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远古求生
32509900000092

第92章 第37天 遍插茱萸

尽管已经多加小心,但是不可避免的,在收割茅草时,草叶边缘锋利的锯齿还是将胖子的手上给割出了好几条小口子。虽然流血不多,可是火辣辣的疼。而且在这荒郊野外的,又没有什么药品,千万不能感染了,不然麻烦就大了,现在可是正处夏天。气温这么高,一不小心就会让伤口发炎。

终于收集到足够的茅草之后,胖子花了差不多一个上午的时间,把窝棚的屋顶铺好,又绕着棚子,浅浅的挖了一道排水沟。想挖深也挖不了啊,没办法,这里很多地方的地表土层都很浅,没挖几下,就碰到了下面的岩石。

地面上也不时就有不规则的石块露出地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经历雨雪风霜天长地久的洗礼之后,这些石头表面不是挂满了攀援植物,就是变成了坑坑洼洼的灰黑色,斑驳的青苔和地衣点缀其间。

今天晚上终于不用数着天上的星星睡觉了,似乎在窝棚住了几天之后,昨晚再次露营还有些不习惯。

现在窝棚里只剩一张床还没有做好,这个也不难,两根木棍,一些藤条,事情就搞定了。复制一下水边的窝棚做法而已。胖子抓紧时间,半个小时就把一张还算舒适的藤条床做了出来。躺在床铺上,试试新床的承受能力和睡觉的感受,都还不错。忙到现在,终于是全部完工了。胖子拍拍手,长吁了一口气。

休息一会儿之后,开始吃午饭,睡午觉。和前两天一样,中午吃的还是烤鱤丝。这鱼本身的体量就比较大,分量不轻,这次出门带的又有点多,熏制时间还不够,所以当然要抓紧时间多吃点咯。免得等到鱼肉坏掉的时候,自己又心疼。

所以这几顿,每餐他都是吃到撑不下为止。两天来,原本还沉甸甸的那么多的鱤丝肉,已经只剩下几大块了。所有切成薄片的鱼片已经被全部解决了,余下的差不多再有个几天就可以消灭掉,应该不会发生因为来不及吃而腐败变质的情况。况且,这两天的空闲时间,胖子也可以继续对鱼肉进行熏制。毕竟熏制的时间越长,可以保存的时间也就越长。

午觉睡醒之后,趁着天热,胖子拿出肥皂,开始洗澡。住在离水池不远的地方,就是这点好处。不用发愁清洁的饮用水,还可以经常洗澡。没事在池子里泡泡,整个人都清爽了很多。而且有了肥皂,头发也不再终日油腻,身上也没了那些汗馊味等异味。

从水池里出来,胖子穿好衣物鞋袜,挎着腰包,举着长矛就开始到处转悠。不仅看看这里的资源环境,还有闲心瞅瞅风景。

完全没有污染的纯天然原始状态啊,现代社会肯定许多人哭着喊着要来这里吧?前提是必要的生活设施齐备,不用像胖子这样,全靠自己的一双手,为了果腹和生存而不得不拼命挣扎,只为能活下去。

所谓的回归自然,本质上只是在城市里生活的久了,换个环境,调节一下心情而已。真要让那些自诩热爱自然的人士来这里体验两天,估计十有八九都会觉得这是一场噩梦吧?

天空很蓝,空气很清新,满是丛林的气息。触目所及,到处都是绿色。当然,差不多除了绿色也找不到其他什么颜色了。身在丛林,除了树就是树,要不就是突出地面的那些石头。

四处都是鸟兽的啼鸣,所谓鸟语花香也不外如是吧?可是除了天空中的鸟类身影,山上那些野兽你基本都看不到,即便感觉身边几米外的那处灌木丛正在摇动,明显是有什么动物在那里,可是还没等你走过去,就什么动静都没有了。

胖子刚来这里的时候,就是处于这种状况,所以一开始,他主要的狩猎手段就是弹弓,食物也是各种鸟类。也只有那些时常在天空飞翔的鸟类,才不怎么擅于在地面隐藏自己。

直到一个月后的现在,胖子慢慢适应了这里,才开始知道并且能分辨出鸟道和兽道,动物们留下的一些比较明显的踪迹。有时也能发现到那些隐藏很好的小动物们。

也许伪装和隐藏就是野生动物们的天性。即便它们并不害怕胖子,但是也会本能的把自己藏得很好。要是没有相关的经验,即便动物的数量很多,也同样会很容易的忽略掉它们。要不怎么说,猎人的眼睛是最尖的?这个“尖”,不是说猎人的视力多好。胖子一直以来的视力都是1.5的,换算到后来的通用标准,至少也是5.0以上,到了这里,不也照样抓瞎吗?

所谓的猎人的眼力好,只是说他们善于观察和发现,随时随地都处于“大家来找茬”的状态。在猎人的眼中,种种与自然环境不太相符的地方,就是那些隐藏着的动物们的破绽。没有经历过,你绝对体会不了那种细微的差别。

比如,很常见的一种状况,一只母野鸡趴在草丛中,一动不动。可能你已经踩中了它的尾巴,但是自己依然一无所知,根本没发现脚下就有一只野鸡。直到它忽然间飞起,翅膀尖上的羽毛都已经要扇到脸上了,才会让人猛然间大吃一惊。所以,胖子现在也还在学习当中。只是没有人教,自己摸索起来很吃力,学的也很慢。

前世时候,胖子好歹因为喜爱弹弓的缘故,眼力受过一点基本的考验和训练。但是到了这里才发现,他的那些知识储备和经验,根本就不够用。

有时,胖子也会想起前世,去石县的时候见过的一位大山里的老猎人。当时老人家已经八十多岁了,耳不聋眼不花,家里仍然养着两条猎狗。

走在山路上,胖子甚至有点跟不上老猎人的脚步。而在一些看来很平常的地方,老人家会告诉你曾经有什么动物从这里经过,什么种类,多少数量,已经走过去大约多久。

胖子一开始不大相信,因为他根本就在那很寻常的地面上获取不了任何信息,所以觉得人家是不是在随口忽悠。但是后来,老人家凭着一处地面上的痕迹,成功分辨出脚印的不同,并且不久之后真的追踪到目标的时候,才让胖子目瞪口呆,惊为天人。

那种本事胖子是学不会了,不过老猎人也说了,这个不用教。天天在山上跑,自然而然就会了。所以,胖子现在就处于“天天在山上跑”的阶段。可惜没有狗,不然打猎赶山的时候,会省很多的事情。老猎人说,在山里,狗的作用最大,对猎物能撵能捡。即便迷路了,遭遇“鬼打墙”之类的,狗也能把你带出来。所以他一直养着猎狗,以前和他一起打猎的那些老伙计们,哪家不养个三四条猎狗的?

回过神,不想那些了,想了也没用。那些生活和狩猎经验,只有自己尝试过,经历过,最终才能牢牢的掌握住,成为自己的东西。听别人说的再天花乱坠都没用。

比如我告诉你,怎样握住钢珠,更方便弹弓的快速击发,你就掌握了这个窍门吗?或者,横握瞄打的打法,有哪些要点,要注意些什么,你就能因此打的很准打的很好吗?当然不可能。只有经过自己不断的练习、摸索,才能真正的明白和掌握。有句话,叫“纸上得来终觉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下午都在四处转悠中度过,胖子时而观察环境,时而看看景色,时而走走神,放松一下,倒也算轻松愉快。而且,也并不是没有收获。

例如,胖子不经意间就发现了两种“鸟不站”,也有的地方叫它们“鸟不宿”的。事实上,虽然有着共同的俗称,但是它们却是不同的两种植物。

一种,学名叫枸骨。俗称鸟不站或者鸟不宿,也有叫老虎刺的。就是几乎方形的叶片上,每个棱角长着一根尖刺的常绿灌木,说它是小乔木应该也行吧?胖子记不大清了,反正他是没见过很高大的枸骨,最大也不过一两层楼的高度,还只见过那一次。

除了园林观赏之外,胖子也不知道这种树还有其他什么用。因为枸骨不仅四季常青,而且叶形奇特,还会结出一串串的小红果,能保持一个冬天的时间,看上去很是可爱。或许还能药用?胖子不知道。能不能食用就更不知道了,反正他没见人吃过。

但是另一种“鸟不站”,对现在的胖子来说,作用就很大了。这种植物的枝干上,不论嫩枝老叶都长着尖刺,看起来就令人生畏,所以才叫“鸟不站”,或者是“鸟不踏”,一种落叶乔木。走近之后,还能闻到一股特异的香味。

这熟悉的味道,让胖子愣了愣。事实上,一开始他并没有留心这棵树,只是这飘逸的香味,才提醒到他。当初大学时代的园林课上,在植物园里,带队老师介绍它时,引用了一首很著名的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没错,就是诗佛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而胖子发现的这株“鸟不站”,正是诗中所提到过的茱萸。并且在仔细观察之后,他觉得这是几个品种的茱萸中的“食茱萸”。

茱萸分为“山茱萸”、“吴茱萸”和“食茱萸”等几个品种,除了重阳节的登高习俗需要之外,它们也都可以入药。但是说到食用,还是要说这“食茱萸”,也就是胖子发现的这棵。

食茱萸也叫“越椒”,或者是“毛越椒”。从这别名就可以知道它的特点,和辣椒一样,它是古人五味中“辣味”的主要来源。只不过明代之后,辣椒传入中国,它才渐渐退出国人的视野。

除了薤白,胖子终于又给自己找到了一种调味料,这完全就是意外的惊喜。虽然胖子并不是很喜欢吃辣,但是也并不反对辣味。其实他很能吃辣,仅仅只是单纯的不喜欢辣味而已,尤其是受不了麻辣的刺激。

除了川菜的厨子,胖子觉得其他的菜如果过咸或者过辣,那只说明两个可能,要么,厨师手艺太差;要么,食材太差,只能用盐和辣椒来进行掩饰。作为一名吃货,这两样都是不可容忍的。

但是现在能发现一株食茱萸就很不错了,也没有他挑三拣四的余地。只是,怎么会孤零零的只生长一棵呢?不应该啊。

左转右转,经过有目的的寻找,胖子终于又在周围找到了零散的几颗食茱萸树。再过两个月,等到秋天就可以收获果实了,那就是辣味的来源,现在要做的,只能是先把这地方记下来。

继续转悠了一会儿,抬头看看天色已经不早了,胖子决定掉头回去。这一路上经过搜寻,倒是也看到不少野菜,只是没有带陶锅,这些野菜没办法处理,总不能烤着吃吧?所以只能视若不见,有点可惜了。要不,也考虑一下,在这边再开一窑?烧点陶器出来?可是这样一来的话,会不会太耽误时间啊?原计划只在这里待个一两天而已的,一开窑,至少多花两天的功夫。

不过胖子转念一想,时间耽误就耽误好了,他现在最多的就是时间了,反正也不着急。要不,明天就试着开一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