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琪一看他那好像打了胜仗的样,淡然一笑,温和地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有一天,有一个浑身绿色的人路过孔子和他的学生住的地方,看到孔子的学生在扫地,就问:“哎呀,你是孔子的学生呀,好有学问呀!我可不可以问你个问题呀?”
孔子的学生看了看绿衣人:“有学问不敢说,请问你有什么要问的呢?”
绿衣人说:“我想请问您一下,一年有几季呀?”
孔子的学生一听,这是什么问题嘛,一年有几季那还用问嘛,“一年当然有四季哦!”
绿衣人说:“你说得不对,一年只有三季,哪里来的四季?”
“春夏秋冬,一年可不是四季吗?”孔子的学生掰着手指头,数给他看。
“不可能,一年就三季,没有第四季,不信,我们打赌!”
“打赌就打赌!”孔子的学生当然信心百倍,打赌我还能输给你,“赌什么?”
“我嬴了,你给我磕三个头,你嬴了,我给你磕三个头!”
“那好,就这么定了!我请我的老师来做中间人!”
孔子的学生问孔子,“老师,一年有几季呀?”
孔子走出来,看了看绿衣人。“一年有三季!”
孔子的学生吓昏了,“老师,一年怎么会是三季呢?”
孔子淡淡地说:“一年只有三季,你输了,还不给人家磕头!”
孔子的学生乖乖地趴下来,给绿衣人磕了三个头,绿衣人走了。
“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你为什么也说只有三季?”
“你没有看那个人是谁吗?它是一只蚱蜢。蚱蜢秋天就死掉了,它怎么知道还有个冬季。你和他争论一年有几季,争到天黑也没有用。你吃点亏给他磕三个头,承认一年有三季,让他走,不就行了!他一个‘三季人’,你还用和他浪费时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你一个明白人和“三季人”去争论,争论它们永远不明白的事,是毫无意义也毫不必要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三季人”,碰到、看到这样的人,心里说他一句“三季人”,嘴上客气客气,顺着他的半瓶水,让他摇去!哪有时间和他理论!”
听到这儿,尤勇才回过味来,感情这是在笑话他的眼光啊。行,骂人不带脏字,有种。
临了夏琪慢悠悠久地补充了一句,“不是我打击你啊,别说那一群牛了,就是杜琦,中考也是白搭,甭看平时在那里好像很用功似的,压根就没用的正点子上去,别说留上一年,就是再留一级也照样考不上个高中。”
这下尤勇可真不理解了,有些郁闷地看了自家媳妇一眼,这怎么还打击他打击上瘾了呢,连他亲戚家的孩子也一起捎着,有意思吗?只是他更为不解的是小杜同学挺用功的啊,据二姑说这孩子晚上能学到十二点呢。
学校的老师查夜时也说过,小杜在熄灯之后还打着手电筒趴在被窝里用功呢。遗憾的是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小杜的成绩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一点个起色都没有,上课看着好像很认真的在听讲,可是她就是一脑子的浆糊,就是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
写作业时也是,明明布置的作业不多,写的快的到八九点就能完成,可她每回都是在熄灯时发现还有一大堆的作业没有完成。所以说这个学习效率是相当的低下。不是说用的时间长就学习一定好,真正规划好学习的好学生是不会成天泡在学习上面而没有任何的收获的。
转眼间到了周末,夏琪早早的把钥匙给了小杜同学,同时叮嘱了一句:“我家有些日子没住,可能屋里有点脏,等会我抽时间回去把地给扫扫,拖出来,桌子和椅子我尽量给擦一下,要是时间充足我尽量给打扫出来,时间要是紧的话,回去你简单的收拾一下也行,你说呢?”
杜琦面无表情的听了半天,最后憋出一句:“嗯”来。把夏琪给郁闷的啊,怎么感觉自己就好像欠了某些人似的呢,把自己家腾出来给人用,连句谢谢也换不来,这现在的孩子都这么没教养?还是这孩子是个奇葩,却偏偏被她遇上了?
爱理不理,反正她自己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行,小屋水电都有,电视也有,除了上网没戏,其它的还是很方便的。
床上用品都是一周一更换,这次换一床就是,反正脏是肯定不脏的,就是换人用还是换新的好点,省得别人不习惯,自己也不得劲。
简单的收拾之后,夏琪看了看书桌,上面堆满了杂七杂八的书,这个还是先不整理了,用时会长一点,因为书还要归类,杜琦要是想学习的话,临时一整理就是,其它地方她都弄好了,再怎么说一个初中生不至于连这点生活能力没有吧?
“我给小杜找了个辅导老师,要不咱晚上带她一起去看看?”尤勇下了班之后把手里的东西一放,孩子也没顾得上看,主动和媳妇商量道?
虽然没说她指的是谁,可是夏琪心里挺明白的,肯定没别人啊!
略一沉吟,捎着出去是没问题,可是今天晚上还有个亲戚的喜酒,喜酒晚点去是没什么问题,可是这个地方挺远的,先把小杜送到辅导老师家吧,有点太早,要是吃完饭再把小杜给送过去吧,又有点晚。再者说闺女也已经开始添干饭了,亲戚家点名要见见小安安,所以他们要带着小姑娘一起出去吃点饭。
一听夏琪要带着闺女,尤勇第一考虑的不是闺女在外面能不能吃饱,开口说的第一句让夏琪挺生气的话是:“咱要是带着安安的话,看着孩子吃不安稳啊。再说我还得照应着咱妹妹呢。”
你妹的,那是你姑家的妹妹,不是亲妹妹好不好,如果不是你,和我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这个时候咱妹咱妹的叫那么亲热,也没看到你那个妹妹说你当哥的一点好,夏琪在心中不满地嘀咕道。再者说了,十五六岁的人了是不会吃还是不认识路?用的着亲自去送吗?又不是说路远,不过是下了学校的坡往南一拐就是,步行也不过五六分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