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跟随南怀瑾品读百家诸子
3309300000013

第13章 孟子心得:仁义当道(3)

在汉朝刚刚建立时,由于连年战争,国内一片萧条景象。高祖刘邦为了应对这种局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重要的一条即从刑罚方面放松对百姓的压迫。早在西汉建立之前,刘邦率军进入咸阳后,他采纳了樊哙、张良的建议,封闭秦朝的珍宝府库,宣布废除秦的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为了维持当地的社会秩序,他让秦的一些地方官留任原职。这些措施,尤其是废除秦的苛法,得到关中百姓的一致拥护,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结果,秦人大喜,争先恐后地慰劳刘邦的军队,就怕刘邦不留在陕西。西汉建立之后,刘邦下令释放奴婢,对于罪犯,除死罪外一律赦免。获得人身自由的人均投身到生产中去,对当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后来,刘邦又参照《秦律》命萧何制定出《汉律》,将秦律中的夷三族和连坐法废除了。刘邦这些减免刑罚的措施,给百姓一定的自由,使百姓乐于遵守当时的法律,稳定了社会秩序,推动了社会发展。

汉武帝刘彻继位之后,接受儒生董仲舒所提出的“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限民名田”“塞并兼之路”的建议,防止贫富过分悬殊,避免出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然而,被班固誉为“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由于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经常连年发动战争,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汉武帝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于征和三年六月发出了一份悔过的诏书,为自己过去政策的失误向百姓表示忏悔,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轮台之诏”。大体内容是:前此曾有人请求按人口加赋三十钱作为边用,这实际上是加重老弱孤独者的困苦;现在又请增兵屯田于轮台,更是“扰劳天下”的行为;今后的政策应当“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轮台悔过”是汉武帝一生政策的转折,他从此开始痛改前非,“思养富民”。在此之后,武帝在自己多次讲话和诏令中又逐渐检讨了自己的过错。次年三月,武帝在今山东广饶县看到农民在辛勤劳作,不禁想起自己对不住百姓的地方,于是一边亲自拿着农具到田里参加劳动,一边说:“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百姓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能够做到知错便改确实难能可贵。正是由于汉武帝后期的爱民政策,西汉社会才又趋向安定。

东汉初期,由于全国经历了长期战乱和随之而来的饥荒疫疾,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口锐减,社会经济凋敝。针对这种状况,光武帝实行了一系列爱民措施以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秩序。光武帝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就前后颁布了六次解放奴隶、三次禁止虐杀奴隶的诏令。当他在河北站稳脚跟后,就利用战争间隙组织军队屯垦,以保证战争的供给,减轻百姓的负担。屯田成功后,他又下令减轻田赋,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了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这样,改善了农民处境,减少了农民因破产而沦为奴婢的数量。光武帝还根据实际情况,大规模精兵简政,遣散地方军队,以节省开支。这对减轻人民的兵役、徭役和赋税负担是十分有利的。光武帝又恢复了西汉赈济灾贫和抚慰鳏寡孤独疾高年的规定,发放救济粮,以便减少“不能自存者”卖身为奴。光武帝的一系列措施对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使百姓稳定地生活,确实起了很大作用。

金世宗完颜雍,在历史上素有“小尧舜”的美誉。他在位期间,施行“仁政”,爱护百姓,历来为后人所称道。即位不久,他就下令解放奴隶。金初寺院的领户称为二税户,多沦为寺院的奴隶。大定二年,金世宗下令赦免全国的二税户,使他们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同时,又多次下令将宫廷奴婢和官员家庭私奴赦免为平民。这些措施增加了劳动力数量,有利于农业生产。金世宗还采取各种措施劝民力田。大定二年正月,下令裁军归农,使河北、山东、陕西等路征南的步军复员。同年又派人安抚山东离乡的百姓,不问罪名轻重,均可回到自己的土地上及时耕种。三月诏令河南、陕西、山东等地政府,把错当成起义者的俘虏加以改正,让他们还乡生产。进一步开放禁地,将一些猎地、苑囿与民耕种。辽灭亡时,一些贵族的土地也为百姓耕种。大定二十一年,金世宗下诏令,将山东路所括民田依原数还民,免租税。他还诏令天下,把“劝民力田”的好坏作为衡量官吏的尺度。金世宗还限制豪强贵族兼并土地。大定二十一年规定,占官地十顷以上的,都括籍入宫,将这些土地平均分赐贫民。还规定女真贵族只许在一处占地。这些措施抑制了豪强兼并土地,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百姓,从而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金世宗还减轻百姓的赋税、徭役负担。在赋税方面,他废除了海陵王后期为攻宋增加的杂税,对各地受水旱灾害地区多次减免赋税。在徭役方面,他极力主张减轻百姓负担,要求各地把差科负担的详情向他如实上奏。大定三年,他了解到河南、陕西、山东、北京以东及北边州郡,“调发甚多”,就规定免去百姓的一部分负担。他还提出:凡有徭役,应当让富户负担,不要让贫民负担。总之,金世宗时期的赋税徭役负担要比以前轻得多,人民生活压力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减缓,从而能够使百姓安心生产。

自称为“文治武功第一人”的清高宗弘历,秉承康熙、雍正两朝施政,重视农业生产,关心百姓疾苦。他相信“民为邦本,食为民本”,因而非常关心农事收成,关心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各地雨水、粮价。他遵守前两代皇帝的成例,命各地大员必须定期向他报告天气情况、庄稼长势等,隐瞒灾情要受严重处分。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各种自然灾害经常连年不断。每遇水旱灾害,弘历都要求官员亲临灾区,“视百姓之饥寒为己身之疾苦,多方计议”。灾情勘实后,他便下令减免灾区赋税,并进行赈济。此外,还借给灾民口粮、种子、耕牛价银,一般不计利息,约期归还,也有以后蠲免不还的。在可以安排苦力的地区,采取以工代赈等措施。弘历的一系列措施充分体现了一代名君的爱民之情。

从以上事例,我们不难看出,有作为的帝王都是爱民、保民、宽民的。他们重视农业生产,与民休息;体恤百姓疾苦,轻徭薄赋。这些做法正是对孟子所提出的“与众同乐才能有长久之乐”的演绎,真正把百姓装在心中的帝王,才会真正使他们的路走得更长远。

百善孝为先

中华民族有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一个是忠,一个是孝。一直以来,中国人就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将其作为区别人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忠孝虽然是圣人提出来的,但不是圣人想出来的。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这是孟子的原话。这讲的就是孝道。孝,指的是事亲与守身。事亲方面,孟子举了舜与曾子的例子。

曾子是个有名的孝子,他的孝顺不但体现在从物质上关心父亲,而且他对父亲还有一种恭敬心,并以此来侍奉父亲。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养志”。舜的家庭也很特别,舜的父母和弟弟多次加害于他,但舜却始终不记仇,舜五十而慕父母,对弟弟更是照顾有加。可见曾子和舜都是善良之人,这其实是由他们的本性决定的,这可以作为“性善”论的重要佐证。但是,“义在外”的现实同时存在着,所以在人的一生中,更多的是需要在相信“人性本善”的同时加以日常生活的培养,这就是所谓的“守身”,换种说法就是“修身”。修身就是让人领悟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坦荡胸怀。

南怀瑾曾在课堂上给学生们看了这样的一幅漫画,画的内容是一家人正围坐在餐桌前为年近六旬的姥姥举办生日宴会。餐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大家也都吃得很热闹,唯独不见姥姥的身影。只见在厨房忙得满头大汗的姥姥被小外孙指着,并且小外孙叫:“姥姥,该您吹蜡烛了。”

很简单的一幅画,然而却意味无穷。虽说是为姥姥举办的生日宴会,实则是让老人无偿地为小辈们付出!看到这里,您也许不禁会问:“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孝道哪里去了?”

众所周知,中国人十分讲究孝道。不论是长者还是小孩,都遵循着“孝”。古时候的“孝”又被称作“顺”,“孝”和“顺”永远是连在一块的,最后终于合二为一成了一个专有词。在古人看来,父亲是一家之主,儿女必须听从父亲的教诲,不论对错都要服从,这也是孝的一种体现。

南怀瑾认为现代社会“孝”的含义应该有进一步的丰富和改变,从一味顺从,深化到了求大同存小异,而且不但要从物质上尽孝,更要从精神上尽孝,多关注长者的心灵需要。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周末时,儿女们都聚到了老人家里,对老人嘘寒问暖,给老人带去一些保健品,陪老人聊聊天,孙子们也向老人汇报自己的学习成绩,或是用跳舞唱歌等表演逗老人开心,这其实是新时代孝道的体现。

社会在不断进步,孝的含义也变得丰富起来,从古时候的一味顺从发展为今天的从物质和精神方面尽孝,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人对“孝”的重视。

其实,孝道是中华文化里特有的一部分,国外与我们有很大不同,国外的子女与老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只有金钱层面的,家长的职责就是把儿女抚养成人,其余则全都不管。而家长到了晚年时,即使有很多儿女也难以出现儿孙满堂欢聚的情景。

南怀瑾还讲到一个故事:

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幢小房子里住着一位孤身老人。有一天,邮差给这位老人来送养老金的清单时,才发现这位老人已经离世了。原来,老人是因为突发心脏病去世的。据了解,她有九个儿女,而且都生活得不错,有一个儿子还是大资本家。可悲的是,老人的九个儿女成人之后,顶多在圣诞节时给她寄去几份小礼物。而在她去世之后,她的儿女也未曾有过什么表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东西方文明存在的巨大差异,至少是在“孝道”这方面是有一定差异的。

可见,讲“孝道”是中国人最突出的美德之一,同时,“孝”更是一种美好的人格修养,试想,如果一个人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去孝敬,那还能指望他做出什么对国家和人民有利的事情呢?

曾经看过一则感人的故事:

儿子回乡办完父亲的丧事之后,要求母亲跟他一起住到城里去,可母亲却不肯离开清静的农村老家,说是过不惯城市生活。于是儿子也没再勉强母亲,并且说好以后每月都给母亲寄300元生活费。因为村子太过偏僻的原因,镇上的邮递员一个月才来一两次。近年来,随着村里外出打工的人多了,邮递员每次出现在村子里的日子便成了留守老人们共同的节日。邮递员每次一进村就会被一群中老年妇女团团围住,这些妇女们无非是想问问邮递员有没有自家的邮件或是书信,然后又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分享自己和他人的喜悦。这天,这位老母亲收到了一张汇款单,她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逢人便说是自己儿子寄来的。就这样,这张3600元的汇款单在大妈大婶们手里传来传去,每个人都觉得这孩子很孝顺,大家很羡慕这位老母亲。

几个月过去了,儿子收到了母亲的来信,信上只写了短短的几句,说他不应该把一年的生活费一次性寄回来,明年寄钱一定得按月寄,一个月寄一次。很快一年就过去了,儿子由于工作太忙,回老家看望母亲的想法难以实现,本想按照母亲的嘱咐每个月寄给她寄一次生活费,可又怕自己太忙而忘了误事,于是他到邮局后还是一次性给母亲寄去了3600元。几天过后,儿子收到了一张母亲寄来的3300元的汇款单。

儿子无法理解母亲为什么要把寄给她的钱寄回来,正在百思不得其解之际收到了母亲的来信,母亲再次在信中叮嘱说,要寄就一个月一个月的寄,不然的话她一分也不要,反正自己的钱也够花。儿子难以理解母亲的做法,但他还是按母亲的叮嘱做了。后来,他偶遇一位进城务工的老乡,他便向这位老乡打听起了母亲的近况。老乡告诉他,你母亲虽然是独自一人生活,但她的生活很快乐,尤其是每次邮递员来时,就像是过节一样。她每回收到你的汇款都要高兴好几天呢。

儿子听着听着,不觉已满脸泪水,他这时候才明白,母亲固执地要他每个月给她寄一次钱,就是为了一年能享受12次快乐。母亲的心其实根本不在钱上,而是全部在儿子身上。

其实,尽孝绝不仅仅在于形式,也不是说一定要给父母多少钱,空巢老人缺的绝不仅仅是钱,他们真正希望的是儿女们对他们多一点关心。

天下英才何其多!在南怀瑾看来,不能以孟子那个时候的天下为天下。这个天下,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与孟子所说的“尚友古人”的意思是相吻合的。因此,不管什么时候,天下英才可以说是“性善”的追求者。

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基础,也是他教育理论的重要根据。在孟子看来,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生来就有为善的倾向,即所谓的“善端”。这些“善端”是与生俱来的,是每个人心中所固有的。因此又被称为“良知”。

孟子认为人虽然天生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但还是离不开后天的教育,加强道德修养,不断地去扩充和发展这些“善端”,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孟子认为,人们只要坚持寻找心中的“善端”,就会因为对人性的了解而达到对天命的认识。

经典启蒙读物《弟子规》里这样写:“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这些都是说子女的行为准则,也可以说是做子女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唐代时期,法典里就规定人子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华夏文明的重中之重就是“孝道”,其核心就是以亲子情为主的人际情感关系。

南怀瑾在讲《孟母三迁》这个故事时,让人们想起的绝不仅仅是父母为我们的成长所付出的汗水和关爱,如今我们已经长大成人,父母也慢慢变老了,我们讲“孝道”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

南怀瑾先生很擅长讲故事,一些原本看上去枯燥无味的故事从他的嘴里讲出来,不再是故事,而是一个个令人深思的人生问题,这便是教化人的一种境界。很多人喜欢听他讲话,其实喜欢的是他对人生的态度。

鲁国与邹国交战。邹穆公对孟子说:“我的部下已经死了33个,而百姓却没有一人为他们牺牲。杀掉这些人吧,杀不了那么多;不杀他们吧,又对他们眼睁睁看着长官被杀而不营救感到气愤至极。我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孟子回答:“在遭灾荒时,您的老百姓中年老的弃尸于山沟,年轻的也四处逃荒,背井离乡,这样的人差不多有上千个吧;而您掌握了无数财宝和充足的粮食,老百姓生活的疾苦那些官员从不向你报告,毫不夸张地说,他们这样的表现就是残害老百姓的行为。曾子曾经说过:‘小心啊,小心啊!你如何待人,别人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你。’现在,老百姓这样做就是为了报复他们,其实百姓无错,你只需施行仁政,老百姓自然就会拥戴他们的领导人,肯为他们的长官出生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