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侠隐于市
32785800000040

第40章 三年一眨眼

一晃三年,进入新世纪,杨建已经长成一个大小伙了。一米七五的个,壮硕的身材,不胖不瘦。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有肉显瘦的那种吧。

杨建当初以江南市中考状元的身份考进江南市高级中学,已经在江南市高级中学上了三年并且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了,跟郭老师学了三年乐器,音乐水平虽然不能说有多高,但是自弹自唱,根据别人唱的调能弹出相应的乐来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

在这三年里,康惠也发展得很快,虽然也遇到过各种问题,但都有惊无险地度过了,而且还发掘了不少人才出来。

现在康惠餐饮已经发展到江南市下属乡镇,已及江南市周边城市,而且在那些城市也都有他们自己的专属食品供应基地。对于这样一个大型企业到地方去投资,而且带活当地经济,当地领导肯定都是很欢迎的,所以也都给予了相当多的优惠政策。

现在康惠总部已经迁到江NS区原来的总部变成了一家酒店,这家酒店是跟大江饭店合资开的以农家乐为主题的集生态园游玩、新鲜蔬果采摘、钓鱼、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大酒店。

而康惠餐饮下面的快餐则是已经遍布江南市各乡镇,在学校周边,居民小区附近等等人口集中区域都开设了店面。提供各种早餐午餐晚餐。现在正准备向周边城市下属乡镇进军。

而“杨建”茶叶蛋也开发出了新品种,随着越来越多的客人吃到了康惠特色茶叶蛋“杨建”茶叶蛋,“杨建”茶叶蛋也越来越有名气,其实好吃也只是其中一个小原因,你再好吃也只是一个茶叶蛋,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个茶叶蛋有自己的牌子,随着各地旅客吃到这个已经被江南市当作特产的茶叶蛋,已经在全国都小有名气了。而且江南市和康惠也特别发出了一份声明,“杨建”茶叶蛋,只在江南市康惠餐饮公司各下属店铺出售。这样既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假冒,也更提高了“杨建”茶叶蛋的名气,有很多外地来江南的旅客都要特意买一份带回去。所以杨建特意开发出了真空包装版的“杨建”茶叶蛋,还有茶叶鹌鹑蛋。以方便旅客方便携带保存。这种真空包装版的也只在康惠外卖部售卖。

这么大需求量的茶叶蛋又促使杨建家这个煮茶叶蛋的作坊变成了现代化的食品工厂,杨爸爸还是管技术,几个姑妈姑父也都分别管理着各个生产线的食品安全,至于经营方面就全部归康惠管理了。杨建也把这个自己出钱建立的工厂当作自己的股份划入康惠的资产里面。这样杨建也算了结了自己的一个心结。虽然说杨建拿着那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大家都是认同的也是认为理所应当的,他自己也一直在说服自己这个是自己应得的,但是他还是总感觉这样不怎么公平,所以他一直想要把这个心结给了了。虽然创办这个茶叶蛋工厂的钱也是从那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赚来的钱,但是这个茶叶蛋的配方,可是自己的,品牌也是自己的,这两样现在在市场上可是也能值不少钱了。

话说回来,陈俊的管理能力还是不错的,而且几次出现问题他都能提拔出有能力的人才出来管理起相对的部门里面,所以杨建也不用太过担心。至于公关方面,丁健已经辞去派出所的职务,一心一意来杨建这里工作了。比起以前为了套近乎,现在可是全心全意为杨建的公司卖命了,年薪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杨建的前程他还是能看得出来的。虽然丁健以前有过劣迹,但是杨建这么长时间观察下来,这个人还是可靠的。关键是办事靠谱,有能力。至于市场开拓方面,有一个叫顾海的人很有这方面的天赋,他也是那十几个原丐帮管理者之一。以前他就是做这方面事情的,每次都是他去寻找乞讨点,什么地方人多,什么地方的人出手大方,他通过观察汇报给陈志强,然后陈志强安排乞丐去那里乞讨。顾海现在把这个杨光用来寻找市场,开拓市场,还是一样的灵光。

康惠不光有餐饮还有水果种植还有家禽家畜的养殖。春天冬天的草莓、枇杷,夏天的葡萄,秋天的大枣,一年四季都有产出,也得亏康惠的人多,但是即便如此,每到抢时间的时候还是要临时雇不少当地村名来帮忙。而当地一些人看到康惠的水果种植生意好,他们也自己种植起来,这样不但没有影响康惠的生意,而且形成了一个产业,一到水果成熟的时候,就有各地水果批发商一辆辆卡车开过来收购。而家禽家畜的养殖上,一年能有好几茬,又是杨建当时定下的分批养殖的计划,所以一年四季都有出产。

至于乞讨方面,康惠已经把这一块完全舍去了,让那些有残疾的人都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实在什么活都干不了的,那也没关系,反正公司里有吃有住,到年还有分红。现在江南市基本很少见到乞丐了,因为只要有类似以前丐帮的组织出现很快就会被杨建给捣毁掉,而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乞讨者杨建也会让他们到康惠来工作。对于这方面,市里还是很支持的,所以在康惠的投资政策上都给予了一定的优惠。但是毕竟还是有一些乞丐是不愿意过那种自食其力的生活的,对于这些人,杨建也管不了那么多,自己帮不帮是自己的问题,人家接不接受你的帮助这是人家的权力。但是杨建管不了,市里可以管,因为现在乞讨的人不多,只要被巡逻的看到,就会立刻送到救助站。以前是人多没办法,管不过来,现在就那么几个人,还不是手到擒来。被逮的次数多了,也就不愿意再在这里乞讨了,还不如换个地方呢。

~~~~~~~~~~~~~~~~~~~~~~~~~~~~~~

龚梦娇当年中考也以优异的成绩跟杨建一起考进了江南市高级中学,两个人虽然没有分在一个班,但是还是经常会一起在食堂吃饭,周末也经常会一起去图书馆看书复习。随着年龄的增长,龚梦娇也是越发漂亮性感更有女人味,但是杨建却一直保持着该有的距离。杨建也是说不清道不明,不知道自己对这个自己最好的朋友是什么心理。你要说爱吧,好像没有,杨建一直把龚梦娇当妹妹看的。你要说不喜欢吧,也不是,有时候自己看着她那魔鬼般的身材,也会有生理反应。自己对这个生理反应还有点罪恶感,怎么可以对自己妹妹有这种想法。而龚梦娇虽然喜欢杨建,但是自己作为一个女孩总不能自己提出来吧?本大小姐也是有必要的矜持的。

但是随着一个事件的发生,改变了杨建和龚梦娇两个人的人生轨迹。可能应该说又把杨建的人生轨迹移到了前世那个方向吧,因为自从回到这世之后杨建的人生轨迹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高考前夕,一场车祸从天而降,把龚梦娇撞成了瘫痪,全国各地所有大医院都看不好,龚建忠甚至从国外请来专家,但是依然无济于事。而龚梦娇会发生车祸是因为她在校门口等杨建一起去吃饭,事杨建听到这个噩耗之后整个人都惊呆了。杨建到龚家去看龚梦娇,但是龚梦娇不愿见他。虽然龚家人都说这不怪杨建,但是杨建还是非常自责,为什么?为什么跟我关系亲密一点的朋友都会因为自己发生这样的事情?前世的杨三爷爷是这样,这世的龚梦娇也是这样。

对了!杨三爷爷!那本书,对,只要找到那本书,就能救龚梦娇,杨建发誓一定要把这个比亲妹妹都亲的女孩治好!

可是到哪里去找那本书呢?现在知道的还是只有那一句密语:三人务农为王,诸葛孔明为臣,前山后水,侠隐于市。这特么到底什么意思啊?

怎么办?目前的情况看,以龚家的财力肯定是能很好照顾龚梦娇的,自己可以安心去找那本《医武秘录》,为了不让龚家的人抱了希望最后又失望,杨建也没有跟龚建忠他们说这个事情,因为现在连八字还没一撇呢。这个事情还真是急不来的。

目前要做的还是安心备考,杨建还得努力复习,毕竟高考跟中考不一样,全省竞争,而且高考还是比较考验一个人的智力的。在这方面杨建可不敢托大到敢说自己最聪明,全省那么多考生,肯定有很多人智商在自己之上的,但好歹自己也是多活一世,多上了几年学的,所以他从刚进高中开始就在为高考准备了,勤能补拙嘛。

2003年之前的高考都是在七月份的七八九三天举行,七月份的天气已经很热了,但是为了高考,所有人都必须克服困难,这个年代空调还是很奢侈的东西,更何况还是考场,所以为了降温,每个考场里都是要放大冰块降温的。但是这也只能稍微缓解掉一些暑气,考生和家长的内心煎熬是一点都缓解不了的。

不管怎么样,杨建总算没有白费自己的努力,终于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江州大学。这个时候的江州大学已经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全国性综合大学了,文理工医经济艺术等等学科都包含在内。虽然说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大学本科扩招,但是能考上这样全国顶尖的名校还是很不容易的。

杨建觉得自己已经有了自己的公司,有了自己的事业,也不缺钱花,也不担心就业,自己现在唯一有兴趣的专业就是中医学。这个学习有关人体经络穴位还有养生养气等方面的学科对于杨建现在来说是最需要的,说不定配合自己的内气,能够治疗好龚梦娇呢?在那本书找到之前,多一个办法也是多一个机会嘛。

江州大学的中医学院是全国最早的中医药院校——江州中医药大学并入的。他在中医药方面的研究可一直是顶尖的存在。所以杨建一心想要考江大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能考上她的中医学院。

杨建一家人在拿到江州大学中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的录取通知书之后,全家都是喜气洋洋的。杨爸爸和杨妈妈还特意在老家摆了20桌酒席请村里人庆祝。杨建也在生态园大酒店请了康惠全体员工,憋了三年,总算是可以放纵一下了。

为什么是针灸推拿专业呢?因为这个专业的重点就是学经络和穴位的。一方面杨建练的武功本身就是要运气就必须要完全学习和理解经络的走向和穴位的所在位置。在实战中,也是要快速辨别出对方的经络和穴位,这样才能一击击中对方的要害或者避开要害。另一方面,根据当时杨三爷所说,他那个瘫痪是因为全身经脉尽断,那要想重新连通经脉,肯定得知道人体经脉的准确位置和走向。当然了,这个专业也不光就学经络和穴位,还有很多中医中药方面系统的基础知识以及临床技术。

杨建因为高考三年没出过远门,都是基本都是待在学校,而且最近一直因为龚梦娇的事感到心力交瘁,身心疲惫。所以一拿到江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迫不及待地拉上顾海和丁健前往江州,趁着还没开学,先去认认路,视察下康惠在江州的分店。顾海是市场开发,所以康惠的所有分店他都熟悉,而丁健是公关部的,带出来总能解决些问题。

因为这几年康惠也赚了不少钱,所以公司里买了两辆轿车和两辆大巴,轿车平时是几个管理人员出差或者有重要客户来的时候才用的。至于大巴则是接送员工的。因为江南市毕竟不是很大,两辆大巴接送两次也就够了。

这次去江州是去探探路,顺带游玩放松一下的,而且又是这么热的天,所以在这个还没有高铁的年代还是自己开车去比较方便。毕竟只是两个小时左右的高速公路的短途,何必去等上半天时间去坐个也要两个多小时左右的火车呢?

丁健开着公司的普桑,载着杨建和顾海,三人趁早上比较凉爽的时候就从江南市出发,开往江州市。杨建准备这几天好好看看并大概认识一下自己未来五年要待的城市,是的,全日制医学专业本科是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