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末路王朝
32574900000411

第411章 ,二人择一

阳晋

“你私自否决了大荒国称臣的事,要给个理由给朕。”应不识说道。

“没有理由。”唐单不理应不识的。

如今的唐单,可不再是信奉天选之君,佐王之臣,这种思想了。所以,应不识这个傀儡,在他眼里,已经不甚重要。

“你就是这么和朕说话的?”应不识气不打一处来。

“不识,稍安勿躁。”郑颖开口了。

“母后,他……”应不识气呼呼的指着唐单。

“作为皇帝,你这般指指点点,成何体统?”郑颖威严的说道。

“儿臣知错了。”应不识行礼认错。

“唐大人,你拒绝大荒国的称臣,定然是有自己的考量。不知,可否告知于我?”郑颖和和气气的说道。

“我与大荒国国主有仇,故而拒之。”唐单解释道。

唐单还是很尊重郑颖的,因为郑颖做了很多好事;再加上郑颖也算是和他一样的个受害者,他也很同情郑颖。

“你们都姓唐,怎的还有仇?”郑颖问道。

“就是因为都姓唐,所以才有仇!”唐单恶狠狠的说道。

“明白了。唐大人是我大燧重臣,唐大人的事,就是我大燧的事;唐大人与大荒国主有仇,就是我大燧与大荒国有仇。不识,想办法给吴质去信,让他领兵消灭大荒国。”郑颖说道。

“可是母后,这么做……”应不识觉得这么做不对。

“这么做,才是符合我大燧的威严之事。畏畏缩缩,何谈振兴大燧?”郑颖说道。

“太后圣明!”杨湘波说道。

郑颖毕竟是他们这边拥立的,虽然不在乎,但是说两句好话,还是可以的。更何况,现在是郑颖在教训应不识这个皇帝,那么,就代表皇帝被太后压制了。也就意味着,他杨湘波压制住了唐单等人。

这是杨湘波得意的资本,也是他借以傲视各家族的底气。

“儿臣知道了。”应不识点点头。

“臣获悉郑顼与赵符谈判未成,反被殷子墟截住了。我们几个商议后,一致认为应该出兵,先做掉殷子墟,然后再夺回帝丘。”张伟说道。

“平之,你也同意这方案?”郑颖看向郑平之。

郑颖觉得这个方案有问题,所以就询问一下郑平之,看看他的意见。

“不同意。但是他们人多。”郑平之说道。

郑平之说的‘他们’是指唐单、文貅一伙。他们掌控了话语权,郑平之作为武将,而且是没有兵权的武将,并没有多大权力。

“诸位,你们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郑颖一下子明白了。

郑平之因为没有实权,提出的方案,他们也给否决了,所以只能同意。

“事情都谈好了,再讨论这个好处,没有意义。”魏珲说道。

他可是希望赵符死的,虽然之前其他人为了避免打仗,去和他谈判,但是魏珲以及魏家其他人,都是希望赵符死,这样他们手里的权力才不会少。

“殷子墟桀骜不驯,不如赵符那般沉稳。赵符也被排挤出了帝丘,去了吴镇关。所以,现在帝丘的实际控有者,是殷子墟。殷子墟一直和我等做对,自然不能留。”文貅说道。

“殷子墟有才,不宜伤之。大可以先和赵符谈判,逼殷子墟就范嘛!或者将给予赵符的东西,分一些给殷子墟就成了。能不动干戈,就不要动。”郑颖说道。

“怕是殷子墟知道我们给赵符的东西之后,就不会同意分那些赏赐了,谁会允许别人的价值高过自己?”魏可量说道。

“对,是个有野心的人都不会允许这种事存在。那殷子墟,就是这样的人啊!”文貅说道。

“朕觉得……”应不识想提出自己的意见。

但是,被文援直接打断。

“殷子墟野心勃勃,不好控制,当杀之!”文貅说道。

“赵符还是可以争取的嘛!”郑颖说道。

“赵符只有吴镇关,可要可无。”魏鸾说道。

“无知!得赵符,则北方可平。”郑平之说道。

其实郑平之也不觉得赵符有多厉害,只是现在郑颖需要力量,需要人补充进来,所以才想保住赵符。

“这句话,甚是耳熟。”唐单说道。

“怎么个耳熟法?”魏珲问道。

“我记得当年丞相也说过:得陈文广,三年灭梁,五年亡周。如今郑平之你将赵符放在陈文广的高度,怕是不适合吧?”唐单说道。

“当年之势,群雄并起,豪杰丛生,赵符确实算不得什么。可是如今,那批人死伤殆尽,新人未出,唯赵符还可称雄。审时度势,因势论事,方才是至理。”郑平之说道。

“即使在那个时代,赵符也是可圈可点的人才。如今青黄不接之际,赵符这种老将,才是最好的。”郑颖说道。

“太久都这么说了,我们也确实没什么可反驳的。但是,殷子墟这个人,被赵符称之为当世战神,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既然殷子墟更厉害,为什么不将全部东西,全给更加厉害的殷子墟呢?”文貅说道。

“一个实力不错,而且能控制;一个实力强,但是不能控制。你们自己选择吧!”唐单说道。

唐单没有属于自己的家族,他相当于光杆司令,所以也不想赵符或者是殷子墟谁到了,对谁有利这件事。反正对于他来说,安稳度日,就可以了。

“赵符,不值得这么多的东西。”文貅开口道。

“殷子墟嘛,很好的人选。”杨湘波也开口了。

就现在看来,赵符与唐单他们还是关系不错的。可是殷子墟,从他这一路上到帝丘就可以知道,他对唐单他们的人,也是照常下手。既然总是要来一个,自己不能用,也不能给对手用,那么殷子墟无疑是个好人选。

“那就笼络殷子墟,顺带将赵符纳入。”郑颖说道。

“可。”众人点点头。

于是由唐单起草圣旨,应不识画签,报郑颖同意之后,几大家族纷纷题名,认同了和殷子墟和谈的圣旨内容,再发送出去。

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应不识的地位之低。圣旨不是他写的,只有画签附和的权利,而郑颖好歹还能审核一遍。但是最终还是交给几大势力,由他们决定才行。

他们在殷子墟和赵符两人之中,选择了殷子墟,而赵符沦为附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