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寻圣录
32806800000006

第6章 他站在星空中

陆青衣确实不会开玩笑。

这是所有师兄弟们对他的一致看法。

这句玩笑话甚至他自己都没有想笑的想法。

然后他们继续往皇宫里走。

陆青衣没有再说话,易典更没有想说话的意思。

除了天上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竟是听不到一点声音。

两人就这样一前一后的走着,陆青衣尽量使自己的步伐速度跟上易典,免得落后太多。但还是略显吃力。

不多时,再前便是永宁殿了。

永宁殿,长安街。这或许就是大梁现在的皇帝仁宗很得民心的原因。这似乎是对百姓的承诺。

天子之下,再无战火。

这是人们对和平的祈祷,对战争的厌恶。历朝历代,战火无情,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

但没有战争不意味着没有军人。

不但人类,还有魔族,妖族。没有战争的时候,军队是皇权的象征。当战火绵延的时候,军人是保家卫国的第一线。

帝王对和平时期的将军总有莫名的不信任。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四大神将都在京都而不是边疆的原因。

陆青衣看着眼前的易典的背影,替他感到悲哀。

四大神将看似威风,但在京都,能调动的军队不及皇帝调动的十分之一。

他想起了之前易典在乘负质鸟回京时问自己的一句话。

“京都什么都大,只有一样东西很小。”

这个东西陆青衣知道。

所有人都知道。

但是没有人敢说。

因为说了,就是死。不但自己死,还会殃及自己的族人。

这时从殿内走出一名郎中。

陆青衣知道他是郎中是因为他的帽子上写着一个大大的医字。但他觉得这个医字写得很不好看,很奇怪,很没有规矩的字。就像是一只乌鸦在一只百灵鸟面前唱歌,很奇怪的场景。

易典见了他,脸色终于缓和了。

“洛神医,南山那边?”

那名洛神医见是易典,也停下脚步,对着他直摇头,然后准备离开。

这时看到他身后的陆青衣,准确的说是看到陆青衣穿的道袍。

陆青衣的道袍很不同。

大部分道袍只有白、黄、黑三种颜色,按照辈分地位从低到高。但是陆青衣的却是青色的。

洛神医看着陆青衣很生气。

“这位小道士,皇宫里还这么不讲规矩。这里不是桐宫。”

看着生气的老人,陆青衣不知怎么回答。

这时易典见陆青衣有些难堪,便替他向洛神医解释:

“洛神医,这是我从蜀山带回来的道士。”

洛神医脸色有所缓和,但还是不太好看。然后挂取下在身上的命盘。

命盘上面画着北斗七星,准确的说,除了比较显眼的北斗七星,还有很多的小点。

似乎整个星空都在这一个小小的命盘上。

当陆青衣第一眼看到命盘的时候,便陷进去了。

他不在凡间。

他的四周尽是虚空,黑暗。

不全是黑暗,还有很多星星。

但他没有感觉不舒服,这种感觉比昨天晚上的黑暗好的多。

同样是黑暗,更大的黑暗却带来更好的感觉。

随着洛神医的动作,那些星星不停的变幻着位置。

当这些星星灭了之后,再亮起的时候,位置都发生了变化。

陆青衣有些好奇,一个郎中怎么做着算卦人的事情。郎中是挂着药箱的,而不是命盘。

易典看着洛神医的一举一动,没有说话。

时间过了很久。他知道洛神医在干什么。

洛神医终于结束了他的动作。

然后他就看着陆青衣,就像当初易典看陆青衣一样。不,应该是比易典的眼神更加犀利,如果说之前是天看着地,那么现在就是星空看着一个人。

陆青衣觉得他刚从星空中脱离,便又陷进去。

易典自始至终一直在看着洛神医,只剩下陆青衣不知道看谁。准确的说,他在黑暗中谁都看不见。

不管对方是不是郎中,起码他是前辈。

所以陆青衣一直站的很拘谨,以显得他很懂得礼节。

易典站的虽然没有陆青衣那么拘谨,却也显得很肃穆。陆青衣觉得这时候看易典才更像军人。

时间过了多久,两人便站了多久。

星空终于灭了,陆青衣就像感到夜晚终于过去,天终于亮了。他淌了一场大汗。

这时候他才觉得有些不好受。

他从来不喜欢流汗的感觉。但他很喜欢刚才在星空时的感觉。

洛神医突然说:“对了,国教的牧主教在里面。”

很明显他不是跟陆青衣说话,但他却一直在看陆青衣,只是不再像夜空那般的审视。

易典点点头,表示知道,道了声谢,然后就同他道别,领着陆青衣进殿。

而洛神医的目光却一直看着陆青衣。

到了殿前,两名护卫卸了易典身上的灵犀。

任何武器不得进殿,不光是大梁,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当然除了历史上几个权倾朝野的佞臣。

易典让陆青衣在殿外等着,然后进殿。

殿里人很少,因为不是早朝时间。

麒麟椅上坐着一人,黄袍加身,上有麒麟神兽,头戴冕旒冠,冕旒冠前后各十二根垂帘,每根帘上串十二珠宝石。

此人就是当今皇帝,大梁仁宗。

易典跪下,道:

“吾皇永昌。”

“易将军平身。”仁宗皇帝语气有点着急。

“谢吾皇。”易典站起来,对着旁边站的另一人行礼,只是礼节显得不是诚意十足。

“见过牧主教。”

牧主教没有说话。

仁宗皇帝问易典。

“此去蜀山劳顿一天,将军辛苦。蜀山如何?”

“只有一人活着,道长不见踪影。”

仁宗皇帝微微皱了一下眉头,而后想了一下,又舒展开来,没有任何人察觉。

“有人活着便是好的,快宣他上殿,详细述说当时之事。”

“只是……”易典欲言又止。

“只是如何?”

“吾皇还是亲自问好些。他就在殿外听宣。”

从殿内皇帝边的第一个公公到最后一个公公宣陆青衣入殿,他听到十二声。

陆青衣这才进殿。

然后走到易典的身后。

他下跪,便见到万人之上的仁宗皇帝。

他抬头,便看到世人称颂的仁宗皇帝。

还有,旁边站着的国教两大主教之一的牧曲主教。

“小道陆青衣听宣入殿。”

仁宗皇帝仔细的看了陆青衣。

陆青衣这两天似乎已经习惯被别人很怪异的看着。

从蜀山下小镇的妇人,到四大神将之一的易典,再到殿外的洛神医,现在是仁宗皇帝,旁边还有一个主教大人。

所有的人都看他。

要看便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