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远古求生
32509900000071

第71章 第30天(上) 皂化反应

舒服的伸了个懒腰,大约是渐渐适应了躺在床上的舒适,胖子发现,他今早又能听见勺鸡的大叫了,于是揉揉眼睛,起床吧。时间过得太快了,眼睛一闭,一睁,一夜就过去了,关键是他还完全没有什么感觉,似乎刚刚闭眼就已经到了天亮。

经过了一个晚上的时间,锅里的油脂到了现在,早都已经凝固了,在锅底结了厚厚的一层。看来这段时间积存的油脂量还不少,当然,也可能是锅小了,所以显得油脂比较厚,而另一口锅里的草木灰还是那样,似乎没什么变化。胖子寻思着,早上自己还是先运动一番,然后再去找吃的,最后回来就继续动手,做完这种原始肥皂的后续制作部分。一直到现在,他做的都还是准备工作呢。

做完了每天早上的例行功课之后,胖子去到岸边,首先要把筏子推进白沙湖里,脱下自己的上衣,挂上桅杆当做风帆。另外,昨天熬油剩下的那些油渣子,不知道能不能用来钓鱼?胖子觉得吧,既然闻起来这么香,自己都觉得有食欲,没理由那些鱼类不受诱惑啊。至于用油渣的效果,不试试看又怎么能知道呢?那就通过实践来证明吧。连伟人都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岸边系好连接木筏的藤条,确保绑牢固了。胖子再去查看那些留置钩的成效。一番检查过后,今天运气还不错,又钓上来一条黄鳝,这已经是第二次钓上黄鳝了吧?他还是很满意的,毕竟黄鳝的味道也不错。

切头去尾除内脏,胖子掏出小刀,蹲在在岸边处理好黄鳝,这次这条比第一次钓上来的要小一些,但是作为一顿早饭来看,很明显是已经足够分量了。对了,再采点水蜡烛吃。有些天没吃这些,也是时候该给自己补充点维生素了。长期的吃肉,食物单一,万一得上败血症可怎么办?最好去上次找到的野生猕猴桃那里看看,那个东东的维生素含量高。就是不知道剩下的那些杨桃有没有全部成熟?这都已经过去好几天了。

看着不远处,那是一块水草茂盛的地方,胖子早上路过的时候随意扫了几眼,发现生长着几颗水芹菜,现在他就在犹豫,到底要不要采一点回去吃呢?毕竟芹菜有点特殊的味道,水芹菜尤盛,要是一起煮的话,会不会把黄鳝汤变得很奇怪?

不过他转念一想,反正现在吃东西都是无油无盐的,加一点水芹菜,说不定别有风味呢?只是现在还找不到香菜,不然也可以试试看效果。所以打定主意之后,胖子就走过去,三下五除二的把他能够得到的水芹菜全部都摘下来,在湖水里清洗干净,就扔进背篓里准备带回去。

路上还看见了坡地上生长着几颗蒲公英,本着一不做二不休的光棍精神,胖子想着,反正已经有了水蜡烛和水芹菜了,也不在乎再多加几颗蒲公英,一并采了。营养还能更丰富一点呢。只是又要再回到岸边,需要好好清洗一下,才能把这些野菜一起带回去炖汤吃。

先给蒲公英在陶盆里焯了一遍水,去掉那些苦涩的味道。然后胖子给火炉里添加了一些柴火,就把一锅黄鳝水蜡烛水芹菜蒲公英汤给炖上去。拍拍手,早饭算是解决了。现在应该差不多可以做肥皂了吧?

胖子记得,草木灰溶液似乎最好静置一两天到一周的时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只是加水而已,应该不是为了起什么化学反应吧?所以他也不想等那么久,估计一下,提前一点似乎影响不大,感觉上差不多可以试试看?

于是他起身去收集了一些杂草,也不用太多,能扎成两小捆就可以。然后把它们打成草把,覆盖在一只陶碗的碗口上。最后是把装着草木灰溶液的那口陶锅端起来,把浑浊的溶液通过草把,倾倒进碗里。

在这里,覆盖在碗口上的草把实际是起到过滤的作用。因为草木灰里含有土碱,所以胖子不想用自己的衣服当做滤布使用,毕竟溶液是有腐蚀性的。说起来,制作兽皮的时候,需要把草木灰抹上去,难道也是因为草木灰里含碱的原因吗?

通过草把的过滤,浑浊稠厚的草木灰溶液,慢慢流进陶碗里。去除掉那些灰烬之后,到碗里的溶液显得清澈了很多,整体不再是灰黑色,而是黄色。当然,一次过滤肯定不彻底,还是有些灰烬的混合物进入了碗里。

于是胖子扔掉手上的草把,重新做了一个,再次过滤了一遍。把碗里已经澄清了不少的溶液,通过新的草把,重新过滤到锅里。这时候看起来就差不多了,留在碗里的溶液基本没有什么浑浊的混合物了。

而且通过两次过滤,相对澄清的这些溶液也缩水了不少,现在差不多可以称呼为“碱水”了吧?只是不知道浓度罢了,胖子估摸着,这浓度应该不会太高,而且也不确定浓度到底是多少。

胖子想起来,要是没有经验的新人制作这种原始肥皂,或者说土肥皂,一般建议都是油脂多一些,碱水少一些。因为碱多了虽然也可以制成肥皂,但是会使皮肤过分干燥,容易产生溃疡。

现在看看过滤之后的碱水,分量确实不多,倒是正好符合了对他这种没有制作经验的新人的要求。

得到比较澄净的碱水之后,胖子把那口装了凝固油脂的破损陶锅端过来。本来要进行加热处理的,但是现在火炉上炖着黄鳝汤,也只有早饭之后再继续后面的事情,那可是个体力活了。

等待的这段时间,胖子正好可以回到白沙湖岸边,再次收割一些芦苇回来。昨天铺盖的双层芦苇屋面,还差了一半没有完工呢,现在有时间倒正好可以继续。

一趟趟的跑着,来回几次之后,采集到足够的芦苇,锅里的黄鳝汤也已经烧好了。蹲在旁边,用勺子把那些野菜鳝段连同着汤水,一起舀进碗里,胖子一边吹着气,一边慢慢吃起来。

也就吃饭的时候可以好好享受一番闲暇时光,现在怎么事情越来越多,好像做不完了一样?要不要这么急迫啊?

可是再享受,早饭也有吃完的时候。略微在周围走了几步,就权当是饭后运动了,不是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来着吗?

给火炉里添加了一些柴火,刚才过滤用的两个草把也一起丢进炉膛里。胖子把装着油脂的破损陶锅端到火炉上,再次给油脂加热。凝固的油脂慢慢的从周边开始融化,胖子拿过装着碱水的陶锅,准备往里添加了。

当油脂全部融化之后,胖子开始左手端着碱水,慢慢倾倒进破损陶锅里。而右手拿着两根木棍进行搅拌,用的就是他刚才吃早饭的筷子,直接废物利用了。

在胖子的搅拌之下,破损陶锅里的碱水和液化的油脂混合的越来越均匀。这时候可以看到,混合的液体迅速变成了乳白色。这是因为两者之间开始发生皂化反应。

可是因为油脂和水是不容的,一旦胖子停下来,就会产生分层的现象。为了皂化反应能够进行的充分,胖子不得不一直进行搅拌工作。右手累了,就换左手继续。左手累了,就换右手接着搅。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胖子实在是快要累瘫了。中间休息了好几次,而且休息的间隔越来越短,两条胳膊酸痛的好像已经不是自己的了,额上的汗珠密密麻麻,越来越大,顺着脸颊滑落,打湿了胖子跟前的一片地面。

感觉上至少一两个小时过去了,就当胖子以为自己制作失败,准备放弃的时候,皂化反应终于完成,因为一直在加热,虽然火不大,但也保持了温度。锅里的水分不停蒸发,剩余的油脂和碱水反应之后,已经变成了发泡奶油一样的物质,乳白,粘稠,半流质半凝固,又有点蓬松的感觉。

终于是做完了,看模样,也算成功了吧?胖子把破损陶锅端下来冷却,自己一屁股坐到地上,太累了,太辛苦了,这哪是做肥皂啊,纯粹是折腾人嘛。或者换个角度,纯粹是健身?

本来,应该找几个模子,把这种反应完全的混合物倒进去。好吧,其实现在就应该叫肥皂了,只不过是不成形的而已。倒进模子里之后,冷却凝固一段时间,形成固定的形状,就可以使用了。

但是现在让胖子到哪里去找模子去?干脆也别麻烦了,就直接装在这口破损的陶锅里算了。让肥皂慢慢的凝固,坚硬起来。不然看现在软哒哒的样子,怎么都不想能起什么作用的样子,和胖子印象里的肥皂差的太远了,也就颜色上能靠点谱。

休息了半晌,胖子都没有缓过气来。胳膊实在是太酸胀了,看来是运动过量,一两天之内恐怕都不会恢复过来。现在他只能指望自己的土法肥皂已经制作成功,不然就亏大发了。