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末路王朝
32574900000396

第396章 ,应不识登基

江都城外,唐单让人连夜建造了一座高台,给应不识登基使用。

为了杀杀杨湘波的威风,特意只造了一个座位,专门给应不识坐。至于郑颖,站着就是了。

典礼如时举行,先是应不识在文貅的陪同下,走上了高台。

“生逢乱世,知百姓所忍,然后克己抒礼,愿百姓安定。今日既登大宝,当以之为目标,躬身亲位,以不负诸位厚望。然而,朕才德浅薄,恐有不殆,故而与皇太后郑氏,共同议政,以免苍生受难,百姓流离。请皇太后!”应不识读完诏书,往台下望道。

郑颖在李小奴的搀扶下,走上了高台,然后站在台上。

“本宫今日没什么说的,继续吧!”郑颖说道。

“请母后上座。”应不识指着台子上唯一的座位。

“不了,你是皇帝,你坐便是。本宫站着就好了。”郑颖说道。

“哪有母立子坐的?还请母后坐。”应不识说道。

“你是君,我是臣。哪有君立臣坐的?还是你坐吧!”郑颖说道。

“可是……”应不识是个孝子,见到只有一个座位,自然不肯自己坐了。

“太后让你坐,你就坐。后面还有事要解决呢!没必要在这件事上浪费过多的时间。”李小奴说道。

“听小奴的。”郑颖说道。

应不识看看郑颖,又看看李小奴,便坐下了。

他不知道郑颖和李小奴到底在想什么,不过她们既然这么说了,肯定有她们的道理,他也没有深究。

“新皇,应当有新气象。所以,臣以为,应当改年号了。”魏珲说道。

“年号?你们想好了便是了,不用问朕。”应不识说道。

本来他们现在就相当于傀儡,只是好看的,应不识也懒得管这些了。

“百姓困乱多年,应当改元思安,以表百姓之夙愿。”唐单说道。

“那皇太后用什么年号?”杨湘波插嘴道。

“自古以来,就没有皇太后有年号的。”魏鸾说道。

“我可是听说过临朝称制这种事。那个时候,就是皇太后的年号。”杨湘波说道。

“那是皇帝驾崩,新君尚幼,或是未选出新君的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策。如今陛下已经二十三了,已经成年,可以独立处理朝政了,皇太后没必要临朝称制。”文貅说道。

“这可与我们协商的不一样啊!”徐东方冷笑。

“我们协商的是太后和皇帝共同议政,可没说年号也要各来一个。”魏珲说道。

“就算一个年号,也应该突出太后的地位。你这般所谓民意,可代表不了我们!”杨湘波说道。

杨湘波等人就是老百姓起义,对于这件事,自然有发言权。

“那你认为应该怎样?难道还要两个年号不成?”魏珲看着杨湘波。

“两个年号……自然不好,容易混淆。不如,改个两边都能接受的年号,如何?”杨湘波说道。

“你说说看。”唐单说道。

“既然你我各不相让,那便取个同字,寓意共同执政;各位虽然目的不一,但是也是为了光复大燧,再取个光字。就叫同光如何?今年依旧是神圣至尊四年,明年改为同光元年,各位以为如何?”魏可量提出一个年号。

“同光?别说,还挺符合现在的情况的。我没有意见,你们呢?”杨湘波问道。

“我们也没有意见。”唐单说道。

“陛下,现在应该商量一下迁都的事了。”魏可量朝着高台喊道。

“迁都?迁去哪?”应不识问道。

应不识知道要迁到哪去,李小奴已经和他说过了,他现在只不过是为了他自己后面的事,装模作样一番罢了。

“迁到阳晋!”魏珲说道。

“帝丘有祖宗陵寝在,怎能轻易迁都?”应不识说道。

“祖宗陵寝自然不能动,就陛下迁过去就行了。现在帝丘经历战火,已经失去了往日繁华,不能再当首都了。为了大燧,还请陛下北迁阳晋。”魏可量说道。

“可是,父皇陵寝,尚未完工,如何是好?”应不识终于提了他自己想问的事情上来了。

应仲良死后,尸体只是简单的埋在江都城外的一个小墓地里。原本他以为自己没机会当皇帝什么的,应仲良就这么安葬算了。

可是文貅、唐单等人拥立他为皇帝,他自然要解决一下应仲良的陵墓问题了。

“暴君尔,不应有陵!”魏鸾直接拒绝。

“即使是暴君,那也是朕的父亲,应当有陵。更何况,父皇统一天下,此丰功伟绩,足以立陵。”应不识说道。

“陛下,先帝有了陵,你是不是就该为先帝要庙号了?”唐单看着应不识。

“有陵,自当有庙号。”应不识说道。

“陵寝一事,我们答应了。到时候,我们会将先帝遗骸,移送至帝丘的陵墓。那是先帝为自己所造,虽然未曾完工,却也可包先帝安静。只是这庙号,其行为,不可得好谥号。我们拟了个灵宗,刚好先帝也喜欢以天神自居,可得之。”唐单说道。

“父皇统一天下,兴修水利,构建直道,可以说是看天下之先。我认为,可称祖。”应不识说道。

“你不要得寸进尺!”魏鸾冷冷的说道。

“大不了,朕不做这个皇帝了!”应不识顶了回去。

同时,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他把衮服也脱了。

“陛下,何必呢?”唐单劝道。

“刚好,他不当皇帝,就是皇太后临朝称制了。”杨湘波在一旁幸灾乐祸的说道。

杨湘波可是不嫌事多,反正他眼里皇帝一点都不重要。之所以允许皇帝存在,只是为了不与唐单等人开战罢了。要是应不识真不当皇帝,他还省心了。

“陛下准备给先帝要什么庙号?”文貅语气软了。

他知道这么下去,吃亏的是他们,所以他妥协了。

“盛祖!繁荣昌盛,一统天下。”应不识说道。

“好,盛祖就盛祖。还请陛下船上衮服,我们继续典礼。”文貅说道。

应不识点点头,穿起了衮服,然后坐到了椅子上。

“先去帝丘举行完盛祖皇帝的葬礼后,再出发去阳晋。”唐单说道。

其他人没有反对,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典礼虽然有些小插曲,但总算是顺利完成。应不识登基,郑颖成为皇太后的事,诏令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