卖了也不够。如果他考上了,那一切问题会迎刃而解。
王德高的目标是明确的,也扎扎实实的向着心中的目标前进了。
冬天的时候,王德高要多吃一些辛苦,好在他都习惯了。
早上上学刚离开家的时候,感觉很冷,走着走着就热乎了,总比骑车冻得骨头疼强多了。
晚上回到家里,屯里辍了学的同龄人三一帮两一伙的疯闹,王德高不为所动,依然按他的规律吃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