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寻圣录
32806800000004

第4章 昨天夜里死了很多人

陆青衣看着女人的背影走进客栈,又行了一礼。

他好奇女人是谁,他也知道女人不简单。但他没有问。

他知道,有时候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情,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比如,生命。

这时候,子灵从门里探出头。

“再见咯,可爱的道士哥哥。咯咯咯。”

陆青衣笑了,他觉得这个女孩子的脸倒是挺好看的,但他突然觉得这时候笑显得很唐突,所以他又止住了笑。

然后说,再见。

他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静些,就像以往每天跟师兄们和师父说再见一样。

以免让小姑娘以及那位妇人误会,也免得让自己误会。

小姑娘已经回去睡觉了,陆青衣走了一天的山路也觉得有些困。

于是他抬头看了一眼月亮。这时候天空还是没有星星。

但是有一只萤火虫。

……

第二天的清早,陆青衣醒来的时候太阳还没有很高,只是微微亮,才露出半个身子。

朝霞和昨天的晚霞很像,还是那般红,如同血一般。

只是昨天的血在蜀山上。

洗漱完毕他便准备离开客栈。

“进来一起吃些东西吧。”

当他路过一间隔间里的时候,里面传来女人的声音。

陆青衣掀开门帘。

女人和小姑娘已经坐在客栈的隔间里吃早餐了。

待他进来,看见桌子上的那些吃食,这让平日里一贯早起的陆青衣有些惭愧,因为她们已经快吃完了。

陆青衣坐在桌上单独放着一双碗筷的座位上,很认真的说了一句谢谢,然后才拿起桌上的素馅包子吃起来。

是他最喜欢吃的笋馅的。

子灵看着陆青衣进来,笑着说:“你这道士也真是懒才让你师父逐出来,不然怎起的这么晚。”

陆青衣本想说自己是观里起的最早的,然而还是闭嘴了。

他没想到这两个人起的这么早。

女人待他吃完,道:“我们昨日过来只是有些事情,今日该回去了。”

陆青衣又是准备行礼。

子灵却说道:“没见过你这么呆的道士,定是又要伸手作揖,诶呀。”

陆青衣有些尴尬,他确实准备行礼作揖。因为他觉得,受了别人恩惠,自然要行礼,以表示自己的感谢。

听了子灵的话,他没有再行礼,但仍然对于昨天她们供的食宿,道了声谢。

于是女人便携着小姑娘走了。

陆青衣在窗子上看着她们迈出客栈的门,看着子灵。

他又想起来子灵的虎牙。

虽然长,但是很可爱。

他想了想,笑了。当作是补上昨天晚上与她道再见时的那个笑,而且现在笑确实是个好时间,不会唐突,不会让人误会。

晌午时候陆青衣才出了客栈,一个人走在小镇的街道上,准备找一家书店,进去找找书来读。

对于一个读了十年书的小道士来讲,书已经成了他不会修行,除了那把竹剑之外的最后一点慰藉了。

“让开!前面的小道士!”

身后传来马蹄的声音,很乱,很急。

陆青衣回头,却见着数十名官兵,皆穿着军袍,手拿着长枪。为首的一名帽上身着鳞甲,头盔中间一撮红樱,骑着一只白虎,在一众骑马与步行的队伍里好生威风。

周围的人却议论开来。

“这不是京城四大神将的易典神将吗?”

“不能吧?京城的将军到这偏僻小镇来作甚?”

“诶,错不了,整个大梁国能骑白虎的只有神将易典,还有手上那威风凛凛的长枪肯定是灵犀,错不了。”

易典,四大神将中排名第四。骑白虎,舞灵犀。

陆青衣避开他们,站在两旁,待他们过去。才见他们去的方向是昨日自己来的方向,有些疑惑。

陆青衣看着易典。

恰好他也回头,见着了他。

易典乎想起了什么事,就是那样的看着他,然后对两旁的人道:“把那个道士请来,先在驿站里安顿着,下午我要带他回京城。”

很简单的命令,身后的队伍里便出现了四名士兵。

四名士兵便来拿他。陆青衣虽然疑惑,想问问怎么回事,却也知道问不出答案,倒不如跟他们去。

于是陆青衣便被四个人押着往前走。

旌旗上写了一个“驿”字挂在门外,飘着。

下面系着一匹马。

这便是驿站。

陆青衣在驿站等了很久,桌上的茶早已经凉了。

易典进来,脱了盔甲,是很平常的白袍。

然后他就问陆青衣:“你是这山上修行的道士?”

陆青衣答道:

“我确实是这蜀山的道士,只是不是修行的道士。”

易典似乎有些笑意,自己倒了杯茶,道:

“既是蜀山道士,又怎不是修行的道士?”

“只因师父告诉我曾经修行时出了差错,经脉已经不通了。”

将军若有所思,饮了一口茶。然后道:

“那你何时下山的?”

“昨日。”

“为何下山?”

“不知。”

“你为何下山你自己不知道?”易典认为这个理由很不能让人信服。

这确实是个让人不能相信的理由,站在门外的两名士兵都笑出声了。

陆青衣有些无奈,只得继续解释道:“我一早醒来,便在山道上。”

“下午你得跟本将回京,现在你也不得出去。”说完这句,他不理会陆青衣的解释,穿上盔甲便走了。

只剩下陆青衣,还有两杯没喝完的茶。

陆青衣站起来,走到房间门口,看见有两名官兵把守着,明白自己是出不去了,便问两位官兵。

“两位,京都的神将今天来这小镇是为什么?”

却没人回答他。

意料之中。

陆青衣回到屋子里,从书架上拿起一本书随便翻了起来。

是一本道藏,陆青衣没有想到,驿站里会有道藏。于是他便读起来。

然后,他的劲部感到一阵冰凉。

那是一杆长枪,枪尖不似别的枪那般光泽,却很凉。

此时陆青衣不在驿站,不在蜀山下的小镇,而是在北海那边被冰雪覆盖的山中。

身后传来易典的声音。

“猜一猜自己会死吗?”

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因为无论怎么回答,都可以是错的,也都可以是对的。

所以他没有回答。

易典收起长枪。那股寒冷的感觉才从陆青衣的身上逐渐散去。

“你刚才怕吗?以为自己会死吗?”

“不怕。因为我不会死。”

“为什么?”

“将军杀的人,都是该杀的人。”

很简单的回答,似乎这正是易典想要的答案,他望着陆青衣,就像父亲审视儿子,就像官审视民,就像天看着地。

然后易典哈哈大笑起来。

“你知道吗?昨天夜里死了很多人。”

“想必他们的亲人会很伤心。”

易典转身走了。

“从今天起,可能你再也不能上蜀山了。”

像是命令,更像是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