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末路王朝
32574900000468

第468章 ,等待返燧时机

北方大荒国

由于大燧逐渐平稳,唐信年的压力越来越大,心里也越来越紧张。因为大燧的安定,带来的可能就是大荒国的灭亡。

而唐信年想给大燧称臣,又一直没有得到大燧方面的认可,让他感觉很害怕。

“怎么办?你们倒是说一句啊!”唐信年看着下面发呆的众人。

“大燧不接受臣属,不如,我们直接投降吧?”唐宝说道。

唐宝比较怕死,而且是个投机者。本来想找机会骗到大荒国的皇位,结果发现唐宇比他厉害的多,唐信年也更加信任唐宇。

既然弄不到皇位,那保命才是第一要紧的事,所以唐宝直接提出投降。

“国主,唐宝之言,不无道理。”唐宇附和道。

唐宇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对抗统一的大燧是没有好处的。而且国家不是他的,没了就没了。于是,他也选择了投降。

“还有其他的意见么?”唐信年有点气愤。

自己的两个得力手下,都选择投降,一点抵抗的意思都没有,摆明了是要坑他这个国主了。

但是他自己也知道现在的形势,投降确实是一个好选择。

然而,人都是有侥幸心理的,万一有人说可以不用投降,自己可以做自己的国主,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是,整个大殿,一片沉默,没有人再提出反对意见。

“那么,唐宇,你去和燧国交涉一下。最好,能替寡人争取个王爵。”唐信年扫了一遍大殿,无奈的说道。

他没想到整个朝堂,都是一群投降的人。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使强行抵抗,也没有好结果。所以,他顺水推舟,同意了投降。

“国主,以现今大荒国的情况,怕是要不到王爵。”唐宇脸上的为难之色,溢于言表。

大荒国已经不是当年雄踞北方的代国,也不是神无子和平接手的陈国。现在的大荒国,只是一个占据出云和贝康两城的小国。西边的国家太远,无法管理;东边的势力不敢打。不能走,不敢打,这就是大荒国现在的尴尬局面。

“那能封个什么爵位?”唐信年问道。

“最多,侯爵吧!”唐宇想了一下。

这是唐宇根据现在大荒国的情况,想到的最高爵位。实际上,唐宇觉得唐信年最多就封个子爵。但是为了安抚唐信年,也为了顺利谈判,只好稍稍的多报一级了。

“那就侯爵吧,快去快回。”唐信年挥挥手。

唐信年知道自己的情况,就凭自己这两座城,不到一百万人,能封个侯,也是不错的。而且,用这苦寒之地两座城,换繁华的大燧一座城做封地,也是极好的。所以,唐信年直接同意了。

唐宇领命离开,唐宝则是不安分起来。

唐宝想到一个事,那就是唐信年都只能封侯,那他们这些手下,估计连爵位都混不到,甚至可能会被贬为平民。

他不甘心,所以,他纠集了一群人,告诉他们投降之后的结果。并和他们约定,等唐宇离的远一些的时候,发动政变,除掉唐信年。

海外燧安城,是应不语到了之后,为了祈求大燧安定而建立的。这里面的居民,都是从海州迁移过来的。

而应不语,在这里结婚生子,并生下了一双儿女。长女应淑媛,长子应宣曜。

“王统领,大燧有什么情况么?”应不语问道。

“根据邢邗卫长的消息,太皇太后已经掌权,同光皇帝和祈年皇帝都驾崩了,现在是兴元皇帝。”王淮说道。

“大哥死了?”应不语不敢相信。

“是,是前年的时候的事了。祈年皇帝是今年驾崩的。”王淮说道。

“祈年皇帝是谁?宣晔么?”应不语问道。

应不语离开的时候,应不识是皇帝,所以知道应不识的年但是应宣晔是在此之后继位的,应不语并不清楚。

“确实是小太子。”王淮说道。

“那这个兴元皇帝又是谁?宣晔又是怎么死的?”应不语问道。

“兴元皇帝是宋王应不诉。祈年皇帝是水土不服,在帝丘病逝的。至于同光皇帝,是被杨湘波谋杀的。”王淮将自己知道的消息,告诉应不语。

“谋杀!这帮乱臣贼子!”应不语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

“韩王稍安勿躁,小心身体才是。”王淮劝道。

“你说太皇太后掌权,你说的是太后么?”应不语平复了一下心情,继续询问情况。

“是太后。太后在同光皇帝驾崩后,就自动成为了太皇太后。兴元皇帝生母,只得了一个皇太妃的称号,我们觉得这里面有问题。”王淮说道。

“确实啊!皇帝生母没成皇太后,反而是别人成了太皇太后。”应不语大概猜到了一些东西。

“韩王有什么想法么?”王淮问道。

“你们这些水军,能打的过上百万禁军?”应不语摇摇头。

应不语知道这里面有问题,也不能怎样,因为他了解一个完整的大燧禁军有多恐怖。他手里只有王淮他们的水军,不过几万人。对付海外这些没用的土著,还是可以的;但是要对付强大的大燧禁军,水师这支水上的部队,可干不过。

“韩王是先帝之子,名正言顺,定然受老百姓支持。”王淮说道。

“大燧皇室的支持,早已经被父皇给给透支了。而且不诉也是父皇的儿子,而且应该还拿着玉玺,论名正言顺,我怕是都不能企及。怕是我刚踏上大燧的国土,就有人拿我的消息换钱了。”应不语颇为无奈。

玉玺的下落,一直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他们也知道玉玺在应不诉手中,就是不知道应不诉在哪罢了。如今应不诉成了皇帝,那么玉玺肯定在他那里。

太皇太后指定,先帝唯一还在的皇子,加上玉玺。应不诉的皇位之正,怕是都没几个人比得上了。

应不语只是一个逃跑的亲王,无依无靠,没有凭证的他,想要从郑颖手里抢权力,太难了,这也是他没有任何想法的原因。

“好吧,我会让人密切关注大燧朝局,一旦发现时机,就立刻出动。”王淮说道。

“多谢王统领支持!”应不语行礼道。

应不语等人,最终选择在海外继续等待时机,返回大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